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镇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文龙镇行政区划
文龙是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管辖的乡,车牌云J,长途区号0879,人口约1.47万(截至2020年),面积28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行政村(社区)
文龙镇概况
- 地名:文龙镇
- 隶属:景东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879
- 车牌:云J
- 邮编:676200
- 区划代码:530823108
- 身份证前6位:530823
- 面积:286平方公里
- 人口:1.47万人
- 人口密度:51人/平方公里
文龙镇,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部,东连龙街乡,南衔锦屏镇,西邻漫湾镇,以无量山顶为界,西北与楚雄南华接壤,北接安定镇, 行政区域面积286.26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文龙镇常住人口为14658人。
清乾隆元年(1736年),实行乡支保制,乡下设支,支下为保,保下为甲、牌,境内设置情况及辖境不详;1988年1月,文龙区撤区建文龙乡。 2012年12月,撤销文龙乡,设置文龙镇。 截至2020年6月,文龙镇辖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龙街村。
2019年,文龙镇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文龙镇历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实行乡支保制,乡下设支,支下为保,保下为甲、牌,境内设置情况及辖境不详。
清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景东自治公所,分设议事会与参事会,文龙属景东自治公所。
民国初年,仍属云南巡按使腾越道,袭称景东直隶厅。
民国四年(1915年),景东直隶厅改为景东县,属云南省普洱道。仍实行区段制,文龙属上北区一、二段。
民国十九年(1930年),段改乡镇,设文龙乡;次年,景东实行区乡制。文龙乡属北区(上北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区扩乡,由县直辖乡、镇,继续推行保甲制,设文龙乡。
1949年11月23日,景东县解放。在文龙(龙街)和安定成立风文永边区、龙街分区。
1950年1月,成立文龙区,又称文龙八区。
1953年初,改称文龙区公所。
1960年,安龙公社调整恢复为安定、文龙2公社。
1961年2月,文龙公社改为文龙区。
1968年,文龙区改文龙公社。
1984年4月,文龙公社改文龙区,为县派出机构。
1988年1月,文龙区撤区建文龙乡。
2012年12月,撤销文龙乡,设置文龙镇。
文龙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文龙镇取“文录”与“龙街”二村名首字而得名。
文龙镇地理环境
文龙镇地处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北部,东连龙街乡,南衔锦屏镇,西邻漫湾镇,以无量山顶为界,西北与楚雄南华接壤,北接安定镇, 行政区域面积286.26平方千米。
文龙镇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地势呈东西高,南北低最高峰为无量山脉鸡冠山,海拔2987.3米;最低点为川河流入锦屏镇灰窑村境地段,海拔1180米。
文龙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春干冷风大,四季分明,节令性较强。多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
文龙镇境内河道属把边江流域主要河道有川河(把边江)及其支流小村河、沙拉河、忙路河、鸪鹄河、会良河,瓦伟河及其支流碱塘河、马蹄河等。河流总长度110千米,河网密度37.5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川河,从三岔河至瓦罐窑大河边流经三岔河、文录、龙街、瓦罐窑等村,长16千米,流域面积2.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0立方米/秒。
文龙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冰雹、霜冻、雷击、风灾、山体滑坡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10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1年7月16日川河流域地区,川河沿岸1.4万亩农作物受灾,粮食减产270万千克;造成唯一县级文物老街风雨桥被毁,龙街村老街子被淹,积水深达1.5米,84间民房受损,幸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750万元。
文龙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矿、铜矿等,储量不明。其他自然资源有水能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等。
2011年,文龙镇有耕地面积2.7万亩;林地面积25.6万亩。
文龙镇经济
2011年,文龙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6元。
2019年,文龙镇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2011年,文龙镇实现农业总产值9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业增加值4140.4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1.5%。
文龙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豌豆、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68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马铃薯、水晶豌豆、蔬菜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1.36万亩,产量1890.4吨;马铃薯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300吨;水晶豌豆种植面积600亩,产量300吨;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1500吨;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产量465吨;核桃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280吨;桑园面积0.04万亩,产茧48.7吨。
文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黑山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5万头,年末存栏2.4万头;牛饲养量0.8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羊饲养量0.9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家禽饲养量16.8万羽,上市家禽5.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967.9吨;畜牧业总产值2354万元。
截至2011年末,文龙镇累计造林3.8万亩,林木覆盖率72%,松脂产量667吨。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150吨,产值53万元,主要品种有梨、桃、李、梅、橘子、柿子等。
2011年,文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06万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增加值102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5.1%。其中精制茶叶加工实现产值27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67.2%;木材加工实现产值11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7.1%;水电站发电实现产值2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5.7%。
2011年末,文龙镇有商业网点14个,职工25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4.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2011年末,文龙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139万元,比上年增长42.5%;人均储蓄4387元;各项贷款余额5907万元。
文龙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景东彝族自治县辖乡。1911年为上北区,1940年设文龙乡。1950年改为区,1958年和安定区合并成立安龙公社。,1961年复为文龙区,1968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为286.3平方公里,人口1.8万。弥宁公路纵贯乡境,各村公所均通公路。辖龙街、文录、三岔河、帮崴、邦迈、勐涝、义昌、会良河、瓦罐窑、下瓦伟、瓦伟、中山12个行政村。经济类型为农业,以玉米、稻谷、小麦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核桃、油桐、板栗等。畜牧业以猪、黑山羊、黄牛为主。。
2021年3月,文龙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文龙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