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

老观镇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老观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老观

老观是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管辖的镇,车牌川R,长途区号0817,人口约4.11万(截至2019年),面积12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6个行政村(社区)

老观镇概况

地名:老观镇
隶属:阆中市
行政级别:
区号:0817
车牌:川R
邮编:637400
区划代码:511381111
身份证前6位:511381
面积:120平方公里
人口:4.11万人
人口密度:340人/平方公里

老观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地处阆中市东北部,东与广元市苍溪县接壤,南连石滩镇,西邻文成镇,北接白驿镇,距阆中市城区45千米, 区域总面积120.44平方千米。

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在现老观镇境域置白马义阳郡;1985年,由老观乡改为老观镇。 截至2019年末,老观镇户籍人口为41067人。 截至2020年6月,老观镇下辖5个社区、1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奉国大道西段272号。

截至2019年末,老观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3个。

老观镇历史沿革

原老观镇

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509年),现老观镇境域置白马义阳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以该地始附于魏,故以奉国为名。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奉国县,奉国县撤废,不再恢复。

明朝,置奉谷乡。

清代,为重锦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老鹳乡。

1959年,老鹳乡改为老鹳公社。

1967年,老鹳公社更名赤卫公社。

1971年,赤卫公社更名老鹅公社。

1981年,老鹅公社更名老观公社。

1984年,由老观公社改为老观乡。

1985年,由老观乡改为老观镇。

1992年,龙坪、土垭、西山3乡并入老观镇。

1994年,土垭、西山2乡析出。

1995年,龙坪乡析出。

2005年,土垭、龙坪2乡并入老观镇。

原方山乡

1950年,置柏山乡。

1958年,柏山乡改为柏山公社。

1967年,更名雄心公社。

1971年,更名柏山公社。

1981年,柏山公社更名方山公社。

1984年,由方山公社改为方山乡。

原西山乡

明清朝时期,属重锦乡。

1950年,属岳林乡。

1952年,析岳林乡置西山乡。

1955年,岳林乡并入西山乡。

1958年,西山乡改为西山公社。

1967年,西山公社更名保国公社。

1971年,保国公社更名西山公社。

1984年,由西山公社改为西山乡。

1992年,西山乡并入老观镇。

1994年,由老观镇析置西山乡。

撤并后

2019年10月,撤销方山乡和西山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老观镇管辖。

老观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老观镇因境内的老观场而得名。

文物古迹

老观镇有4公顷的历史街区,古建筑群;有长1000余米的古街。截至2011年末,老观镇有不可移动文物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奉国县遗址、廖家药房、老观粮仓3处。

重大事件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念率领红四方面军在该地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和中共苍溪县苏维埃政府,红三十军军部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等重要机关设置在老观,发动了老观农民暴动、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等战役。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观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川剧、灯戏、民歌、腰鼓、钱棍、金钱板、龙灯、牛灯、舞狮等表演,其中《亮花鞋》《晾衣服》《说春》《牛灯》等歌剧在有中央四台直播,川北民歌《晾衣服》被编入教科书。老观灯戏于2009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观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老观镇地处阆中市东北部,东与广元市苍溪县接壤,南连石滩镇,西邻文成镇,北接白驿镇,距阆中市城区45千米, 区域总面积120.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老观镇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老君山,海拔840米;最低点位于山岔河,海拔400米。

气候

老观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少雨,夏热多雨,秋短天凉,冬冷干燥的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日照时数1067.2小时;降雨多集中在8月。

水文

老观镇境内河道属嘉陵江水系,东河自天回山村流入,由西而东,从石盘子村流出,境内河道长8千米。

自然灾害

老观镇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洪涝、大风等,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11年6月20日,农作物淹没面积200余亩,损毁村道公路1.7千米,房屋倒塌10户,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自然资源

老观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主要是页岩,有石油和天然气。2011年,老观镇有耕地17400亩。

老观镇经济

综述

2011年,老观镇财政总收入1578万元,比2010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810元。

截至2018年末,老观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截至2019年末,老观镇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3个。

农业

2011年,老观镇农业总产值3986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老观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老观镇生产粮食1.3万吨,其中水稻7300吨,小麦3800吨,玉米1900吨。老观镇经济作物以油菜、生姜为主。2011年,老观镇生产油菜800吨,生姜200吨。老观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老观镇生猪出栏4.6万头。

工业

2011年,老观镇有工业企业68家,职工479人,工业总产值为7899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老观镇有商业网点498个,职工521人。2011年,老观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890万元,比2010年增长4%;有农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3092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老观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57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2010年增长5%。

老观镇风景名胜

老观镇有清代粮仓、古院落、古街道、古戏楼、三谯广场、栅子门、君山云梯等景点。

老观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2019年,撤销方山乡和西山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老观镇管辖,老观镇人民政府驻奉国大道西段272号。

  老观镇位于阆中市东北部,距市城区45公里,东通仪陇、巴中,南至阆中、南充,西接苍溪,北上旺苍、广元。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9个社,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0610人,暂住人口1.2万余人,城镇人口4700余人,幅员面积66.7平方公里。有城镇1个,集镇2个,老观场幅射四周十多个乡镇近20万人,素有旱码头之称,是阆中唯一隔日逢场的场镇。

  老观镇于1995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试点小城镇,2004年2月被列为省重点镇;2003年7月被批准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9月16日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老观历史悠久。老观镇为原古奉国县城遗址,史-载,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在此置奉国县至元世至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奉国县,建县历史728年,史-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老观为白马义阳郡,距今有1497年的建制历史。

  老观文化遗存众多。唐宋格局的历史街区、寺堂庙宇,四合院民居等建筑群0.8平方公里,韵味独特,各具风格,十分珍贵。有31座寺堂庙宇旧址,虽遭破坏,但遗存下来的远古气息,实属文化珍存。保存原貌的明清时代8000余平方米的街道民居和众多的革命遗址交相辉映,构成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人类遗产。

  老观红色文化积淀丰厚。老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于1933年在此建立苍溪县苏维埃政府,设置有红30军军部、革命法庭、保卫局、红军医院等重要机关。-率部在老观作战,有著名的“老观农民-”、“夜袭老君山”、“三战鸡山梁”等战役威震川北。有三千多老观人参加红军,绝大多数为国捐躯。迄今有很多烈士遗属和后代,有成长为将军的梁天喜、蒋克诚、李文模、杨青、寇奎甫等一批国家栋梁;有候正方、彭蕴山、冉射屏等为国献身的历史名人,为老观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也涌现了谯元、谯瑛、范百嘉、郑融等显官名爵,为老观历史增添了几分神奇。

  老观民俗文化厚重。老观是川北灯戏的发祥地,称“灯戏窝子”,有中国灯戏在川北,川北灯戏在老观之美誉,清乾隆年间的《苍溪县志》、《顺庆府志》均有记载。1977年南充市政府授予“特色文化之乡”,川北嘉陵公子《竹枝词》“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横生”就是灯戏的真实写照。.

  2021年1月13日,老观镇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名单。

  2005年9月16日,老观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老观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老观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老观镇
也叫老观的地方
老观乡(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