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江镇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牛栏江镇行政区划
牛栏江是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管辖的镇,车牌云A,长途区号0871,人口约5.65万(截至2019年),面积22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0个行政村(社区)
牛栏江镇概况
- 地名:牛栏江镇
- 隶属:嵩明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71
- 车牌:云A
- 邮编:651700
- 区划代码:530127104
- 身份证前6位:530127
- 面积:229平方公里
- 人口:5.65万人
- 人口密度:246人/平方公里
牛栏江镇,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地处嵩明县东部,东邻马龙区马鸣乡,南接宜良县马街镇,西、西南与小街镇、杨林镇接壤,北连小街镇,东北与寻甸县仁德镇毗邻,距嵩明县城17千米, 区域总面积228.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牛栏江镇户籍人口为56512人。
汉朝时,现牛栏江镇境域属牧靡县;2006年3月,四营、小新街2乡合并为牛栏江镇。 截至2020年6月,牛栏江镇辖1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四营村新营南路18号。
截至2019年末,牛栏江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牛栏江镇辖区地名信息
牛栏江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牛栏江镇因牛栏江自西向东贯穿境内而得名。
牛栏江镇建置沿革
汉朝时,属牧靡县。
唐朝时,属长城郡(长州)羊林部。
宋朝时,属崧盟部。
元朝时,属嵩明万户府杨林千户所、嵩明州杨林县。
明、清朝时,属嵩明州金马里(治杨林)、效古里(治小街)。
民国时期,先后属嵩明县第二区(小街)、第六区(白龙桥)和白龙乡、嘉玲镇(治今小街)。
1950—1953年,属嵩明县小街、杨林2区。
1954年2月,设四营(治四营)、新街2乡(治小新街),分属杨林区、小街区。
1958年4月,撤区;同年9月,撤乡,四营、新街2乡合并为四营公社。
1959年1月,四营公社除小新街地区外,其余划入昆明市明良矿区(12月划回嵩明);同年2月,成立新街公社,管委会驻小新街。
1963年2月,撤销生产大队建制,缩小公社规模,实行区(镇)、社体制,四营、小新街2公社合并为四营区。
1966年7月,四营区划分为四营公社、小新街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体制,改为行区(镇)、乡体制,成立四营区、小新街区。
1987年12月,四营区、小新街区撤区建乡。
2006年3月,四营、小新街2乡合并为牛栏江镇。
牛栏江镇地理环境
牛栏江镇地处嵩明县东部,东邻马龙区马鸣乡,南接宜良县马街镇,西、西南与小街镇、杨林镇接壤,北连小街镇,东北与寻甸县仁德镇毗邻,距嵩明县城17千米, 区域总面积228.8平方千米。
牛栏江镇地处嵩明坝子东南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分为山地、丘陵;主要山脉有笔架山,境内最高峰位于笔架山主峰,海拔2357米;最低点位于大箐行政村洼子村,海拔1770.5米。
牛栏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1997年1月19日);7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1℃(2000年7月24日);最低月均气温8℃(199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2000年7月);生长期年平均260天,无霜期年平均303天,最长达317天,最短为29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39小时。0℃以上持续期355天(一般为1月3日—12月27日);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53天,最多达67天(1996年),最少为31天(2011年);最大雨量1060毫米(1998年),最少雨量756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牛栏江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为牛栏江,境内总长26.5千米,流域面积106平方千米,最大流量16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0.5亿立方米/秒。
牛栏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低温、霜冻、冰雹、大风、大雪、病虫害、泥石流、地震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6—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7月6日。造成1.8万多亩烤烟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
牛栏江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红砂、煤炭、石灰石等,其中红砂储量167.万吨,煤炭可采量0.4亿吨,年产量41万吨;石灰石储量2178.9万吨,可采量0.2亿吨,年产量48万吨,已经开发的有红砂、煤炭和石灰石矿,位于花窝、大箐、上马坊、下马坊村,矿区面积1.1平方千米,可采量2729亿吨,年产量62万吨。2011年,牛栏江镇有耕地4.5万亩。
