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

甲寅镇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甲寅

甲寅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管辖的镇,车牌云G,长途区号0873,人口约3.01万(截至2019年),面积8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6个行政村(社区)

甲寅镇概况

地名:甲寅镇
隶属:红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73
车牌:云G
邮编:654400
区划代码:532529102
身份证前6位:532529
面积:88平方公里
人口:3.01万人
人口密度:343人/平方公里

甲寅镇,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地处红河县中东部,东接石头寨乡,南邻阿扎河、洛恩乡,西与宝华乡接壤,北与迤萨镇相连,距红河县城37千米, 区域总面积87.5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甲寅镇户籍人口为30096人。

南诏时,属官桂思陀部通海都督; 2015年10月27日,由甲寅乡改为甲寅镇。 截至2020年6月,甲寅镇辖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甲寅村。

截至2019年末,甲寅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甲寅镇历史沿革

南诏时,属官桂思陀部通海都督。

宋朝时,属秀山郡。

元朝时,属元江路。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瓦渣长官司(副长官职),属临安府石屏州。

清初,袭明制。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为设土舍。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瓦渣土舍治所由老博山迁此,更名甲寅。

元未、明、清初,名为瓦渣,是哈尼族土司钱氏家族辖地,为县内最大土司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土归流,设石屏县第六区瓦渣乡。

1950年,建县后,设瓦渣区。

1954年,更名第二区。

1958年,改为设妥垤玛依公社。

1961年,恢复甲寅区。

1970年,改为甲寅公社

1984年,恢复甲寅区。

1988年2月,改为甲寅乡。

2015年10月27日,由甲寅乡改为甲寅镇。

甲寅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甲寅镇元未、明、清初,名为瓦渣,为哈尼族土司钱氏家族辖地;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瓦渣土舍治所由老博山迁此,更名甲寅;另外一说,因早期村落领头人李甲寅而得名。

甲寅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甲寅镇地处红河县中东部,东接石头寨乡,南邻阿扎河、洛恩乡,西与宝华乡接壤,北与迤萨镇相连,距红河县城37千米, 区域总面积87.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甲寅镇地处山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侧被虎街河和勐龙河深切;主要山脉有哀牢山;境内最高峰阿者普司后山位于甲寅乡与石头寨乡相交处,海拔2342米;最低点位于甲寅乡西北部拉扎冲,海拔760米。

气候

甲寅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突出;多年平均气温15.7℃,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0℃(1985年1月5日);7月平均气温20.2℃,极端最高气温30℃(2007年7月20日);最低月均气温16℃(1976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2007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0℃,最大日较差17℃(1992年3月4日);生长期年平均260天,无霜期年平均340天,最长达350天,最短为325天;年总辐射165.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5天(一般为2月1日至次年1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62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15天,最多达143天(1998年),最少为75天(2008年);最大雨量2200毫米(1998年),最少雨量800毫米(200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甲寅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山体滑坡等;干旱主要发生在3—5月,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2008年3月甲寅、他撒、阿撒地区,造成大量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950多万元;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7—8月,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7年7月6日,造成约1500亩农田被淹,3000余亩农作物绝收,150间农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650多万元;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97年4月,造成6500亩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山体滑坡易发生于7—8月,严重的一次山体滑坡发生在1987年7月龙宗、龙美等地,造成430户农房严重受损,房屋倒塌8间,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常年的山体滑坡迫使依尼洛、咪尼村易地搬迁。

自然资源

甲寅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花岗岩石等。2011年,甲寅镇有耕地15696亩。

甲寅镇经济

综述

2011年,甲寅镇财政总收入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812元。

截至2018年末,甲寅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截至2019年末,甲寅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甲寅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甲寅镇生产粮食9899吨。甲寅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甘蔗、核桃、龙胆草等。2011年,甲寅镇核桃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7吨;棕榈种植面积0.14万亩,产量2486吨;龙胆草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1万吨。甲寅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甲寅镇生猪饲养量2.47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羊饲养量1411只,年末存栏596只;牛饲养量5239头,年末存栏3471头;家禽饲养量12.9万羽,上市家禽8.8万羽。2011年,甲寅镇畜牧业总产值2486万元。

工业

甲寅镇形成了以棕丝和芭蕉芋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甲寅镇工业总产值为3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5%。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甲寅镇有商业网点250个,职工1040人。2011年,甲寅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达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60万元,比2010年增长8%。

电信业

2011年,甲寅镇电信业务收入为98万元。

甲寅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甲寅乡位于红河县境中东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迤萨3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91.5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85个村民小组,有5488户、24343人。境内居住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四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8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5人。年末耕地面积14879亩,其中水田9738亩、旱地5141亩。境内海拔在760 —2342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雨量1310.1毫米。粮豆播种面积25402亩、粮食总产量875.6千克、农民人均有粮321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3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1元。全乡共有棕榈面积7000亩、年棕片140万公斤,共有15个棕丝加工厂,有固定工256人、临时工360人,棕丝和棕制品远销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有小学21所、中学1所、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6个。甲寅乡民族民间歌舞丰富多彩。哈尼族的山歌、情歌、酒歌、哭嫁歌、儿歌等种类和唱词内容独具特色,哈尼族乐作舞、棕扇舞、娃娃舞、竹板舞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哈尼“长街宴”节庆深受专家、学者好评。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他撒、阿撒的万亩梯田,为县内集中连片的梯田,甲寅后山有3座小(二)型水库、环抱四周为4000多亩的森林,每逢春暖时节,“妥垤玛依”(啼血杜鹃)成片成林竞相开放,春游者络绎不绝。他撒十二龙泉泉、俄垤水库风光、作夫哈尼蘑菇房,老博阿波罗陀的山泉瀑布、州级历史文物文星阁、江外八大土司之首瓦渣土司遗址等为开发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甲寅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甲寅镇地图

导航去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