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洒镇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行政区划
嘎洒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管辖的镇,车牌云K,长途区号0691,人口约4.90万,面积73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9个行政村(社区)
嘎洒镇概况
- 地名:嘎洒镇
- 隶属:景洪市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691
- 车牌:云K
- 邮编:666100
- 区划代码:532801102000
- 身份证前6位:532801
- 面积:730平方公里
- 人口:4.90万人
- 人口密度:67人/平方公里
嘎洒街道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位于景洪西南城郊,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东接勐罕镇和景哈哈尼族乡,南连勐龙镇,西接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北与景洪城区毗邻,距景洪市5千米,距西双版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2.8千米。全镇总面积730平方千米。
2018年,嘎洒实现生产总值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截至2020年8月,嘎洒辖13个村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小组。辖区有景洪农场六个分场。截至2020年8月,嘎洒人口11207户44524人。
嘎洒镇辖区地名信息
嘎洒街道建制沿革
元至清朝先后在镇内的宣慰街设置府、司。
明隆庆四年(1570年),土司治下为版纳景洪的勐景洪。
民国元年(1911年),改置为“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等一分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置为车里县的一个区。
1958年,改置为景洪县的景洪区。
1988年,景洪区改置为嘎洒乡。
1997年,嘎洒乡改置为嘎洒镇。
2021年11月30日,景洪市嘎洒街道正式挂牌。景洪市嘎洒街道正式挂牌。
嘎洒街道地理环境
嘎洒街道位于景洪西南城郊,中心位于北纬20°57′22′′,东经100°45′43′′,东接勐罕镇和景哈哈尼族乡,南连勐龙镇,西接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北与景洪城区毗邻,距景洪市5千米,距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航空口岸2.8千米,全镇总面积730平方千米。
嘎洒街道地形由北向南延伸,最高海拔路南山2143.3米,最低海拔澜沧江边525米,平均海拔1334米。
嘎洒街道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域内长夏无冬,静风少寒,四季温差小,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季分明,平均气温22℃,年平均降雨量1209毫米,集中在5-9月份。年平均日照1692.7小时,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嘎洒街道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嘎洒街道辖区有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
水利资源
嘎洒街道辖区内有澜沧江、流沙河、南西河、南凹河、南挝河、曼典河、纳板河等河流。全镇有蓄水工程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7座,总库容量1694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0.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0%。
土地资源
嘎洒街道耕地面积35067亩,其中水田面积20795亩。粮豆种植面积27997亩,橡胶种植面积220046亩,开割面积145308亩。茶叶地面积6296亩。
嘎洒街道经济
2018年,嘎洒实现生产总值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3亿元、1.4亿元、2.94亿元。乡镇企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8%。农村经济总收入5.2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2元,同比增长9.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产业比重从49:19:32调整为55:14.5:30.5。财政金融平稳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3926万元,地方财政支出4014万元。
嘎洒街道风景名胜
西丽宰勐塔在嘎洒街道的曼占宰村,在它“生日”期间附近许多村寨的傣族群众都会到来。而这个生日,在当地傣族村民中有个专有名词叫“赕塔”。
嘎洒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一、概况
1、嘎洒镇位于景洪市西南部,距市政府驻地公路里程7公里,位于东经100°45′43″,北纬20°57′22″。东部与景洪市区相接,东南接景哈乡,南连勐龙镇,西部接勐海县格朗和乡、勐宋乡,东北与勐养镇隔江相望,全镇辖区总面积(含农场)73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路南山2143.3米,最低海拔东南部澜沧江边525米,镇政府所在地附近坝区平均海拔56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209毫米,大都集中在5-9月份,年均日照1692.7小时,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合种植稻谷、橡胶、茶叶、蔬菜、水果等热带作物。
2、行政区划:全镇辖曼占宰、曼达、沙药、曼景罕、曼勉、南联山、曼播、南帕、曼迈、曼点、纳板、曼戈播、纳洒13个村委会,另有私营永兴种植队7个。辖区内驻有景洪农场六个分场,州、市、镇各级单位13个。
3、人口民族:镇辖区(不含农场)常住户10566户、常住人口48833人,其中:农村居民8627户、农村人口39222人、外来务农居民891户2737人、其他居民964户6538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3%,外来务农居民占5.6%、其它居民占14.1%,全镇居住有傣、哈尼、拉祜、汉、布朗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0.7%、以傣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47.5%、哈尼族占22.3%、拉祜族占7.4%、布朗族占2.3%、汉族占19.3%、其他民族占1.2%,人口自然增长率2.5‰。
二、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已利用土地面积49.1万亩(不含农场),占总面积的43.4%,森林覆盖率达81.8%(含橡胶林)。
2、旅游资源:嘎洒地处西双版纳旅游西线、东临澜沧江、南靠路南山、有南传上座佛教文化圣地的美誉,宗教气息浓郁,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嘎洒旅游小镇建设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趣味优势,历史沉淀和民族特色,集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山地村寨文化、田园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小镇。
3、民族文化资源:有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传统民族文化,民族节日有傣族“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节”、克木人的“麻科勒节”。
4、交通条件:辖区有版纳机场,国道214线景混公路段及景大公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
5、水利条件:辖区内有澜沧江、流沙河、南西河、南凹河、南果河、曼点河、纳板河等河流。全镇有水库8座。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7座。总存客量1694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超过3000万立方来,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水利化程度达40%。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嘎洒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嘎洒镇榜上有名。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协确定嘎洒镇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镇”项目实施单位名单。
2020年9月,嘎洒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30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嘎洒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嘎洒排第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