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镇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枢镇行政区划
中枢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管辖的镇,车牌云G,长途区号0873,人口约12.69万(截至2019年),面积25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4个行政村(社区)
中枢镇概况
- 地名:中枢镇
- 隶属:泸西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73
- 车牌:云G
- 邮编:652400
- 区划代码:532527101
- 身份证前6位:532527
- 面积:251平方公里
- 人口:12.69万人
- 人口密度:505人/平方公里
中枢镇,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地处泸西县中部,东南与三塘乡毗邻,南与永宁乡为屏,西与午街铺镇相邻,西北与金马镇相连,东北与白水镇接壤, 区域总面积251.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中枢镇户籍人口为126932人。
元明清时,为路、府、州治所驻地;2005年,中枢、逸圃两镇合并为中枢镇。 截至2020年6月,中枢镇辖15个社区、9个行政村。
截至2019年末,中枢镇有工业企业63个,其中规模以上2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2个。
中枢镇历史沿革
元明清时,为路、府、州治所驻地。
清末,为一广西直隶州中乡。
民国二年(1913年),为中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撤区建乡,改为中枢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泸西县解放,仍为中枢镇。
1958年,镇社合一,并入中枢公社。
1962年,从中枢公社分出,恢复中枢镇建制。
1970年,撤销镇建制,并入红星公社。
1972年,再次恢复中枢镇建制。
1987年9月,中枢镇与中枢区合并为中枢镇。
2005年,中枢、逸圃两镇合并为中枢镇。
中枢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中枢镇因位于泸西县县境中心位置而得名。
中枢镇经济
2008年末,中枢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2005.1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10096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4.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0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
2011年,中枢镇财政总收入1.575亿元,比2010年增长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1亿元,比2010年增长31%;人均财政收入1338元,比2010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6003元。
截至2018年末,中枢镇有工业企业72个,其中规模以上1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5个。
截至2019年末,中枢镇有工业企业63个,其中规模以上2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2个。
2011年,中枢镇农业生产总值5.3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5.9%。中枢镇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中枢镇生产粮食3.19万吨。中枢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蔬菜等。2011年,中枢镇油菜种植面积3.1万亩,产量490.3吨;烤烟种植面积3.9万亩,产量5662.6吨;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4.62万吨。中枢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中枢镇生猪饲养量19.2万头,年末存栏14.2万头;羊饲养量0.84万只,年末存栏1.3万只;牛饲养量0.36万头,年末存栏1.51万头;家禽饲养量30.5万羽,上市家禽44.4万羽。2011年,中枢镇生产肉类16114吨,其中猪肉14282吨,牛肉464吨,羊肉257吨,禽蛋1350吨;畜牧业总产值1.41亿元。
2008年,中枢镇工业总产值为12980万元。
中枢镇形成以加工业、酒业、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中枢镇工业总产值为28060万元,比2010年增长4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5%。2011年,中枢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职工196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57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
截至2011年末,中枢镇有商业网点12个,职工19人。2011年,中枢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50万元,比2010年增长5%。
截至2011年末,中枢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45.3327亿元,比2010年增长21%;人均储蓄38510元;各项贷款余额27.0312亿元,比2010年增长17%。
2011年,中枢镇邮政业务收入为227.6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687万元。
中枢镇风景名胜
中枢镇境内景点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阿庐古洞。
中枢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中枢镇位于泸西县中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南与三塘乡相连,东北与白水镇接壤,北与金马镇毗邻,西与舞街铺镇相邻,南接逸圃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中枢镇是滇东南的古城镇之一,元初时是广西路的治所在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广西府的治所在地。明成化十七年(1478年)改土设流后,知府贺勋始筑土城,始有城池,称为广西府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广西直隶州的治所在地,称为州城,其行政区划为广西直隶州中乡。民国2年(1913年)为广西县的治所在地,称为县城。民国6年(1917年)改广西县为泸西县后,仍为中区。1949年2月5日泸西解放,称为中枢镇。1950年改乡为区,改为第一区中枢镇。1958年镇社合一,并入中枢公社。1961年又从中枢公社分出另立中枢镇。1987年区镇合并设中枢镇至今。 本镇辖新华、民主、胜利、瓦窑、桃笑、糯布、西华、石洞、立岗、阿勒、新寨、龙甸12个村民委员会和阿庐、迎宾、焰山、钟秀、长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76个村(居)民小组。 中枢镇属高原盆地地形,广泛分布着溶蚀洼地、溶洞、地下暗河等多种形态的岩溶地貌。主要有东沟、中大河、西沟、东子河等河流。东部、北部为东山梁子及其延伸部分,西部及西南部是一条绵延的土石山梁。最高海拔(糯布小兴寨) 1840 米,最低海拔(阿勒三家村) 1700 米。地处低纬高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5.2 ℃,年平均降雨量 900 - 1000 毫米,无霜期 272.7 天。.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中枢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