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特产知识>

龙眼是哪里特产?哪里的龙眼最好最出名?

更新时间:2023/3/18
龙眼是哪里的特产?我们为您找到了泉州市福州市平南县高州市南安市等多个地方的龙眼特产,泉州市的东璧龙眼、福州市的长乐青山龙眼、平南县的平南石硖龙眼、高州市的储良龙眼、南安市的泉州龙眼、仙游县的莆田龙眼、福清市的渔溪龙眼、屏山县的屏山龙眼、丰都县的丰都龙眼、涪陵区的涪陵龙眼是大家认为最好也是最知名的龙眼特产代表。

东璧龙眼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东璧龙眼

龙眼是泉州市的特产,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中的东壁寺,东壁又名糖瓜密、水糖眼等品种简要说明该龙眼品种树姿直立开张,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头形,树茎干有明显的纵裂纹。复叶具45对小叶,长椭圆形,果实近圆形,单果实重10克左右。肉甜、香、脆、果壳厚稍脆,表面赤褐带灰,有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可食率62.565.55,含糖量24.75,8月下旬果实成熟。福建省种植1.5万亩,广西种植200亩。栽培技术特点:1.年施肥34次。2.注意防治荔枝蝽蟓、果蛀虫、鬼帚病。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福建省认定全国品审会意见该品种为古老地方品种,生长适应性强,果肉甜、香、脆,含糖量高,鲜果较耐贮藏,是鲜食之佳品,生产发展前景好。缺点是产量不稳。符合认定标准,予以认定。适宜在南亚热带地区栽植。

东璧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鲤城区临江街道、海滨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等8个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居委会。鲤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晋江市、西界南安市,东面与丰泽区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53平方公里。龙眼生产面积12000亩,年产量6000吨。

详情

长乐青山龙眼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长乐青山龙眼

龙眼是福州市的特产,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是“贡品”。然而,20多年前,这一“千年贡果”因让其“自生自灭”,品质大不如前而乏人问津。

2008年,青山村成立了龙眼协会。他们做了3件事:技术把关、打造品牌、统一销售。此后,青山龙眼身价一路飙升,如今1公斤卖到了30元。

黄发钳是青山村一位普通农民,种植了20亩、600多棵龙眼树。17日上午,他带着记者来到他的龙眼林,正值青山龙眼成熟的季节,一棵棵龙眼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他刚接到村里的龙眼协会的通知,又来了个500公斤的订单,他得赶紧招呼工人采摘。

“核小、质脆、单果大、味香。”黄发钳带着记者在果园里一边转悠,一边介绍说,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赫赫有名,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当年,朱熹女婿黄勉斋曾将它敬献给宋光宗,宋光宗尝后赞不绝口,钦定为贡品,并特赐“黄龙”匾额。

地域范围

青山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长乐市古槐镇、鹤上镇、潭头镇、江田镇等18个镇乡。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福清市、西界闽侯县,与台湾一衣带水,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

自…详情

平南石硖龙眼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平南石硖龙眼

龙眼是平南县的特产,平南石硖龙眼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特产。石硖龙眼原种出自平南县大新镇。平南石硖龙眼鲜果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的特点。平南石硖龙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南县具有适宜石硖龙眼生长的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因而生产的石硖龙眼质优味美。平南县石硖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爽脆等特点受到广大客商的青睐。目前,平南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24.4万亩,今年总产量达4.5万吨,总产值达2.7亿元。

平南县的108株石硖龙眼母树是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覃敬清先生在1929年选育的龙眼优质品种。我县发展种植的石硖龙眼全部都是从108株石硖母树中选育繁殖的,石硖龙眼的优良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平南石硖龙眼最大特点是品质优,味道好,它是所有龙眼品种中鲜品味最好的水果。平南石硖龙眼鲜果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的特点,单果重812克,可溶性固形物2224。维生素32毫克100克,可食率70左右,适宜鲜食和加工元肉,石硖龙眼加工的元肉,肉厚、色泽金黄,是重要的滋补品。

石硖龙眼是广西平南县名特优水果。平南石硖龙眼荣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详情

储良龙眼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眼是高州市的特产,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好。截至2010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龙眼主要有储良、石硖、大乌圆等优质品种。储良:是三大品种中最佳果品,其特点是品质好,肉质爽脆不流汁,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727亩,预计2000年产量700吨。石硖:品质好,耐贮运。肉厚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2万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2300吨。大乌圆:果个大,肉厚爽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甜稍淡。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4287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198吨。

储良龙眼原产于广东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1996年高州市被农业部南亚办授予储良龙眼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该品种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例如桂东南各县市)、福…详情

