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是哪里特产?哪里的花椒最好最出名?
汉源花椒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汉源县的特产,历史悠久,唐代列为贡品,故名“贡椒”。以其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畅销省内外,用鲜椒炼制的“黎江牌”花椒油,84年荣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欢迎。
汉源县有“中国花椒之乡”之美誉,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区,雅安地区南部,全县有6个区,8个镇,32个乡,255个村,1851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0,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
汉源花椒,品质冠居全国。传说为唐太宗年间0师唐僧到西天取经回程夜宿汉源县时所持仙杖化生,以产地清溪县(现汉源县)得名清椒,又因所产花椒果实上附生13粒纯肉小椒粒,也俗称“娃娃椒”。从西汉章帝元和一年(公元84年),汉源花椒被选作皇室宫廷贡品,至清光绪29年(公元1903年)免贡,进贡历时1800多年,素为我国著名的“花椒之乡”。汉源花椒的栽培品种主要分为清椒、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和竹叶椒五种。其中以清椒品质最佳,为本县栽培当家品种,其次为正路椒、大红…详情
九龙花椒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九龙县的特产,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誉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该县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核心区,不仅生态环境适宜花椒生长,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仅施有机肥,不用化肥及农药,保证花椒纯正的品味达到绿色食品级标准。全县如今种植花椒16万亩,人均高达3.3亩,为国内之首。
历史上,自九龙归康定明正土司家管辖后,历代明正土司到九龙巡视,他们首先看中的便是九龙花椒,并要求九龙每年将花椒作为地方税上交明正家。每年雨水少时,九龙地方便将乡下收来的上等椒打成包,按照指定的数量运到明正家,明正家又将九龙花椒进行包装,运至朝庭,作为贡品,久而久之,九龙花椒便成了必不可少的“雪域贡椒”。
九龙花椒素有“贡椒”之称,海拔2200米至2800米是花椒最适宜生长的生态区。九龙县16个乡镇适宜种花椒。九龙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难得的花椒母本种源地。为保持花椒母本种源纯正,上世纪80年代即对境内花椒品种进行科学普查,并投入数十万元科研经费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新品种。
九龙花椒具有很多功效,经常吃九龙花椒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它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详情
金阳青花椒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金阳县的特产,金阳县青花椒以麻味纯正、香味馥郁、具有医药价值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色泽碧绿、颗粒硕大、香麻味纯正浓厚,富含人体必须的1、2、等维生素类黄酮、铵、铁、锌、硒、铜等微量元素和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酸,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经科学鉴定,金阳青花椒具有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等功效,是涪陵榨菜不可缺少的配料,提取物可作为高级调香原料、化妆品添加剂和传统医药原料。
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金阳县《关于界定金阳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金府函[2005]2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金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详情
秦安花椒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秦安县的特产,秦安县属半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花椒属耐干旱的树种,通过多年来群众自发摸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花椒栽植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截止2008年底,花椒面积达到了21.65万亩,花椒产量达到840万公斤,花椒总收入1.68亿元,农民人均从花椒种植中得到的收入为293.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的16.3,已成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1、独特的地理优势
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喜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在海拔2200米以下均能生长,喜光、喜干燥温凉气候,不耐严寒霜冻,但随着树龄的增大,抗寒力也显著增强,花椒耐旱不耐涝忌暴风。在年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500左右地区长势良好,结果量也高。花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喜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钙质壤土上生长最好,花椒树比一般果树适应性强,省时省工,病虫害少,果实含水量低,采收晒干后极耐贮藏和运输,一般三年即可挂果。
秦安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度1120—2230米,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冬干夏湿,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8.1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78天,年降雨量507.3毫米,…详情
舟曲花椒
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舟曲县的特产,舟曲花椒产于海拔1400米—1800米的天然环境中,因其粒大、肉厚、色红、味香而著称于世,为“椒中之王”,是调味、保健之佳品。1994年10月,舟曲花椒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同时,“舟曲大红袍”花椒在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12月“舟曲大红袍”被评为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银奖。
