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哪里特产?哪里的茶叶最好最出名?
都江堰茶叶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茶叶是都江堰市的特产,都江堰茶叶
茶叶
地域范围
都江堰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为:都江堰市向峨乡、大观镇、青城山镇、中兴镇、玉堂镇、蒲阳镇、灌口镇、紫坪铺镇、虹口乡、龙池镇、天马镇、胥家镇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542—103470,北纬314454—31029。北接汶川、彭州,东连彭州,南靠崇州,西邻汶川。保护面积71700公顷,年产量达1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外形:条索自然微卷,黄绿带毫。内质:香气:清香带栗香,持久;滋味:鲜爽醇和;叶底:匀齐,黄绿明亮;汤色:黄绿明亮。2、内在品质指标:都江堰茶叶茶多酚20,水浸出物40,蛋白质30100,氨基酸总量3,维生素200100。3、质量安全要求:都江堰茶叶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
…详情
龙脊茶叶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茶叶是龙胜县的特产,龙脊茶叶
龙脊茶叶主要产于龙胜龙脊旅游区云雾山中,是我国28大名茶之一,是清代的贡品茶。该茶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
以清醇芳馨着称,年产量5吨,全年可供货。
龙脊茶生长于有世界一绝之称的广西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茶园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机含量高,日照短,温度大,终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晴日早晚遍野茶,阴雨连天满山云的无任何污染独特的生长环境,是形成茶香高山云雾质的理想之地。
历史:历史悠久,乾隆年意味曾为贡品,石碑记载于龙脊村段寨,品质优良,是中国二1名茶之一,记载于《中国茶学辞典》。在乾隆年间,龙脊茶已经被列为贡茶。小地方的物产,成了贡品,本该身价倍增才是,但当地的官僚欺负山里的少数民族村民,竟然以贡茶被列为贡品为由,不准自由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官家属于国家收购。这样一来,出了名的龙脊茶,价格倒愈发走低,村民们都愤怒起来,可又无奈。
特点:龙脊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龙脊茶特有的色、香、味,含氨基酸、咖啡碱、生物碱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强身健体、减肥养颜、有益健康的天然茶中珍品,堪称龙脊“四宝”之一。年可…详情
保基茶叶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茶叶是盘州市的特产,保基茶叶
保基茶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盘县保基乡、羊场乡、淤泥乡、鸡场坪乡、旧营乡、盘江镇、板桥镇、水塘镇、民主镇、老厂镇、玛依镇、大山镇、滑石镇、坪地乡、平关镇、忠义乡、保田镇、普田乡、新民镇、响水镇、乐民镇、火铺镇等2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详情
国胜茶叶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茶叶是盐边县的特产,在盐边县国胜乡屹立着攀枝花市海拔最高的山——百灵山。过去,这里并不产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农艺师见百灵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名茶生长的宝地,于是就从云南引进茶苗进行种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种茶没能在这里形成产业和规模发展,但当地农民一直都在进行小规模种植,使国胜乡种茶的历史延续至今。
万亩茶乡香四方,国胜阔步奔小康。茶产业基地的建设、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仅打造出了“国胜茶叶”的品牌,也使国胜乡从此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盐边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有关情况的函》(盐边府函2007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国胜乡、红宝乡、箐河乡、温泉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详情
秀山茶叶
重庆市秀山县特产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茶叶是秀山县的特产,秀山茶叶
茶叶
地域范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腹地。秀山茶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灵镇、隘口镇、洪安镇、峨溶镇、清溪场镇、雅江镇、溪口镇、孝溪乡、中平乡、涌洞乡、海洋乡共11个乡镇所属10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36~1091858、北纬28943~28535。由四个区域组成,中平乡、雅江镇、洪安镇、峨溶镇、涌洞乡这一区域,东和东南与湖南省的花垣县接壤,南与岑溪乡、石耶镇接壤,西与平凯街道、官庄镇、龙池接壤,北与里仁镇、宋农镇接壤。钟灵镇、隘口镇、清溪场镇、孝溪乡这一区域,东和东南与平凯街道、梅江镇、兰桥镇接壤,南和西与松桃县接壤,北与乌杨街道、溶溪镇、膏田镇接壤。溪口镇这一区域,东与官庄镇、妙泉镇接壤,南和西南与乌杨街道、溶溪镇接壤,西和北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海洋乡这一区域,东与石堤镇、大溪乡接壤,南和西南与里仁镇、宋农镇接壤,西和北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地域保护范围面积6666.7公顷,年产鲜茶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秀山茶叶外形条索紧细、有锋苗,色泽黄绿润。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鲜爽…详情
三江茶叶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特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茶叶是三江县的特产,茶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广西北部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寒署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3度,年平均降雨量1730.2毫米,年平均日照1151.9小时,无霜期320天,海拔一般在600—900米之间,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三江县1989年开始引种绿茶,2002年正式把茶叶列为农民增收的“四个一”工程之一。同时,三江县委、县政府从政策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奖励和引导农民种茶。2001年至2006年底,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发展茶叶生产。通过政策引导,奖励扶助,三江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八江、同乐、独峒、良口4个万亩茶叶大乡和布央、八协、七团、思欧、高露等23个千亩茶叶生态村,茶叶成为了三江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2万亩,与广西茶叶第一大县凌云县相比仅差3000亩。
为以质取胜,三江在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引进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保证茶叶“绿色”、优质。目前,全县共有茶加工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有10…详情
北川茶叶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特产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叶是北川县的特产,茶叶是北川主要特产之一,产于北川县双潭乡(今通口镇)境内“龙潭子”的“绿昌明”茶,早在唐代就成为四川的八大名茶之一。
由于北川地处山区,有优越的产茶环境条件,茶树虫害少、叶片厚、品味优、无农残。
北川茶叶,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炒青绿茶,汤色碧绿、香气素馨、苦涩回甜、透彻心脾、长泡色、味均佳。
地域范围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通口镇、陈家把羌族乡、旋坪羌族乡、白坭羌族乡、禹里羌族乡、曲山镇、桂溪乡、都坝乡、贯岭乡十个乡镇的行政区域内
特定品质
北川茶叶,是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著名特产,其中北川苔子茶以其生机旺盛、产量高、适应性强、耐寒力强、抗逆性强,茶芽肥壮,持能性好,内含物丰富的特点,成为北川茶叶中的优良品种。
文化典故
北川羌族自治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北川县志记载,始于唐、宋。建国初期全县保存的老式茶园5000亩。1975年贯彻毛主席“以后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县委、县革委提出“建茶园5万亩、产茶5万担,建成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的目标,动员群众实施荒坡地开梯种茶。199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以后的近10年里,全县年产细茶稳定在700吨左右,为北川县茶叶…详情
注:本文中所提到的茶叶特产信息为网友推荐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其质量好坏/正不正宗/性价比高低等;也不能代表未被提及的其他地方的茶叶特产好与不好、优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