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张是哪里特产?哪里的千张最好最出名?
涟水千张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千张是涟水县的特产,【涟水千张】主要分布于涟水县南集、徐集、黄营一带。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以后,千张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苏北一带。涟水千张选用当地生产的黄豆(淮豆1号)加工而成。淮豆1号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非常适宜在涟水这样的碱性土壤中生长。它出苗势强、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卵圆形,抗病毒,抗倒伏。播种至采收在90天~100天,单株结荚30个~32个,每荚长豆3粒~4粒,百粒鲜重50克~55克。千张学名豆腐皮,又名“百叶”,其外观白如玉、薄如纸、韧如布,其口味香如菇,是涟水的地方特产,其制作技艺悠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爱的豆制品类食品。涟水千张采用本地特有的黄豆磨成浆,上锅煮沸,点上卤,用纱布压制而成。点卤是千张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千张的质量和口感。涟水千张使用的卤是由当地盐碱地上冒出的硝提炼成的卤,不同于其他豆制品制作过程中使用的石膏,因此制作出来的千张成色鲜、细腻、韧性强、口感佳,成为远近闻名的豆制品一绝。涟水千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卵磷脂和多种矿物质,每100克千张中含维生素120毫克~25毫克、维生素21毫克~2毫克、维生素16毫克~18毫克,…详情
崧厦霉千张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特产
千张是绍兴市的特产,
产品别名霉千层
产品名称:霉千张
产品产地:崧厦
产品简介:崧厦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县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崧厦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厦镇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
产品历史:早在2多年前就已经出名。据传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成水作坊”,所产的霉千张曾被皇宫誉为宫廷“奇菜”。
…详情
谢埠千张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特产
千张是鄂州市的特产,谢埠千张,白如银,薄如纸,坚如布,可凉拌,可清炒,可煮食。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明清时列为朝廷贡品。光绪十一年(1885年),《武昌县志》将谢埠千张皮载入史书。
我市出产“谢埠千张”历史悠久,近年来,“谢埠千张”的生产、销售已形成规模,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进一步提升“谢埠千张”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程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市工商部门积极建议并全程指导,梁子湖区政府全力支持,市谢埠千张协会组织、收集了“谢埠千张”地标的申报材料,经市工商局多次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审查处汇报、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注册程序。
地理标志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当地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对地方特色品牌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省、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地方特色产业的资源整合,鼓励通过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具有“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形象、统一经营”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我市特色商标品牌。
谢埠千张
鄂州市谢埠千张协会
11300404
豆腐制品
…详情
杨板桥千张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特产
千张是常德市的特产,临澧杨板桥有一条小溪,源出古老山一泉井,溪水甘甜,常年不竭,用溪水制作出来的豆腐、千张(豆腐皮),清纯细嫩,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相传,在清朝时,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做为御膳之用。现在,每天到这里来买豆腐、千张的人仍络绎不绝。(常德)
…详情
庙头千张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特产
千张是沭阳县的特产,庙头千张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的特产。庙头千张是庙头镇传统工艺生产的土产食品,以其精薄、柔韧、香纯而著称,且富有弹性,拉长可回缩,口感极好。