泉州龙眼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龙眼是南安市的特产,泉州龙眼是福建泉州的特产。

泉州枕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具有龙眼生长所需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是龙眼栽培最适宜区和发祥地。已有1700多年的龙眼栽培历史,泉州特产龙眼干是丝绸销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晋江、鲤城和南安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1997年,泉州市的南安又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2014年泉州龙眼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泉州龙眼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4.7万吨。龙眼种植面积、产量均居福建省和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万亩龙眼的乡镇15个,百亩以上龙眼场有166个被誉为“龙眼洋”。泉州拥有丰富的龙眼品种资源,堪称我国“龙眼品种资源宝库”,原产于泉州市的龙眼品种(或品系)计有79个。引进的品种40多个,登记造册的品种、品系多达110多个,占全国龙眼品种的三分之一。泉州龙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驰名中外。“东璧”为泉州“珍稀”独有品种,被誉为“鲜食龙眼之王”;“福眼”为泉州主栽品种,经品种鉴评被公认为制罐、加工最佳良种,被称为加工的“龙眼之王”,曾荣获巴黎国际博览会旅游美食金质奖章“绿喜”、“康尔美”、“康益园”、“源山…详情

莆田龙眼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眼是仙游县的特产,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为特点。

详情

渔溪龙眼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福清市的特产,渔溪镇不仅有“鱼米之乡”之称,更有“龙眼之乡”美誉。相传,在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渔溪人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传一代的绝佳果实。当下正是龙眼的收获季节,渔溪镇漫山遍野、溪头圳边、房前屋后尽是龙眼,着实惹人喜爱。

渔溪龙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负有盛名,数百年来为玉融百姓津津乐道。经省农科院测定,渔溪龙眼的含糖量达2021,其中大鼻龙含糖量竟达23,高出省内各地及广东龙眼的七个百分点。因而,渔溪龙眼几乎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

在渔溪镇,栽种龙眼树成活率高、结果快、产量高,长果期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成为农民的首选果树品种。据介绍,当地栽一棵龙眼树,3年后即可产果,第4年产10斤,第6年产30斤,第7年产80斤,第8年后稳产150—200斤,此后产量逐年增加。在双墩村垄底有棵老树单产1355斤的一级龙眼,堪称名副其实的“龙眼王”。而像这样的老树在渔溪镇还有许多。

渔溪的龙眼树为何能长出如此与众不同风味的果实呢据了解,这要归功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渔溪镇地下水位高、沙壤土,山地多是粗骨性红壤,保证了植物通风透气性和水分的…详情

屏山龙眼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屏山县的特产,屏山龙眼

屏山县果蔬协会

龙眼(学名:.),又称桂圆,益智。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详情

丰都龙眼

重庆市丰都县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丰都县的特产,丰都县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3,平均日照1276小时,无霜期336天,具有适宜龙眼种植的气候、土壤、水利灌溉条件,是种植龙眼的黄金宝地。

特定品质

丰都龙眼品质优良,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清香的特点。

文化典故

丰都兴义镇是种植龙眼的黄金宝地,已经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2003年以来,丰都兴义镇从福建省福清市引进大乌圆龙眼、石硖龙眼、九月乌龙眼等优质龙眼品种,并逐步对原有的老品种进行嫁接改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2006年,丰都兴义镇被重庆市命名为“龙眼之乡”。

详情

涪陵龙眼

重庆市涪陵区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涪陵区的特产,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冬无严寒,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难得的一块晚熟龙眼生产宝地,因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作为涪陵特产之一,受到人们一致好评。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区沿江区域龙眼种植条件变得更加优越。依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2007年,当地成功培育出了“涪陵黄壳龙眼”,并荣获重庆市优良龙眼品种称号。

详情

涂岭龙眼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泉州市的特产,涂岭龙眼是福建泉州泉港区的特产。

涂岭龙眼

泉港涂岭龙眼行业协会

13392586

龙眼

详情

蕉城晚熟龙眼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眼是宁德市的特产,蕉城区是我国龙眼经济栽培区的北限,与广东、广西和闽南莆仙相比,同品种龙眼鲜果的自然成熟期要迟熟20至40天,而最晚熟品种可延迟到11月中旬采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无我有”的地域优势。蕉城区现有龙眼面积3万亩,年产量1.0万吨,产值达亿元,主要分布在七都、八都、漳湾等乡镇,主栽品种为福眼、水南一号、松风本、立冬本。蕉城区是农业部评定的“南亚热带作物晚熟龙眼基地”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组织认证的“中国晚熟龙眼之乡”,2004年蕉城区成立了晚熟龙眼产业协会,并注册了“三都澳”和“海潮山”两个晚熟龙眼商标;2006年“三都澳”晚熟龙眼鲜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海潮山”晚熟龙眼鲜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07年4月蕉城晚熟龙眼正式通过国家工商局核准,成功注册了“蕉城晚熟龙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蕉城区晚熟龙眼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年来,蕉城区晚熟龙眼产业通过协会的有效运作,依靠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较好地发挥了“蕉城晚熟龙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

蕉城晚熟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有着广…详情

责任编辑:内容一组;审核:大鱼

注:本文中所提到的龙眼特产信息为网友推荐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好坏/正不正宗/性价比高低等;也不能代表未被提及的其他地方的龙眼特产好与不好、优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