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竹篙镇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竹篙

竹篙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管辖的镇,车牌川A,长途区号028,人口约5.05万,面积7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3个行政村(社区)

竹篙镇概况

地名:竹篙镇
隶属:金堂县
行政级别:
区号:028
车牌:川A
邮编:610400
区划代码:510121113
身份证前6位:510121
面积:72平方公里
人口:5.05万人
人口密度:704人/平方公里

竹篙镇位于龙泉山脉以东,县域东南部,沱江上游流域的深丘区,距金堂县城45公里、成都55公里、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50余公里,东与土桥镇相接,南与简阳市的柏林场相邻,西和北与转龙镇的黄桷桠村毗邻,是简阳、乐至、中江、金堂的重要商贸、物资集散重镇,自古便有“小川北路”上要冲之称。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的通知》,竹篙镇已被列入重点发展镇名单,前景可待。

2019年7月24日,竹篙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撤销广兴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篙镇管辖,竹篙镇人民政府驻竹富路6号。

竹篙镇农业建设

坚持“优化调整、提档升级”,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打造以粤系蔬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奋力推进丘区山地万亩粤系蔬菜基地建设,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率先从双流县兴隆镇引进了人称“双双”的西兰花种植销售大户廖双炳、廖双庆兄弟,落户竹篙镇八棵松村发展粤系蔬菜产业,建成粤系素菜种植园区1000亩,并建成标准化育苗基地500亩。2013年7月,与成都人人乐超市签订协议,将成都地区首个有机蔬菜直供基地落户竹篙。围绕这一主导产业,竹篙镇多措并举,不断将粤系蔬菜基地发展壮大。

实施扶贫“双创”,做大产业规模。依托粤系蔬菜这一支柱产业,在相对贫困村金简河村启动建设3000亩扶贫创新创业农业园区。对有劳力、有意愿、无资金、无技术等相对贫困户实行“四免、三保”,为其提供服务场所、经营场地、技术指导、实驯基地,让农户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孵化出一批蔬菜种植能手,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粤菜产业。

整合项目资源,做强产业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选址,整合水利、交通、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项目,在金简河、八棵松、道沟湾3个村启动38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路网”“田网”建设,实现“机能进,物能运”;实施“渠网”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促进粤系蔬菜主导产业成片发展,形成核心示范片。

强化品牌建设,做优产品质量。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绿色防控措施,推动万亩粤系蔬菜基地全面发展绿色有机认证;依托现有“廖双双”粤菜品牌,将竹篙粤系蔬菜打造成为特色知名品牌。

在发展粤系蔬菜产业之外,竹篙镇以金堂大道、竹青路为轴线,因地制宜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带动相关联的特色产业聚集,推动农业点线面串联,建成了以非洲菊、香水百合、杨梅为主的花卉基地和红枫樱花休闲观光园3800余亩,以猕猴桃、水蜜桃、砂糖橘、黄金梨、草莓采摘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16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600亩。

竹篙镇工业园区

坚持以菌乡功能中心、回乡创业中心、乡村振兴中心三大功能中心为指引,积极申报国家产业强镇,形成一二三产业集聚的乡村振兴核心区域。一是以菌乡功能中心为指引,建设中国菌乡融合发展功能区。全力配合中国菌城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起步区建设,完成项目区内拆迁协议签订和土地附着物登记;种植羊肚菌5000亩、油橄榄3000亩。二是以回乡创业中心为指引,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竹篙回乡创业品牌效应,助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已建成回乡创业展厅,回引创业人才入园建企业4家,引导现有47家小微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三是以乡村振兴中心为指引,建设示范区核心。加快推进1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竹篙公社已完成策划和规划,东部组群小环线已进场施工;分类梳理乡村振兴重点项目9大类84个,其中在建项目33个、拟建项目36个、储备项目15个。

竹篙镇社会经济

1、201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其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新引进并落地项目4个,协议引资1.2亿,实际到位资金0.6亿元;服务业增长率10.5%,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13%;培育新经济主体7家;税收收入100万元,对上争取资金210万元。

2、竹篙万亩农业主题公园已完成700吨冻库主体建设;完成种养循环示范园代养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完成2000亩管道铺设;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沟渠15.7公里、蓄水池21口、提灌站10座、道路2.3公里;完成蔬菜育苗中心50亩标准化大棚建设;共建2500亩农企基地,建设食品加工园区企业的原料直供基地;完成羊肚菌研发中心建设,年投产菌种60万袋。

3、完成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竹篙段及竹篙互通道路路基工程,预计年内形成通车能力;完成竹转路改造、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渠道建设;完成110KV变电站、日处理能力1500吨污水处理厂、2座公厕建设;推进竹安路、迎宾街二期A段道路建设;竹篙南北环线、平青云路已进场施工,导航站项目已完成清表,已启动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

竹篙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竹篙镇位于金堂县境内东南部距县城赵镇45公里,东与土桥镇、广兴镇相接,南与简阳市的柏林场相邻,西与高板镇石龙场相联,北与隆盛镇毗邻,是简阳、乐至、中江、金堂的重要商贸、物资集散重镇,自古便有“小川北路”上要冲之称。是我县下五区和连接乐至、中江、简阳等邻县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属于丘陵地貌,幅员面积71.6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10-500米之间。相对高差90米。辖1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5万人,农业人口4.3万人,劳动力3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3万人。镇内有完中1所,初级中学2所,中心校3所,小学9所;有县级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4个,派出所1所,敬老院1所,是全国第一个打工仔回乡创业示范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四川省小城镇重点镇。

  自然资源 竹篙镇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早,夏季炎热,雨季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雨绵绵;冬季结冰少,霜期短,常年平均降雨量815.66mm,蒸发量为541.6mm,无霜期达300天,平均气温17.1℃,全年日照1250小时。竹篙水系分布较为合理,流域面积在0.0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三条,均属沱江水系,资水河流经我镇9.1公里,流域面积0.273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流量3.7m3/s;壮溪河(又名金简河)流经我镇7.7公里,流域面积0.12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流量0.47m3/s;竹篙溪流全长9.1公里,流域面积0.097平方公里。

  社会经济 1、2006年,全镇农业年增长8.6%,农村人均纯收入4370元;工业年增长21%;第三产业年增长17.6%。2、全镇2006年总耕地面积36126亩,人均耕地0.78亩,土质一般为成都粘土,耕种条件好,农业逐步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转向以蔬菜、杂柑、蚕桑等为主;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肉牛及小家禽为主。竹篙镇是我县重要的水果、生猪,是肉牛、黑山羊、食用菌生产基地。3、竹篙镇现有企业和个体户1080家,其中年产值上百万的有8家,主要为建材、建筑及农产品加工企业。4、竹篙镇第三产业发达,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卫生、医疗、防疫及金融保险社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2020年11月20日,农业农村部认定竹篙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食用菌)。

  2014年7月21日,竹篙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竹篙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太乙宫

  太乙宫,清代,位于竹篙镇广严寺社区,仅存1个楼戏台,万年戏台雕刻人物故事,2007年重新修缮,1992年金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竹篙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竹篙镇相关榜单排名

四川省全国重点镇,竹篙排第10名。

竹篙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