千张,又名百页(叶),是一种豆制品。庙头千张已经注册为“蓝海”牌商标,产品打入全国市场,获宿迁市“地方名优产品”称号。庙头千张起源于何时,难以稽考,只知道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有关文章中就提到“沭邑西”豆腐与千张。他在《随园食谱》中,主张使用山珍海味给沭邑豆腐或千张佐料。足以说明在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间,袁枚主宰沭邑时,“沭邑西”的豆腐与千张已有声誉了。“沭邑西”千张出自何人之手,亦难以查考。只知在清朝末年年间,沭城西北的庙头镇与高流镇有两户制千张的高手,庙头镇的姓仲,高流镇的姓施。民国建立前后,庙头镇的千张高手仲氏将千张榨连同手艺“卖”与冷庄的曹氏;冷庄的曹玉安是曹氏千张的传承人,全组54户人家有51户制作千张,利用传统工艺流程制作,其他地方的千张每榨产90张,而庙头每榨产130170张。生产过程中无添加剂污染,属于绿色食品,可以做多种美食,富含铁、钙和多种维生素,是家用、宴席或馈赠的佳品。
…详情
三和千张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特产
千张是定远县的特产,三和千张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集镇的特产。三和千张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特点是:单页薄如纸,色泽微淡黄,质细如豆腐,咀嚼筋而香,物美价又廉。
三和集镇因特产豆制品百页(俗称千张)而闻名于皖东大地。三和千张采用传统工序,必用流经境内的池河水净化后,手工精制而成。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可采取烫、炒、烧、煮等形式。贮存时将千张切成丝条状晒干,食用前加少许食用碱,开水烫一分钟左右即可。
目前,三和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地方名特优产品的开发生产,规模上不断扩大,工序上不断优化。真空包装的“三和轩”千张销往全国各地,让您品尝闻名遐迩的三和千张。
…详情
杨板千张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特产
千张是临澧县的特产,豆类制品营养丰富,花样众多、可荤可素,深受人们的喜爱。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用豆腐加葱花钦点了一道名菜“一清二白”来反腐倡廉。
千张(豆腐皮)就是豆类制品的一种,在湘北,享有盛名的要数临澧杨板桥的千张。作千张讲求的是豆好水优,杨板桥有一小溪常年不歇,源自古老的泉井,清清溪水,甘甜滋润。当地人所制豆腐、千张等制品,就是选用此溪之水,由此而作出来的千张白如玉、薄如绢,清纯细嫩,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在清朝时,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做为御善之用。
“千张”不仅可以供人们食用,而且还是一件巧夺天工达到艺术品。如佐以火锅,似海龙狂舞,呼之欲出;如冷盘拼花,又似盘龙锁珠,静如处子。因此,自古至今,千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美食佳品。
…详情
道河千张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特产
千张是澧县的特产,澧县道河乡大岩厂的千张,质地细嫩,页片薄,筋丝好,口感佳,自明洪武大将张镇刺澧600余年来一直称誉湘鄂。将道河千张切成细蒜叶宽丝条,炖在肉、鱼、海鲜中,不断根、不糊汤,为城乡上等佳肴。将其晾三四成干切好,盐水浸两小时,晒干,可存储两三个月。上餐时用滚水发活即可。
千张又名“百页”,每页长40厘米,宽36厘米。制作流程为浸豆——磨浆——煮浆——杀卤——滤浆——点浆——浇制,前6道工序与打豆腐相同,只有浇制工序不同。道河千张最大特点是页片薄,一般的千张每千克约10页,但道河千张每千克可达20页,甚至30页。同一师傅同样做法,只要离开大岩厂,就做不出这样薄的千张,其缘由是大岩厂上下5华里路段的河水水质好,经上海矿泉水专家鉴定,该段道河岩沁水中含有29种矿物质元素。
道河千张现在传人有周文贵、李瑞生、易茂生等。产品远销长沙、广州等大中城市,中央电视台曾采访播放过大岩厂千张手工作坊的节目。《沅澧遗韵》《澧州文化之旅》《澧县志》等大型图书文集及国家、省、市报刊对道河千张均有过介绍。信息来源:澧县人民政府网
…详情
夏演千张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特产
千张是义乌市的特产,夏演千张以洁白如纸、厚薄均匀、柔韧性强、清爽可口而闻名于市。它以本地产优质大豆为原料,清水浸泡后用细石磨磨成豆浆,经烧煮过滤后用千层纱布浇铸挤压而成型,俗称“千张”。
…详情
软烩千张
重庆市沙坪坝区特产
千张是沙坪坝区的特产,磁器口美食——软烩千张
一说软烩千张,磁器口老一辈的人顿时满嘴生香。当年,软烩千张皮在磁器口出尽风头,继而,成为磁器口名特食品三绝之一。
软烩千张皮的做法:将千张切成两分宽,寸长,韭菜叶一样的细丝,加上纯碱将千张丝烧开,捞在瓦罐内用清水浸泡去碱直到发白,用化猪油炒,加肉汤烧开,再加酱油、味精,加入肉丝下锅烩炒后,下韭黄炒转,再下5钱化油,起锅放入盘中,撒上花椒面,就可以吃了。
…详情
太和千张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特产
千张是鄂州市的特产,太和的千张产于鄂州市梁子湖畔的太和镇武昌山附近。武昌山为幕阜山余脉,山下有谢埠村,村边有一泉,泉水甘美,村民取此泉水用地产上好黄豆磨浆蒸制成“千张”皮。太和千张制作工艺精良,薄如蝉翼,色白如雪,可凉拌,可清炒,可煮食。可取泉中水,煮梁湖鱼佐以太和千张,味道最佳。太和千张历史悠久,明清时为朝廷贡品。
…详情
注:本文中所提到的千张特产信息为网友推荐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好坏/正不正宗/性价比高低等;也不能代表未被提及的其他地方的千张特产好与不好、优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