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仪乡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来仪乡行政区划
来仪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管辖的乡,车牌川R,长途区号0817,人口约1.15万(截至2019年),面积2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来仪乡概况
- 地名:来仪乡
- 隶属:仪陇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817
- 车牌:川R
- 邮编:637600
- 区划代码:511324212
- 身份证前6位:511324
- 面积:24平方公里
- 人口:1.15万人
- 人口密度:485人/平方公里
来仪乡,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地处仪陇县北部,东与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接壤,东南与福临乡为邻,南连日兴镇,西邻日兴镇,北接巴中市巴州区观音井镇,距仪陇县城81千米, 区域总面积23.72平方千米。
1950年5月,设来仪乡;1958年,撤来仪乡;1983年,立新公社改为来仪乡。 截至2019年末,来仪乡户籍人口为11509人。 截至2020年6月,来仪乡下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
截至2019年末,来仪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来仪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来仪乡因乡人民政府驻来仪场而得名。来仪场古称黄包石;因清朝时期,县令王者政来该地视察,见对面小山似凤凰飞来,提笔书“有凤来仪”4个字,以后就改为来仪场。
来仪乡建置沿革
1950年5月,设来仪乡。
1958年,撤来仪乡。
1961年,设来仪公社。
1966年,来仪公社更名立新公社。
1983年,立新公社改为来仪乡。
来仪乡地理环境
来仪乡地处仪陇县北部,东与巴中市巴州区茶坝镇接壤,东南与福临乡为邻,南连日兴镇,西邻日兴镇,北接巴中市巴州区观音井镇,距仪陇县城81千米, 区域总面积23.72平方千米。
来仪乡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路口村白合背山顶,海拔668米;最低点位于茶岩村大堰口,海拔470米。
来仪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较少,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湿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年平均29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来仪乡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茶岩河自旱田村流入,由南向北,从国桥村出境,境内河道长6.8千米。
来仪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霜冻、暴雨、地震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来仪乡,来仪乡受灾857户,受灾人口3216人,受灾房间数1630间,其中住房1165间,牲畜圈舍465间,倒塌67间,一般受损1563间。
来仪乡矿产资源主要为页岩,集中分布在东南部。2011年,来仪乡有耕地9500亩。
来仪乡经济
2008年,来仪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767.67万元,财政收入293.8万元,财政支出293.8万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600万元。
2011年,来仪乡财政总收入419万元,比2010年增长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61元。
截至2018年末,来仪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截至2019年末,来仪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2008年,来仪乡粮食总产量7445吨,肉类产量1242吨,生猪出栏11066头。
来仪乡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来仪乡农业总产值62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6.5%。来仪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中药材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兔、家禽为主。
来仪乡工业以酿造、建筑建材业为主。2011年,来仪乡有工业企业4家,职工72人;工业总产值为1934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2万元,比2010年增长9.8%。
截至2011年末,来仪乡有商业网点86个,职工121人。2011年,来仪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800万元。
2008年末,来仪乡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6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来仪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3930万元,比2010年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2310万元。
来仪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仪陇县辖乡。古名黄包石,1952年建来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惠明、黄包、三河、茶岩、国桥、工农、龙虎、旱田、两路、火山、望远11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酿酒厂、农机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棉花、油菜子。养殖猪、蚕、家禽等。.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来仪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