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镇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古楼镇行政区划
古楼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管辖的镇,车牌川R,长途区号0817,人口约3.86万(截至2019年),面积7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0个行政村(社区)
古楼镇概况
- 地名:古楼镇
- 隶属:西充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17
- 车牌:川R
- 邮编:637200
- 区划代码:511325104
- 身份证前6位:511325
- 面积:73平方公里
- 人口:3.86万人
- 人口密度:531人/平方公里
古楼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地处西充县东北部,东邻南部县大堰乡,南接太平镇,西依关文镇,北与南部县毗邻,距西充县城23千米, 区域总面积72.5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户籍人口为38564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现古楼镇境域属东区;1992年,由古楼乡改为古楼镇。 2019年10月,撤销李桥乡和金源乡,划归古楼镇管辖。 截至2020年6月,古楼镇下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下街1号。
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
古楼镇辖区地名信息
古楼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古楼镇因该地处于鼓楼山坳,并建有钟鼓楼而得名。
古楼镇建置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东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古楼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古楼联保改为古楼乡,属二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指导区。
1950年,设古楼乡,属太平区(二区);同年7月,析古楼乡置杜宇乡。
1955年12月,杜宇乡并入古楼乡。
1958年,由古楼乡改为古楼公社。
1967年,古楼公社更名燎原公社。
1981年,燎原公社更名古楼公社。
1984年,由古楼公社改为古楼乡。
1992年,由古楼乡改为古楼镇,李桥乡并入。
1994年8月,李桥乡析出。
1952年7月,由南部县划归县境,属太平区。
1958年,改为李家公社。
1966年,李家公社更名前卫公社。
1981年,前卫公社更名李桥公社。
1984年,李桥公社改为李桥乡。
1992年8月,李桥乡并入古楼镇。
1994年,古楼镇析置李桥乡。
原属南部县流马乡。1950年,流马乡析置金源乡。
1958年,金源乡改为金源公社。
1967年,更名金光公社。
1981年,金光公社更名金源公社。
1984年,由金源公社改为金源乡。
2019年10月,撤销李桥乡和金源乡,划归古楼镇管辖。
古楼镇地理环境
古楼镇地处西充县东北部,东邻南部县大堰乡,南接太平镇,西依关文镇,北与南部县毗邻,距西充县城23千米, 区域总面积72.58平方千米。
古楼镇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较早;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常有夏、伏旱;秋季凉爽,降温快;冬季较温暖,天气阴沉多雾;多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年平均314.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2.3小时;年降水量980毫米。
古楼镇境内无较大河流,仅有小溪沟,较大的有何氏祠溪和鲜家坝溪;何氏祠溪由西向东流入金源,鲜家坝溪由北向南流入大古楼镇。
古楼镇自然灾害为干旱、洪涝,偶有大风、冰雹;干旱年平均发生1.5次,主要发生在4—7月;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6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古楼镇经济
2011年,古楼镇财政总收入298万元,比2010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8万元,比2010年增长5.8%;人均财政收入251元,比2010年增长5.8%,比1978年增长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截至2019年末,古楼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
2008年,古楼镇粮食总产量8257吨,生猪出栏20797头,饲养小家禽畜72634只。
2011年,古楼镇农业总产值4758万元,比2010年增长12.1%。古楼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古楼镇生产粮食28562吨,其中水稻7347吨,小麦7971吨,玉米6097吨。古楼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古楼镇饲养生猪2.4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饲养14万羽,上市家禽9.8万羽。2011年,古楼镇生产肉类1870吨,其中猪肉1387吨,禽蛋560吨。2011年,古楼镇香桃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4837吨。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有商业网点137个,职工185人。2011年,古楼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8.1%;有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个,年成交额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5%。
截至2018年末,古楼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截至2011年末,古楼镇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2亿元,比2010年增长30.1%;各项贷款余额0.1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2%。
古楼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2019年,撤销李桥乡和金源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古楼镇管辖,古楼镇人民政府驻下街1号。
西充古楼镇位于西充东北山区,距县城2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属于中丘中谷带坝地区,平均海拔388米,四季分明,是市级小集镇建设重点镇,场镇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65个社,5843户,总人口19586人,总耕地面积15774亩,其中水田面积6975亩,早地面积.8824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
我镇幅员面积大,森林植被好,土地多,气候温和,适合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水果业以柑桔、核桃为主,其中桃园面积约500亩,其中成片栽植面积达350亩左右,品种以皮球桃、水蜜桃为主,分布在一村、二村、三村、六村、七村、八村、十六村,年产桃子890吨,实现年产值180万元。其中年产值在万元以上的大户有今年面对发展经济需求和市场行情的变化,镇党委、政府下决心在水果业上大做文章,以皮球桃为主要品种,利用退耕还林在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十六村、十七村成片栽植桃树2000亩,逐步建设成为西充县的优质桃园地,集生态环保、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万亩桃花园农家乐,对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品牌包装,将其打入国内、国际市场,成为享誉中外的“充国香桃”。.
2021年1月21日,古楼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2014年7月31日,农业部认定古楼镇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充国香桃)。
桃文化博览园
千古充国,世外桃源。西充县桃文化博览园,地处东经105.53度、北纬30.59度,位于县城北23公里处的古楼镇花庙子、蒲家嘴村,是川东北旅游环线和兰海、巴南高速路上的重要旅游景点。2017年……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古楼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