牛栏江镇经济
2011年,牛栏江镇财政总收入5166.6万元,比2010年增长3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2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020元。
截至2018年末,牛栏江镇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8个。
截至2019年末,牛栏江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2004年,牛栏江镇上马坊村引进雪莲果种植250亩,占全国仅有种植面积600亩的42%,成为云南省首家大规模种植地区,也使云南成为全国种植雪莲果仅有的四个省份之一;平均亩产值3750元。
2011年,牛栏江镇农业总产值1.78亿元,比2010年增长23.5%,农业增加值1.73亿元。牛栏江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牛栏江镇生产粮食2.13万吨,其中水稻7460.5吨,小麦1022.8吨,玉米5157.8吨。主要经济作有烤烟、雪莲果等。2011年,牛栏江镇烤烟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3405吨;雪莲果种植面积6500亩,产量1.8万吨。牛栏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等为主。2011年,牛栏江镇生猪年末存栏3.1万头;牛年末存栏3976头;羊饲养量1.13万只,年末存栏1.2万只;上市家禽14.6万羽。2011年,牛栏江镇生产肉类6566.1吨,其中猪肉5870吨,牛肉524吨,羊肉172.1吨,禽蛋448.9吨,鲜奶594吨;畜牧业总产值1.1亿元。2011年,牛栏江镇水果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1157.9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雪莲果等。牛栏江镇渔业以养殖草鱼、鲢鱼、鲤鱼、鲫鱼等淡水鱼为主。2011年,牛栏江镇人工库塘养鱼186.1公顷,产量626吨。
牛栏江镇形成以建筑建材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牛栏江镇工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工业增加值6766万元,比2010年增长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比2010年增长34%。2011年,牛栏江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34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04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3%。
截至2011年末,牛栏江镇有商业网点896个,职工1844人。
截至2011年末,牛栏江镇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中国农业银行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街道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3.4亿元,比2010年增长7.8%,是1978年的27倍;各项贷款余额3.9亿元,比2010年增长9.4%,是1978年的24倍。
2011年,牛栏江镇邮政业务收入为14.07万元。
牛栏江镇风景名胜
海潮寺森林公园位于嵩明县城东部约20千米的大鼎山。公园内有一寺庙海潮寺,建于明洪武年(1506年)。1997年1月18日开始,历时7年多时间,共投资500余万元,重建海潮寺森林公园。整个公园共占地1.5平方千米,设5个景区:第一景区:由大鼎山前300亩鱼塘(莲湖)、牛栏江沿岸数十千米柳堤及数百亩田园组成。第二景区:寺院、溶洞景区,包括海潮寺、水晶宫、兰公垂钓台。第三景区:孔明泉(俗称哑泉),位于大鼎山南部,相传该泉水曾因孔雀粪便污染有毒,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南征,路经此泉时有兵丁掬水解渴,以致中毒声哑,诸葛亮得知后,当立一石碑于泉边,上镌“此系毒泉、饮之伤身”警示后人。泉名由此而来。
牛栏江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牛栏江镇是在撤并原小新街乡和四营乡的基础上新建立的乡镇,地处嵩明县东部,与马龙、寻甸、宜良三县接壤,总面积为228.8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3106人。平均海拔19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零下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992毫米。
牛栏江镇距昆明市63公里、曲靖市87公里,滇黔公路、昆曲高速公路、沾昆铁路复线、马厂公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昆曲高速公路立交式互通路口、沾昆铁路复线火车客货三级站,具备较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牛栏江镇水资源丰富,镇内有小ⅰ型水库2座和牛栏江防洪蓄水机械闸3座,小ii型水库24座,小塘坝79座,总蓄水量1200多万方。农田有效灌溉率达75%以上;牛栏江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药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品质优良的农、畜、禽产品资源以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
