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行政区划
河上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管辖的镇,车牌浙A,长途区号0571,人口约2.80万(截至2019年),面积6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6个行政村(社区)
河上镇概况
- 地名:河上镇
- 隶属:萧山区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71
- 车牌:浙A
- 邮编:310000
- 区划代码:330109101000
- 身份证前6位:330109
- 面积:64平方公里
- 人口:2.80万人
- 人口密度:440人/平方公里
河上镇,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位于东经120°05′56″~120°13′18″,北纬29°54′18″~29。59′56″之间。地处萧山区西南部,东与浦阳镇接壤,南临楼塔镇、诸暨市次坞镇,西与富阳市依山相连,北接戴村镇。镇人民政府驻距萧山城区27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8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0千米,总面积63.6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河上镇户籍总人口28042人。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河上乡。1958年,为河上公社河上、紫霞2个管理区。1984年5月,为河上乡、大桥乡。1985年8月,复设河上镇。 截至2021年10月,河上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下门村。
2011年,河上镇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5元。工业总产值101.9亿元。财政总收入1.4亿元。 2019年,河上镇有工业企业340个,其中规模以上3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河上镇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属长山乡。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为十一、十二都。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河上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河上镇,隶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戴村区。
1950年10月,属河上镇及青山、大山、白堰、紫霞4个乡。
1954年5月,复为河上镇。
1956年,改设河上乡、紫霞乡。
1958年,为河上公社河上、紫霞2个管理区。
1959年,增设白堰管理区。
1961年7月,为河上公社、大桥公社,隶属河上区。
1969年,大桥公社南片并入河上公社,北片并入戴村公社。
1971年2月,属河上、大桥2个公社。
1984年5月,为河上乡、大桥乡。
1985年8月,复设河上镇。
1992年5月,大桥乡并入河上镇。
河上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河上镇因原河上乡得名。据民国三年(1914年)记载:“和尚店即河上巅也。”相传唐朝末年,在今河上店西南的黄通岭脚,有座广福寺,寺内有僧百余人,香火甚旺,寺内和尚除佛事外,又开店经商。因该店地处永兴河上游,又是和尚开的,故名。
非遗
河上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板龙、马灯等。河上龙灯胜会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灯(板龙)是河上镇上百年的民间风俗。龙头、龙尾由民间组织“老龙胜会”制扎。龙头有1.5米左右高,50多千克重,造型精致复杂,需要巧匠的精心扎制,河上镇只有溪头村几位老人保留着这一手绝活。龙身部分(龙段)按统一尺寸由各村参加者精制彩扎,各显其艺。一般有龙段200余个组成龙身。在河上的舞龙传统里,每到年关前半个月左右,几个村的村民就会凑份子买材料开始制作,到正月十三这天开始舞龙。舞龙时由三支高照(高照为表演时引龙灯的竹梯,两端挂数十盏红灯笼,高达近20米。)和三匹彩扎高头大马领先,近千位壮实青年参加。舞时,引者挥动珠球,合着粗犷的锣鼓节奏,引龙逗“抢珠”,逗龙游舞。
舞龙的狂欢一直要持续到元宵节,在元宵节夜里12点,人们会把龙头烧掉,以祈求这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裕安康。
河上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河上镇位于东经120°05′56″~120°13′18″,北纬29°54′18″~29。59′56″之间。地处萧山区西南部,东与浦阳镇接壤,南临楼塔镇、诸暨市次坞镇,西与富阳市依山相连,北接戴村镇。镇人民政府驻距萧山城区27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1.8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0千米,总面积63.69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61.12平方千米,水域2.57平方千米。
气候
河上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自然资源
截至2011年末,河上镇耕地面积13058亩,林地面积64356亩。
河上镇经济
2007年底,河上镇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78.9亿元,其中实现工业产值78.08亿元,利润2.6亿元,两项同比增长24.55%和17.34%。其中52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产值66.11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销售63.2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8752万元,其中地税收入3215万元,同比增长64.36%,上划中央税收5537万元,同比增长67.58%。
2010年,河上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118亿元;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2774元。
2011年,河上镇农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8.0%,农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5元。工业总产值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工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82.1%。财政总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81万元,比上年增长34.6%。人均财政收入4805元。
2019年,河上镇有工业企业340个,其中规模以上3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2011年,河上镇生产粮食4520吨,其中水稻3708吨。蔬菜种植面积5982亩,产量5886吨;油菜种植面积679亩,产量85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4380亩,产值2803万元;茶叶种植面积1440亩,产量74吨。
2011年,河上镇生猪饲养量4.3万头,年末存栏1.4万头;家禽饲养量55万羽,上市家禽43万羽。
2011年,河上镇生产肉类2736吨,其中猪肉2042吨。
2011年,河上镇水果种植面积1163亩,产量1207吨,其中梨650吨,青梅28吨。
2011年,河上镇水产养殖面积40公顷,产量1136吨。渔业总产值0.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8%。
河上镇乡镇企业以造纸、纸箱、服装加工、机械五金业为主。
2005年,河上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11.68%,实现工业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工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工业税收 1.18亿元,全年完成合同外资350万美元,完成协议内资8325万元。
2011年,河上镇工业总产值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工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82.1%。
2011年,河上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1.8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1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
2011年末,河上镇商业网点225个。邮政业务收入379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550万元。
2011年,河上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2011年,河上镇进出口总额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出口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6%,主要产品有服装、纸箱、五金等。
2011年,河上镇各类存款余额1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5亿元。
河上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萧山市辖镇。1951年为青山、河上、大山、紫霞、白堰等乡,1956年合并为河上、紫霞2乡,1958年置河上公社,1961年分设河上、大桥2公社,1984年改河上、大桥乡,1985年置河上镇,1992年大桥乡并入河上镇。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区31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伟民、朱家、溪头、金坞、上山头、塘口、魏塔、江家桥、樟树下、高都、里谢、凤坞、桥头黄、庾青、大坞、鲍坞、大桥、联合、塘村、下门、祥利、欢乐、强农、麻园、紫东、板桥、沙河、楼园、璇山下、众利、白堰、泽荣、泉水、张毛34个村委会和河上镇居委会。乡镇企业以造纸、纸箱、服装加工、机械五金业为主,尤以服装驰名省内外。农业以水稻为主。.
2021年10月,河上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917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河上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河上镇榜上有名。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河上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凤凰坞美国援华飞行员养伤处旧址
凤凰坞美国援华飞行员养伤处旧址位于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凤凰坞美国援华飞行员养伤处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
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位于萧山区河上镇凤凰坞村441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7月24日,抗战萧山县政府机要室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河上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