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扎乡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茶扎乡行政区划
茶扎是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管辖的乡,车牌川V,长途区号0836,人口约4,191(截至2019年),面积1,11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行政村(社区)
茶扎乡概况
- 地名:茶扎乡
- 隶属:甘孜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836
- 车牌:川V
- 邮编:626700
- 区划代码:513328217
- 身份证前6位:513328
- 面积:1,110平方公里
- 人口:4,191人
- 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
茶扎乡,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地处甘孜县西北部,东连四通达乡,南靠扎科乡,西接德格县,北与查龙乡。海拔4000米,东距县城92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476千米,省会成都834千米。 区域面积1109.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4191人。
民国,属下然毛玛部落霍尔麻书土司。1960年,设呷加公社。1968年,更名卫东公社。1978年,更名茶扎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 截至2020年6月,茶扎乡下辖7个行政村。
2011年末,茶扎乡有商业网点4个。
茶扎乡历史沿革
民国,属下然毛玛部落霍尔麻书土司。
1959年,设达通玛区一乡。
1960年,设呷加公社。
1968年,更名卫东公社。
1978年,更名茶扎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茶扎乡历史文化
茶扎乡因乡政府驻茶扎沟而得名。“茶扎”为藏语,意为“盐草丰富”之地。
水淘糌粑
甘孜的水淘糌粑,历史悠久,闻名于康巴。一九九二年,雪山牌糌粑以质、味、色、香四者俱佳等特点受到州内外的好评,正式获得专利权。 水淘糌粑的制作,选用康青3号和其它优质白青稞风干筛好,放入冷水中洗净,晒干,再用热水淘洗,沥干水分趁热装入麻袋密封,保持恒温,放上一夜。第二天,烧好平底大炒锅,揭开麻袋自然会闻到一股酒香味,然后用大碗先撮上一碗河沙倒入炒锅,待沙烧得滚烫再倒入一大碗青稞不停翻炒。炒青稞关键要掌握好火候,不焦不生,出现青稞花后,把河沙筛回炒锅内,炒好的青稞倒在筐内,再放入一大碗青稞,河沙少了又添,如此反复,直至把一袋青稞炒完,待炒好的青稞冷却后,重新筛簸,装入皮口袋,送到磨房,经水磨磨出的糌粑,粉细,色泽洁白、味香可口。
酥油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提炼酥油的方法很简单,将奶汁稍微加温,然后倒入大木桶内,来回上百次的抽打,直搅得油水分离,之后,把浮在上面的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质舀起来装进皮口袋,冷却之后便成了酥油。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许多种吃法,但主要的是用于制作酥油茶。
茶扎乡地理环境
茶扎乡地处甘孜县西北部,东连四通达乡,南靠扎科乡,西接德格县,北与查龙乡。海拔4000米,东距县城92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476千米,省会成都834千米。 区域面积1109.87平方千米。
茶扎乡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的过渡地带。
茶扎乡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特点明显。
茶扎乡境内主要水系属雅砻江水系,有麦玉柯一条河流,境内河道长约62千米。
茶扎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雪、大风、冰雹、低温冰冻等。雪灾每年都有发生,最严重的是2010年雪灾,造成牲畜死亡约2800余头(头、只、匹)。
茶扎乡经济
农业
茶扎乡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2011年,年末存栏牛15504头,马4139匹,羊4390只。
商业
截至2011年末,茶扎乡有商业网点4个。
茶扎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9年置一乡,1960年改呷加公社,1983年更名茶扎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1 15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银多、色须塘、雅绒、夺呷、木通一、木通二、戈柯7个村委会。纯牧业乡,主要饲养牦牛、山羊。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黄金储量。.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茶扎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