牛栏江镇“十五”期间成就辉煌,五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3666万元,年均增长9.84%;财政收入完成976万元,平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年均增长3.13%;完成了小海子水库、中塘水库、阿里塘老闸塘水库、上海子水库、小冲村闸湾沟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工程;引进项目35个,协议资金6618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359万元。全镇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发展。牛栏江镇在“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一镇、两区、三线”的发展思路,即构建完善的牛栏江集镇综合功能体系,依托四喷公路、320国道、牛栏江沿岸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水海非公经济聚集区、海潮寺旅游及生态农业开发区。围绕这一思路,逐渐把四营新集镇建设为一个集现代旅游、商贸、居住、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集镇,把小新街集镇建设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工业兴镇战略,把水海区域建成上规模、上档次的非公经济园区;同时,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以牛栏江为中心线,构建“一江四线五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格局,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把牛栏江生态旅游打造成面向昆明、面向曲靖,面向云南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基础设施
2006年,全镇通水、通电、通路的村民小组135个,达100%;61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44%;有公厕的村民小组15个,占11%;;建有小水窖470口;建有集贸市场2个,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建有停车场2个;建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协会2个,水果协会1个,雪莲果协会1个,个体劳协1个;全镇水利化程度达72%;15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4100户通有线电视,9个村委会28个村小组有电视村村通;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数达88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达7517户,城镇电话普及率达70%以上,移动电话通讯覆盖牛栏江镇全境。
牛栏江镇“十一五”期间5大重点工程:麻箐水库建设;撤并上、下马坊小学新建新凤小学;撤并原四营乡一、二中新建牛栏江镇第一初级中学;水海立交口至火车站的公路建设;牛栏江镇集贸市场建设
-历史文化
牛栏江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四营的大部份乡村姓氏的祖籍于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9年)来自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由沐英、马烨等率30万大军先后往征云南,实行军户屯田,分为“四营”:即上营下营、罗家营、王家营,有世传"四营四百户之说"。 1937年兴修昆沾米轨铁路通车后,在四营和小新街设立车站,并把老新街的农村集市迁来小新街车站所在地取名小新街。民国三十四年,四营划为金山迤白龙乡六区,1950年1月9日,0宜良县工委将四营党组织划回嵩明县委领导,白龙乡归小街区领导并成立白龙大乡党支部,1953年以前,小新街属马龙县辖,1954年划归嵩明县小街区,新凤、五从、老猴、四营五个小乡合并为四营,隶属杨林区领导,1958年成立小新街人民公社、四营人民公社。1961年嵩寻分县后,设四营第三区(包括分小新街区),1966年撤区分设四营、小新街两个公社,1987年撤区建四营、小新街两个乡,2006年3月,根据省、市、县的要求,撤并四营、小新街乡新建牛栏江镇。
-文化教育
牛栏江镇有镇文化站2个,图书室5个,村组文化室26个,农村业余文艺队81支,辖区内有海潮寺森林公园,能满足村民对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 牛栏江镇有初级中学3所,村级小学14所,学前教育班1个。2006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毕业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升。
-特色农业
雪莲果种植产业
