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思依镇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思依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思依

思依是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管辖的镇,车牌川R,长途区号0817,人口约3.68万(截至2019年),面积11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8个行政村(社区)

思依镇概况

地名:思依镇
隶属:阆中市
行政级别:
区号:0817
车牌:川R
邮编:637400
区划代码:511381107
身份证前6位:511381
面积:117平方公里
人口:3.68万人
人口密度:314人/平方公里

思依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地处阆中市西北部,东接广元市苍溪县七树场,南邻南部县,西与木兰镇接壤,北连桥楼乡,距阆中市城区35千米, 区域总面积117.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思依镇户籍人口为36781人。

南北朝南齐(479至502年)期间,今思依镇境域划归胡原县管辖; 1990年8月,由思依乡改为思依镇; 2019年10月,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划归思依镇管辖。 截至2020年6月,思依镇下辖4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罐山大道3号。

截至2019年末,思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思依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思依镇因境内思依山而得名。

文物古迹

思依镇古迹有鹫佛寺、思依山古寨门遗址、风饶寺。境内的灵鹫山、思依山道教活动遗存群(清水池、浊水池、白云洞、辞尘洞)、古墓葬群、石刻群等保存较好。

思依镇建置沿革

原思依镇

南北朝南齐(479至502年)期间,今思依镇境域划归胡原县管辖。

隋开皇七年(587年),胡原县更名为临津县,今思依镇境域仍属之。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今思依镇境域改属普安县。

清期时,今思依镇境域由剑州普安县(今剑阁县)划归南部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思依乡,属南部县。

1953年,划归阆中县。

1958年,思依乡改为思依公社。

1967年,思依公社更名胜平公社。

1971年,胜平公社更名思依公社。

1984年,由思依公社改为思依乡。

1990年8月,由思依乡改为思依镇。

1992年,小垭、北门、河楼3乡并入思依镇。

1994年,北门、河楼2乡析出。

1996年,小垭乡析出。

2005年8月,小垭乡并入思依镇。

原北门乡

1950年,置神隍乡,属南部县。

1953年,属阆中县。

1954年,神隍乡改为建设乡。

1958年,建设乡改为建设公社。

1981年,建设公社更名北门公社。

1984年,由北门公社改为北门乡。

1992年,北门乡并入思依镇。

1994年,由思依镇析置北门乡。

原枣碧乡

1950年,置枣碧乡,属南部县。

1953年,属阆中县。

1958年,改为枣碧公社。

1967年,更名奇志公社。

1971年,奇志公社更名枣碧公社。

1984年,由枣碧公社改为枣碧乡。

撤并后

2019年10月,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划归思依镇管辖。

思依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思依镇地处阆中市西北部,东接广元市苍溪县七树场,南邻南部县,西与木兰镇接壤,北连桥楼乡,距阆中市城区35千米, 区域总面积11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思依镇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以山区地形为主,多属页岩地质,平均海拔高度550米,集镇海拔高度800米;地形大致呈“U”形分布——即东、西、南三方向上山体顶部到坡脚相对高差均在100米以上,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

气候

思依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少雨,回暖不稳,常有春旱;夏热多雨,分布不均;秋短天凉,多见雨霖;冬干风燥,日照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6.6℃,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26.3℃;年平均日照时数1083.3小时,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8月最多。

水文

思依镇境内河道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的支流滩沟河从镇境龙庙河村流入、至金斗观村流出,境内流程长16千米。 思依镇的主要河流有桃花河、温家河,大致呈南北走向。

自然灾害

思依镇境内思依镇主要自然灾害以干旱、洪涝、大风灾害为主,一般为冬干、夏旱、秋涝,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易发生洪涝灾害,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1年7月8日,农作物淹没面积700余亩,损毁村道公路5.8千米,房屋倒塌21户,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自然资源

思依镇境内石马梁村的石板垭、石长村的庙湾头、桃花河村的罗田岩有铀矿;小垭子村有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金斗观村到白盐沟村有约5千米地段出现露天沥青矿层,未开发。白盐沟村富藏食盐,明朝钻井开采。

思依镇经济

综述

2004年,思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2003年增加410元。

2011年,思依镇财政总收入480万元,比2010年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5670元。

农业

2011年,思依镇农业总产值10437万元。思依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思依镇生产粮食11390吨,其中水稻3630吨,小麦4201吨,玉米1620吨。经济作物以油菜、海椒、红小豆为主。2011年,思依镇生产油菜870吨,海椒500吨,红小豆100吨。思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牛、山羊、獭兔为主。2011年,思依镇生猪出栏2.3万头,肉牛出栏103头,山羊出栏615只,出栏肉兔5000只。

2012年,思依镇种植海椒500亩,亩产约3000至4000斤,每亩经济收入2500元至3500元,全年经济收入为125万元至175万元。

2014年,思依镇8个行政村建立海椒基地,种植海椒2000多亩。

工业

2011年,思依镇有工业企业11家,职工77人,工业总产值为1500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思依镇有商业网点10个,职工16人。2011年,思依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600万元,比2010年增长6%;有农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2000万元。

截至2018年末,思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截至2019年末,思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思依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亿元,比2010年度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1.8亿元,比2010年增长2%。

思依镇风景名胜

蜀道遗迹

思依镇蜀道遗迹是阆剑古蜀道的组成部分,现思依老场至桥楼铺驿道,松林塘至大柏梁路段有阆中境内保存完好的古蜀道遗迹。

银杏王

“银杏王”位于思依镇北门社区,高约25米,在一米以上的位置周长为5.3米,要五六个人才能抱住它的腰身。

思依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2019年,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思依镇管辖,思依镇人民政府驻罐山大道3号。

  思依镇位于阆中市西部,距城区29公里,省道302线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1.4万,现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多年以来,这里山峭风急、十年九旱,素有“小西藏”之称。近几年来,该镇党政一班人以敢为人先的时代勇气,一路攻坚破难,开拓创新,强力推进了富民强镇进程。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6元,比上年增加41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招商引资建场镇

  加快场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思依镇在不新增债务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思维,招商引资推进场镇建设,实现了强镇富民。

  促共识,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召开党委扩大会、村社干部会和“贯彻-,思依怎么办”、“思依新跨越,我为思依作贡献”等大讨论,更新干部群众观念,树立起了“跳出农业抓农业,招商引资促发展”的新思路,激发了全民招商引资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招商员”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发动,先后引资860万元,建起了长2400米的新区街道、两所管理规范、设施齐全的中心幼儿园、三家砖厂、高档次的“林乐酒家”、“怡景山庄”、第一农贸市场、海椒干鲜批发市场。2000年至今,新增场镇面积4.5万平方米,新增居民450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0人。

  多渠道,灵活招商。全镇以“招、引、扶、跟、帮”五字经,引领招商活动。“招”即建好“梧桐树”,吸引“金凤凰”。通过创建文明卫生城镇,加大了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了城镇品位,使前来考察投资的客商明显增多;全面落实小城镇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实行“两让”、“三最”的优质月服务,即:让市场、让口岸,收费最少、办理最快、手续最简。“引”即回引有技术、资金的务工青年回乡办企业、兴产业。“扶”即将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扶持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跟”即对重点项目、大客商只要有信息就落实专人跟踪。投资80万元新建的阆中思依海椒干鲜批发市场,就是因为跟得紧,才没被别人“挖走”。“帮”即以感情招商、诚心帮商、用心留商,落实干部联系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在资金、销售等方面的困难。

  巧借力,依托项目。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当前财政吃紧、无处举债的情况下,对于债务本身就较重的思依镇,发展城镇何其艰难。.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思依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思依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思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