据史料记载,舟曲花椒自古就是椒中上品,历朝贡品,畅销四方,盛名远扬,具有独特的调味作用和医药价值。目前,舟曲花椒种植总面积达3107公顷,产量1491吨,产值10437万元。涉及17个乡镇,87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0701户53505多人。全县有村级协会5个,乡级协会1个,舟曲县绿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一条龙包装销售产业链,花椒产业已成为舟曲富民强县的优势主导产业。
…详情
武都花椒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陇南市的特产,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武都——中国花椒之乡
.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
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
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武都花椒荣誉:总理嘉奖
1994年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荣获首届甘肃土特产展示会金奖;2007年荣获中国杨陵农高会“后稷奖”;2000年武都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2001年被…详情
凤县大红袍花椒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凤县的特产,凤县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花椒之乡,凤县花椒也是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布的大红袍花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凤县由于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艳、味浓、肉厚、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闻名遐迩,被称为“凤椒”。近年来,凤县把“大红袍”凤椒当作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拥有3000万株的规模。
凤县,山环水绕,林木葱茏,风光秀丽,凤椒
物产极为丰盛,而且素以土特产众多而闻名。其中尤以色红果大、香味纯正的凤椒和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凤党最为驰名。
凤椒就是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凤椒”因其颗粒九果肉厚,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浓郁而质量佳于全国。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凤椒”的美称。
凤椒“大红袍”与其它花椒的不同之处是果实的基部生有两个小瓣,形似一双小耳,人们称其为“双耳朵”,有无双耳朵,这是辨别风椒大红袍真伪的特征之所在。有民谣为证:
“凤椒鲜,风椒俏,若辨大红袍,须把双耳找。”
“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金、凤、商州皆产……大于蜀椒”。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载:“椒,府(汉中府)俱…详情
韩城“大红袍”花椒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韩城市的特产,韩城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返回以盛产“大红袍“花椒而闻名国内外的陕西省韩城市,历尽8年艰辛营造的“百里双千万株花椒基地”最近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至此,韩城市成为全国首家花椒基地达标县(市),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的花椒生产基地之一。韩城是司马迁的故里。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开始栽植花椒1985年,市委、市0决定,抓住达一林特产品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和梯田地硬,因地制宜,见缝插椒,建设“百里双千方株花椒基地”。到今年8月,韩城市已栽植成活花椒2370株,花椒年产量由1万公斤猛增到200万公斤9产品畅销国内外。大面积栽植花椒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今年花·椒收入2800万元,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10元,占全市人均纯收入的20。主要产椒区年收入上方元的有129户,上5000元的超过1000户,农民称花椒为“金豆豆”农村也流传着“家有百株椒,年进千元富”的谚语由于花椒大多在田埂栽植,实现了椒、粮双层生产,土地利率提高了30一40,使昔日荒芜的田埂寸土生金。同时,花椒树也有效地改善了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据西北林学院对韩城椒区调查,花椒根系有效地控制了田埂滑塌,减轻水土流失,效果达60花椒栽植区与无椒…详情
古律花椒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昆明市的特产,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谷律花椒产区花椒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产量1200吨。谷律花椒产品在连续几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中华全国总社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销会上参展,深受顾客好评,主要产品谷律干花椒和谷律花椒油已成为西山区乃至昆明市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云南科技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均有报道。花椒产业将逐步成为西山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团结街道谷律地区平均海拔…详情
谷律花椒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昆明市的特产,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谷律花椒产区花椒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产量1200吨。谷律花椒产品在连续几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中华全国总社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销会上参展,深受顾客好评,主要产品谷律干花椒和谷律花椒油已成为西山区乃至昆明市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云南科技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均有报道。花椒产业将逐步成为西山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团结街道谷律地区平均海拔…详情