雪莲果是一种新型水果,食用部分为地下块根,原产于南美洲海拔1000米以上的安第斯高山,富含果寡塘、多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糖、血脂,清理肠胃、治疗高血压和排毒养颜的功效。其果肉晶莹剔透,甜脆可口,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2004年,牛栏江镇上马坊村委会引进雪莲果种植250亩,占全国仅有种植面积600亩的42%,成为云南省首家大规模种植地区,也使云南成为全国种植雪莲果仅有的四个省份之一。当年引种即获得成功,平均亩产值3750元。2005年,昆明瑞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我镇雪莲果种植给予了大力支持,种植规模达400余亩,并再获丰收,并且牛栏江镇雪莲果登上了当年的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展台,远销北京、上海、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由于昆明瑞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进一步深入,雪莲果深加工厂落户牛栏江镇,并已研发出多种雪莲果深加工产品,全镇雪莲果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种植面积大大增加。
特色农业发展
一、扩大雪莲果的种植面积,进行规模化经营。雪莲果适宜于山地种植,具有能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的能力,具有高产、环保、种植成本低、易加工、可以直接食用、保鲜期长、不易腐烂、市场前景广阔的比较优势,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之前,可以把它作果汁及饲料原料进行规模种植。雪莲果的茎杆可磨成粉、榨取果汁以后的果渣,可以成为家蓄的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二、通过招商引资和引进技术,建立一座生产菊粉糖浆的龙头企业。雪莲果作为制作菊粉糖浆的工业原料,早已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它是提取菊粉糖浆的一种原料,过去提炼菊粉糖浆主要是靠菊芋(topinambur),但菊芋产量不如雪莲果高。菊粉糖浆可作为甜味剂广泛用于咽喉糖、口香糖、牙膏等的配方。可给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多学科的综合开发研究。雪莲果在嵩明县种植已经取得成功,但对它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深度开发利用还远未解决,建议县上报市和省立项,请多学科的专家进行综合开发研究,为雪莲果的深加工寻找技术支持,并为雪莲果产品开拓广阔的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以雪莲果的种植作为载体,大力发展雪莲果观光旅游产业,环境中的关键部分是资源,雪莲果宽大的绿色叶面是一种景观。它可给游客带来心旷神怡,烦恼皆忘的享受。已经举办的“双休嵩明大挖宝活动”,很受游客的追捧。建议旅游部门以雪莲果为旅游资源,发展雪莲果收获之旅、宴会之旅、赏青之旅,可以每年搞一个雪莲果节。
2007年,牛栏江镇成为“中国雪莲果之乡”,所产雪莲果质量好,品质优,享誉全国。
-资源环境
土地资源
牛栏江镇是在撤并原四营乡和小新街乡基础上新建的一个乡镇,属典型的山区、半山区乡镇,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镇土地面积22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029公顷,占13%,其中:田1526公顷,地1503公顷。林地9734公顷,占42%,城镇村庄、工矿用地1840公顷,占8%,交通用地770公顷,占3%,水域用地520公顷,占2%,人均占有耕地0.95亩。
水力资源
牛栏江镇水资源丰富,牛栏江贯穿全境。镇内有小ⅰ型水库2座和牛栏江防洪蓄水机械闸3座,小ii型水库24座,小塘坝79座,总蓄水量1200多万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率达75%以上。
电力资源
牛栏江镇水海非公经济聚集区隶属于牛栏江工业开发区,有着丰富的电力资源,目前辖区有1座变电站:罗帮变电站为35kv。
矿产资源
牛栏江镇盛产品位高、储量大的红沙(砖)、煤矿及石灰石等矿产品,著有“红”“黑”“白”之称。辖区有四营煤矿等多个煤矿和大量沙厂和石灰窑。
林业资源
牛栏江镇有林地及宜林地973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
-旅游资源
海潮寺森林公园
位于嵩明县城东部约20公里的大鼎山麓,建于明洪武年(公元1506年)。全寺群山环翠,一湖沦漪。寺内清幽多竹木,大有可观。清朝时,云贵总督鄂尔泰返滇抵嵩明海潮寺时,即兴抒怀曰:“东土由来只弹丸,西归刹时那瞒珊,多情水惹云千叠,有节秋间万竹竿,图昼天然临碧海,丛林自有奇青峦,鹿劳暂憩翻知敏,不作狸双自首看”。1997年1月18日开始,历时7年多时间,共投资500余万元,重建海潮寺森林公园。整个公园共占地1.5平方公里,设5个景区:
第一景区:由大鼎山前300亩鱼塘(莲湖)、牛栏江沿岸数十公里柳堤及数百亩田园组成。是垂钓、荡舟、观赏、纳凉的综合景区。第二景区:寺院、溶洞景区,包括海潮寺、水晶宫、兰公垂钓台。第三景区:孔明泉(俗称哑泉)。位于大鼎山南部,相传此泉水曾因孔雀粪便污染有毒,三国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南征,路经此泉时有兵丁掬水解渴,以致中毒声哑,诸葛亮得知后,当立一石碑于泉边,上镌“此系毒泉、饮之伤身”警示后人。泉名由此而来.现在毒源已去泉水清甜,附近尚有“甜泉”一潭。孔明泉(哑泉)景区以潭泉为中心向四周延伸,配套建设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楼、台、亭、阁、塔。第四景区:白龙潭景区,主要为白龙潭、济公游地府、猴馆、望海楼、古戏台、碰碰车场、直升飞机场等景点和游乐场所。第五景区:利用大鼎山后小海子水库39公顷水面,建集垂钓、游乐为一体的大型水上乐园。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牛栏江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