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房乡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酒房乡行政区划
酒房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管辖的乡,车牌云M,长途区号0875,人口约2.62万(截至2019年),面积31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酒房乡概况
- 地名:酒房乡
- 隶属:施甸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875
- 车牌:云M
- 邮编:678200
- 区划代码:530521203
- 身份证前6位:530521
- 面积:318平方公里
- 人口:2.62万人
- 人口密度:82人/平方公里
酒房乡,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地处施甸县西南部,东南与旧城乡接壤,西以怒江为界与龙陵县相望,北与万兴乡、姚关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317.9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酒房乡户籍人口为26180人。
元代时期,隶老窑寨;1984年,设酒房区;1988年,设酒房乡。 截至2020年6月,酒房乡辖3个社区、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酒房街。
2019年,酒房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酒房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一姚关人在当地建酒房酿酒而得名。
文物古迹
酒房境内有古代遗址茨竹关、抗战遗址老兵洞碉堡、大红梁子碉堡、岩子头碉堡、鸡肠水碉堡等文物保护单位。
酒房乡建置沿革
元代时期,隶老窑寨。
明代时期,隶姚关。
清顺治六年(1649年),隶靖边乡。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从靖边乡析出,设关外乡。
民国元年(1912年),裁。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关南乡,属保山县第六区。
1950年,属保山县第六区。
1953年,设第七区。
1958年4月,酒房划归昌宁县;同年12月,成立酒房公社。
1961年4月,复划归保山县。
1963年,设酒房区,隶施甸县。
1966年,复设酒房公社。
1984年,设酒房区。
1988年,设酒房乡。
酒房乡地理环境
酒房乡地处施甸县西南部,东南与旧城乡接壤,西以怒江为界与龙陵县相望,北与万兴乡、姚关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317.96平方千米。
酒房乡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6.1℃。年平均降水量1210毫米。
酒房乡境内主要河流有怒江,境内流长30千米。共有河流4条,引水沟212条,总长720千米。
酒房乡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有铅、锌、铜、钼、钨砂、铁矿等。
酒房乡经济
2011年,酒房乡完成财政总收入1205万元,财政总支出649万元。
2019年,酒房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酒房乡粮食作物以玉米、烤烟、甘蔗、茶叶、蚕桑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
2011年,酒房乡有个体工商户256家,从业人员270人。
2011年末,酒房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586万元。
酒房乡风景名胜
善洲林场
善洲林场有5.6万亩森林,酒房乡境内有37883亩,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020年3月,善洲林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打黑温泉
打黑温泉地处怒江峡谷腹地,泉眼众多,有郭家寨、打黑连片,奇峰怪石林立,形态各异。
酒房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酒房乡位于县城西南44公里处,地处东经98°58′29″-99°11′32″,北纬24°30′13″-24°24′29″。东、南与旧城乡接壤,西隔怒江与龙陵县勐糯镇相望,北与万兴乡相邻,总面积317.9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00米,最低海拔60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1800米。全乡地形山高坡陡,群山连绵起伏,怒江过境30公里。
全乡共辖10个村民委员会、166个村民小组、380个自然村,共有5609户,25753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2人,农业户5520户。乡村劳动力资源14464人.少数民族有彝、布朗、回、白、傣、僳僳、佤族等。全乡耕地面积35609亩,粮食总量692.2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19公斤,人均生产粮食276.8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甘蔗两大产业。全乡森林覆盖率44%以上,年平均气温18.4℃,年均降雨量1200mm,全年无霜期240天。2007年末,农村社会经济总收入9380.28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959.2元。[1]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酒房乡上榜。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酒房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