溪洛渡花椒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永善县的特产,永善县种植溪洛渡花椒历史悠久,1953年全县总产量达5.4万公斤,1979年总产量为5.5万公斤,1988年总产量达14.5万公斤,1990年国家“长防”、“水保”工程启动,加上“绿色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投入,我县溪洛渡花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投产约3万亩,总产量达50万公斤以上,为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产品,利用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溪洛渡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县委、2002年成立了花椒产业领导组,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实现2010年前,“溪洛渡花椒”种植规模达到十万亩,产值达亿元的目标;2007县委、政府成立了花椒产业办,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溪洛渡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使溪洛渡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6.08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达4120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效果显著。
位于金沙江畔的永善县,受干热河谷气候的影响,境内盛产花椒。永善花椒以其色鲜]味浓、油性重、麻味十足,是独具特色的调味佳品。
溪洛渡花椒
地…详情
顶坛花椒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花椒是贞丰县的特产,贵州特产顶坛花椒,顶坛青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以其颗粒硕大、麻味纯正、清香扑鼻、颜色青绿,含有人体必须的
1、2、等维生素类黄酮、镁、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及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
贵州特产顶坛花椒基本信息
学名:
英文名:
科名:芸香科
贵州特产顶坛生态习性
顶坛青花椒植株较小,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路旁、地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土地栽植。山地建椒园,一般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在山坡地中下部的阳坡和半阳坡,平缓地、梯田坎边、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石灰质土也是栽植花椒的好林地。喜光,适宜温暖不太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隐芽寿命长,故耐强修剪。抗干旱但不耐涝,长期积水地带可致死花椒树苗。
贵州提出顶坛花椒形态特征
顶坛青花椒的特征与识别顶坛花椒是竹叶椒的一个变种。常绿灌木,高2~25,稀4~5(7);茎枝多锐刺,刺基部宽扁,红褐色,小枝上刺水平抽出,叶轴无刺小叶背面均无小刺;小枝、叶及嫩枝均无毛或偶有柔毛…详情
茂县花椒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茂县的特产,茂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质地优良,驰名全国。主栽“大红袍”花椒是“西路花椒”代表品种,其果实以油重粒大、色泽红亮、芳香浓郁、醇麻可口的独特风味,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茂县花椒系川西北高原羌寨无公害自然绿色特产,种植规模6万亩,年产量1200吨,是茂县农业主要经济收入。
…详情
泸县青花椒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泸县的特产,泸县青花椒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街道、福集镇、玄滩镇、嘉明镇、喻寺镇、得胜镇、牛滩镇、兆雅镇、太伏镇、云龙镇、石桥镇、毗卢镇、奇峰镇、潮河镇、云锦镇、立石镇、百和镇、天兴镇、方洞镇、海潮镇现辖行政辖区域
《泸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泸县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县府函2016165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5105210012016
《泸县青花椒种植加工生产技术规范》(报批稿)
…详情
蓬溪青花椒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蓬溪县的特产,蓬溪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技术成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蓬溪青花椒产业发展,将该产业列为“产业强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县在28个乡镇种植蓬溪青花椒12万亩,已挂果面积达2万亩,年产青花椒1万吨,总产值上亿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蓬溪青花椒四川省蓬溪县现辖行政区域《蓬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蓬溪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报告》,蓬府201365号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5109211.11.32013《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地方品种“竹叶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至500,土壤为紫色壤土或沙壤土,透气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值6.5至8.5。年均降雨量800至900,年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至1500小时。
三、栽培技术
1.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容器育苗移栽。
2.栽植:春季在2至3月栽植,秋季在9至10月栽植。栽植密度每667(亩)110株。
3.整形:采用“以采代剪”,形成外展内空、杯状树形。
4.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20。
5环境、安全要求:农…详情
平昌青花椒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平昌县的特产,平昌青花椒
平昌青花椒栽植历史悠久,是平昌县传统特色产业。平昌县地处盆周丘陵地带,地形多以深丘地貌为主,山多但不高,坡地多,大面积坡地的土壤酸碱值、气候环境都适合花椒生长。目前,全县种植花椒20万亩,打造万亩花椒产业示范片5个,千亩产业示范村25个,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花椒品牌“平昌青花椒”。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史机遇,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把花椒产业基地当作景点建,把花椒产业园区当景区建,把花椒作为全县扶贫攻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林业,加速生态惠民,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昌青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通知》平昌府发201614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51190082016
