五常街道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行政区划
五常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管辖的街道,车牌浙A,长途区号0571,人口约2.65万,面积2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社区(行政村)
五常街道概况
- 地名:五常街道
- 隶属:余杭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区号:0571
- 车牌:浙A
- 邮编:310000
- 区划代码:330110005000
- 身份证前6位:330110
- 面积:23平方公里
- 人口:2.65万人
- 人口密度:1164人/平方公里
五常街道,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余杭区南部,东邻西湖区蒋村街道,东南、南接西湖区留下街道,西与闲林街道相连,西北与仓前街道相连,北、东北仍与西湖区三墩镇、蒋村街道毗邻,总面积22.71平方千米。2011年末,五常街道总人口26455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五常乡、蒋邱乡;2007年12月,从闲林镇分置设立五常街道。 截至2020年6月,五常街道辖13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横板桥社区五常大道166号。 2021年3月11日,五常街道为新的余杭区所辖。
2011年,五常街道财政总收入11.7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8亿元,完成营业税1.77亿元,增值税0.19亿元,企业所得税0.15亿元,个人所得税0.14亿元。
五常街道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五常乡、蒋邱乡。
1949年,称五常乡、邱桥乡。
1951年6月,从五常乡分出部分另设荆山乡。
1956年,由五常乡、荆山乡、邱桥乡合并称五常乡。
1958年,属留下公社五常管理区。
1961年,管理区从留下公社分出成立五常公社。
1984年1月,改设五常乡。
2001年8月,并入闲林镇。
2007年12月,从闲林镇分置设立五常街道。
2021年3月11日,五常街道为新的余杭区所辖。
五常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五常街道因境内五常港得名。
民间艺术
五常街道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十八般武艺、龙舟胜会、水乡婚礼。
非遗文化
五常街道的五常十八般武艺、五常龙舟胜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常水乡婚礼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常街道地理环境
五常街道位于东经120°00”03"~120°03”12",北纬30°13”37"~30°18”22"。地处余杭区南部,东邻西湖区蒋村街道,东南、南接西湖区留下街道,西与闲林街道相连,西北与仓前街道相连,北、东北仍与西湖区三墩镇、蒋村街道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8千米,总面积22.71平方千米。
2011年,五常街道耕地面积5100亩,人均0.19亩;林地面积5100亩。
五常街道经济
2011年,五常街道财政总收入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8亿元,比上年增长60.0%。完成营业税1.77亿元,增值税0.19亿元,企业所得税0.15亿元,个人所得税0.14亿元。人均财政收入445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0元。
2011年,五常街道农业总产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2.0%。2011年,生产粮食284吨,其中水稻10吨,小麦14吨,蚕豆30吨,玉米77吨,大豆35吨,薯类118吨。桑园面积30亩,产茧1吨;蔬菜种植面积3755亩,产量3755吨。渔业以甲鱼、草鱼养殖为主。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25.3公顷,水产品产量2289吨;渔业总产值1.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9%。
2011年,五常街道工业总产值1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41.9%。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
2011年末,五常街道有商业网点1323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2011年,出口2.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5%,主要产品有休闲家居、仪表等。
2011年末,五常街道各类存款余额26.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87亿元。
五常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五常街道,距杭州市中心仅13公里,有着“城西开发前沿”之称,是杭州的西大门,更是余杭组团(创新基地)的核心区块。东拥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南望小和山高教园区,西临和睦水乡,北靠三墩和浙大紫金港校区,整体地形呈现南高北低之势,三面于主城区接壤,使24.88平方公里的五常,区域位置尤为优越。
2008年“撤委建街”,随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阿里巴巴淘宝城、杭州宏丰家居城、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和杭州大学城等综合体打造,五常抢得先机,从此迈开加速城市化发展的崭新历史篇章。
征地拆迁、撤村建居、体制改革、创业创新,五常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城市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五常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同比增长6.3%;农业总产值0.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超15亿元,同比增长45%;财政总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9.52%;全年人均收入21794元,同比增长10%;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资金4599万元,同比增长33.15%,经营性收入2566万元,同比增长45.05%;农村经济总收入95.9亿元,增长12.2%。
如今,高教路、荆长路等多条主干支道路建成通车,投资6000余万元的五常中心小学投入使用,五常大道与联胜路综合整治改造和节点建成初具现代气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卫、文教卫公共设施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已经实施。投资达48亿的“西溪北苑”等7个多高层小区将陆续亮相、安置回迁;五常大道沿线引导30家企业“退二进三”,转型实现第三产业全面升级,倾力打造五常南部核心区商业中心。五大城市综合体建设进度喜人:毗邻的西溪湿地(西区),一曲溪流一曲烟,“冷、野、淡、雅”,皆成天趣;总投资13亿元,占地600亩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淘宝城,超进度建设中;集创新型专业卖场、特色商业街、生活超市、商务办公、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宏丰家具城一期已经营业并启动二期建设;突出“高新、高教、高尚”功能定位的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已建成省委党校,嘉泰学院、科技孵化器等,恒生科技园等多个高新产业已落户;以杭州师范大学为核心的大学城已经启动并与“海创园”紧密相依。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五常十分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群众文体活动丰富。“五常龙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民间武术“十八般武艺”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各类大活动中大放异彩。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五常正以崭新的姿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创新干,为打造“新西城和谐示范区典范”而努力!
思母亭遗迹
思母亭遗迹位于五常街道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期五常港西侧。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2009年,思母亭遗迹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总面积为1229平方米。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五常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五常街道地图
导航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 五常名人(周边)
- 褚遂良 (596~658) 初唐四大书法家,唐朝宰相
- 沈括 (1031~1095) 宋代科学家,文学家
- 章太炎 (1896~1936)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
- 唐恪 (?~1127) 宋朝宰相
- 凌统 (189~217)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梁实秋 (1903~1987) 作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 戴望舒 (1905~1950)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 孙韶 (188~241)
- 刘元进 (?~614) 江南农民起义领袖
- 罗邺 (825~?) 唐朝诗人,江东三罗
- 褚无量 (646~720)
- 夏衍 (1900~1995)
- 沈近思 (1671~1741)
- 李之藻 (1565~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