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山镇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梭山镇行政区划
梭山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管辖的镇,车牌云C,长途区号0870,人口约3.70万(截至2019年),面积13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梭山镇概况
- 地名:梭山镇
- 隶属:鲁甸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70
- 车牌:云C
- 邮编:657100
- 区划代码:530621109000
- 身份证前6位:530621
- 面积:135平方公里
- 人口:3.70万人
- 人口密度:274人/平方公里
梭山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地处鲁甸县西北部,东、北与昭阳区大山包镇、炎山两镇为邻,南与水磨、乐红镇相连,西与巧家县小河镇、东坪镇、红山乡隔牛栏江相望。 区域面积134.6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6952人。
民国时期,为梭山镇。1951年,为五区,区政府驻中坝。1981年,公社迁驻梭山街。1983年,改梭山区。1988年,改梭山乡。 2012年9月,撤乡设镇。 截至2020年6月,梭山镇下辖2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
2019年,梭山镇有工业企业7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梭山镇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为梭山镇。
1951年,为五区,区政府驻中坝。
1958年,分属金星、红旗2公社。
1962年,改为梭山区。
1969年,改梭山公社。
1981年,公社迁驻梭山街。
1983年,改梭山区。
1988年,改梭山乡。
2012年9月,撤乡设镇。
梭山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潘、吴、罗、胡等姓外籍人户迁入境内,在今黑石凉水井自然村后建街(称太平朝街)定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因山坡梭塌,街子被毁,几年后在太平朝街址北4.5千米处另建新街,遂定名梭山街。
梭山镇地理环境
梭山镇地处鲁甸县西北部,东、北与昭阳区大山包镇、炎山两镇为邻,南与水磨、乐红镇相连,西与巧家县小河镇、东坪镇、红山乡隔牛栏江相望。 区域面积134.61平方千米。
梭山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势由东向西逐降,山高坡陡,峡谷幽深,东北部山峰林立。主要山峰有境内最高峰干沟梁子,海拔3356米;最低点位于西北角牛栏江边青岗坪,海拔568米。
梭山镇东北部海拔在24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年平均130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海拔1600米以下,属河谷区和矮山低谷区,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海拔1600~2400米地区,属一般山区、高二半山区,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年平均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梭山镇境内最大河流是牛栏江,从南部乐红流入本乡境内30千米,径流总量3.2亿立方米,最大流量274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3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157.6立方米/秒,河床宽80~120米。
梭山镇经济
2019年,梭山镇有工业企业7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梭山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3030亩,其中水田150亩。2011年,生产粮食11407吨,其中水稻产量28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生产甘蔗340吨,向日葵12吨,苏籽0.6吨,蔬菜3936吨,魔芋266吨。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110亩,水果产量248吨。
2011年,梭山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2万元。
梭山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一、地理位置
梭山镇位于鲁甸县境西北部,是全县最边远的贫困山区镇,交通状况较差,信息闭塞,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基础设施建设差,贫困面大,整体贫困程度深。位于两省、三县、八乡(镇)交汇的牛栏江畔。地处鲁甸县西北部,距县城86公里,对面与巧家县小河、红山两镇隔江相望,南与四川省金阳县对坪乡、昭阳区炎山、田坝、大山包镇毗邻,东南与水磨、乐红镇接壤。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1395米,全镇东北区域高,西南地段低,气温差异较大,全镇可分为高寒冷凉地区、二半山区、燥热河谷地带三部分。镇境内山高坡陡,立体气候十分突出,最高海拔3356.2米,最低海拔568米,均属于全县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点。
二、自然资源状况
梭山镇国土面积136.2平方公里,第二轮土地延包时共有耕地面积17040亩,2003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修路占地、泥石流等原因造成土地面积减少1007.49亩,现有耕地资源16032.51亩。2018年底,我镇粮食总产量达15795吨,人均有粮达到455公斤。全镇经济总收入21156万元,人均纯收入6103.6元。辖梭山、新田2个居民委员会和黑石、密所、查拉、挖水、黑寨、埂底、妥乐、甘田8个村民委员会(54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6777户34661人,全镇居住着汉、彝、苗、回、壮五种民族(其中,苗族110户562人、彝族429户1762人,彝族占全县彝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全镇粮食主产为玉米、水稻、洋芋、小麦;经济林果有花椒、油桐、女贞果、核桃;经济作物有甘蔗、魔芋。
三、民族风俗
梭山镇人文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有着自己传统节日和独特的民族风俗,其中,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的民族风俗在我县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性,少数民族居住在二半山以上,多少年来一直保留着他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习俗,每年都隆重地举办他们自己欢快的节日。
四、资源优势
梭山镇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相对较为特殊,在我县境内包揽了海拔的最高和最低点,行成了三级气候的自然走向,在河谷地区有“西南大峡谷”美誉之称的牛栏江大峡谷;二半山区有“西南第一大溶洞”美誉之称的黑石大洞;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相对较好,过去我镇被美誉为“小香港”之称。镇内林果资源丰富,小红甘蔗、梭山青椒、核桃和黄果。也有甘田村温泉旅游资源、黑石大洞,矿产资源有煤炭、铁矿等和莹石矿。
五、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农业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畜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支柱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干果、蚕桑、瓜果蔬菜产业,逐渐改变以往农户收入来源单一的局面。一是畜牧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年底牲畜存栏7.926万头(匹、只),畜牧业总产值5300余万元;二是经济作物种植稳中有增。河谷区域的甘蔗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1200亩,产值达近千万元;三是经济林果产业发展迅速。到2018年年底,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4.52万亩,由于受灾害影响造成减产,花椒产量86万公斤,产值6020余万元,核桃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产值1800余万元。
2021年3月,梭山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梭山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