《平昌青花椒种植技术规程》
…详情
江津花椒
重庆市江津区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江津区的特产,江津花椒,重庆市江津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津市种植花椒历史悠久,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所产花椒麻香味浓,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出油率高,不仅是优良的调味品,而且经加工,可取多种名贵的化工原料。产品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重庆江津是中国著名的“花椒之乡”,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花椒的传统,早在公元14世纪的元朝就开始种植花椒。江津花椒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享誉四方,在毛里求斯海岸打捞出的一艘300多年前沉没的荷兰商船上还发现了桶装花椒,仍散发出香气,而桶上依稀可见“巴蜀江洲府”的字样。
产地环境
江津市四面高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为主。这里多图1江津椒农采收花椒
.雨多雾,空气潮湿,江津人喜欢吃川菜,花椒是必备的调味品,而且花椒还具有除湿、驱风、祛寒的药用功能,为了防除风湿病,江津人对花椒更是情有独钟。同时,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充沛的雨量及其在季节、月份上的分布……这些都为花椒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生产情况
江津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规模发展花椒,为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2001年,江津市0引导成立了重庆四面山花椒公司和花椒科研所,依靠科学技术,把花椒…详情
文祖花椒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济南市的特产,文祖花椒章丘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已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文祖花椒是章丘市的名优农产品,产地集中于章丘市风景秀丽的南部山区,该区域属泰沂山脉余脉,周围群山环抱,空气清新,山头绵延起伏,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花椒生长。品种主要以大红袍、小红袍两个品种为主,其中,尤以大红袍花椒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质量最好。
文祖花椒
地域范围
文祖花椒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章丘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2—11738、北纬3627—3739,海拔为118米45.4米之间,南北长70、东西宽37,总面积55619公顷,生产面积2400公顷,年产量3000余吨。主要涉及章丘市章丘市官庄镇及南部的文祖、垛庄、曹范四个乡镇,182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文祖花椒果型粒大而均匀;果皮色泽鲜红,油囊密生,鼓实;开口大,内果皮光滑呈淡黄色;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2、内在品质指标:文祖大红袍花椒营养丰富,内在品质指标为:蛋白质11.0,钙1.0,磷220(100),铁170(100),氨基酸综合6.0(10…详情
莱芜花椒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花椒是济南市的特产,莱芜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特别是大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9,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优质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达30,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
莱芜大红袍花椒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1971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花椒商品基地县。1998年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全市花椒栽植面积15万亩、1600万棵,总产1万吨。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性状】青椒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果,集生于小果梗上,呈球形,沿腹缝线开裂,直径3~4。外表面灰绿色或暗绿色,散胸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内表面类白色,光滑。内果皮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残存种子呈卵形,长3~4,直径2~3,表面黑色,有光泽。气香…详情
山亭花椒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花椒是枣庄市的特产,山亭是文明古区,历史文化悠久,山亭花椒,飘香海外,闻名遐迩,被誉为“北方花椒之乡”。山亭花椒以结穗大、颗粒多、椒皮厚实、色泽鲜艳不变色、香味持久浓郁而出名。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覆盖上了微微的红色,远看仿佛春季原野上的红花。晾晒好的花椒收藏在农家院内,这时每个村庄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郁的、麻麻的椒香,让人陶醉。
山亭区山城街道素有花椒之乡美誉,现有花椒万多亩,品种以大青壳、大红袍等为主,年产椒皮2000多吨,占山东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最重要的花椒主产区之一。2001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其6项药物检测残留为零,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食品,远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地域范围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境内,辖山城街道、徐庄镇、凫城镇、西集镇4个镇街5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110至1173816和北纬349106至351456之间。总生产面积6667公顷,年总产量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一般栽后两年成形,三年挂果,五年即可进入盛果期,七、八年后单株产干椒皮1—2公斤。山亭花椒穗大粒多,单穗…详情
注:本文中所提到的花椒特产信息为网友推荐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好坏/正不正宗/性价比高低等;也不能代表未被提及的其他地方的花椒特产好与不好、优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