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陵街道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行政区划
十陵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管辖的街道,车牌川A,长途区号028,人口约7万,面积2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社区(行政村)
十陵街道概况
- 地名:十陵街道
- 隶属:龙泉驿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区号:028
- 车牌:川A
- 邮编:610100
- 区划代码:510112003000
- 身份证前6位:510112
- 面积:27平方公里
- 人口:7万人
- 人口密度:2554人/平方公里
十陵街道,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地处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西北部,东与西河镇接壤,南连大面镇,西邻成华区保和街道,北接成华区龙潭街道。街道办事处驻地距龙泉驿区19千米。 区域总面积27.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7月,十陵街道户籍人口7万多人。
明属华阳县积善乡,1994年10月,改为十陵镇,2004年10月,改十陵街道。 截至2021年10月,十陵街道辖10个社区、2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十陵下街67号。
2018年,十陵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亿元,比2017年增长6.9%。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3%;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7亿元,同比增长6.6%;三产业增加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05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7元,同比增长8.3%。
十陵街道历史沿革
明属华阳县积善乡。
清宣统三年(1911年),属西河境。
1952年4月,析西河乡置青龙乡。
1958年10月,改青龙公社。
1961年2月,更名石灵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1994年10月,改为十陵镇。
2004年10月,改十陵街道。
十陵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十陵街道因北有“十三陵”、南有“十陵”而得名。
名胜古迹
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五六百多年,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部的十陵青龙湖公园内的正觉山麓前后。二十世纪90年代已建成明蜀王陵博物馆,已将明蜀王陵核心区域包含在内。明蜀王陵以明蜀僖王陵为中心,周边还分布有十余座明代蜀王府诸王及王妃墓群,发掘出的僖王陵和昭王陵规模宏大,附近还有青龙湖湿地和朱熹宗祠。这座王陵发掘于1979年,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蜀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嫡孙蜀僖王朱友的陵寝。2014年1月,明蜀王陵墓群及成都平原史前城址、十二桥遗址、罗家坝遗址、茶马古道、蜀道6处大遗址新列入了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十陵街道地理环境
十陵街道地处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西北部,东与西河镇接壤,南连大面镇,西邻成华区保和街道,北接成华区龙潭街道。街道办事处驻地距龙泉驿区19千米。 区域总面积27.4平方千米。
十陵街道办事处
十陵街道位于成都平原东部,以平原为主,兼有部分浅丘。海拔高度基本在400~500米之间。
十陵街道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为16℃,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年总降水量约为918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降雨最少月份为12月和1月,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冬无严寒,冬干、寡照比较明显,降雪天气较少见。
十陵街道境内有东风渠穿流而过。
十陵街道有农业耕地面积1.4万亩。
十陵街道经济
2018年,十陵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亿元,比2017年增长6.9%。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2.3%;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7亿元,同比增长6.6%;三产业增加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05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7元,同比增长8.3%。
十陵街道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2011年,十陵街道农业总产值24797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8.6%。2011年,生产粮食0.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生猪出栏量4.6万头,年末存栏1.1万头;家禽饲养量12万羽。
十陵街道以铸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十陵街道有工业企业141家,职工9821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末,十陵街道有商业网点1810个,职工5320人;连锁店、大型卖场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红旗互惠等连锁超市已落户境内。2011年,十陵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十陵街道邮政业务总量590万元,其中纯收入237万元。
十陵街道风景名胜
青龙湖公园
十陵街道青龙湖公园北起成洛大道,南至成渝高速,西起蜀王大道,东至绕城高速。面积约10千米,绿化率80%以上。青龙湖湿地蓄水面积1600余亩。青龙湖湿地野生鸟类众多,现已记录野生鸟类211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全球仅有500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雁鸭类棉凫等。
十陵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十陵街道位于成都东三环路两侧,是成都东部新区的核心区域,宜居、宜业、宜人。幅员面积27.38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人,城市化率90%。
生态环境优良。风光旖旎的东风渠、1500亩的青龙湖、10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蓉城市民融入自然,返璞归真的乐园。十陵街道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大气质量和地面水质接近国家1级,是成都市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最好的城区之一。
区位优势突出。距双流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成都火车站12分钟车程,距天府广场10分钟车程,距成铁货运站4分钟车程;区域内道路四通八达,主干道包括成都三环路、外环高速路、成渝高速路、成洛路、成南高速路,形成“两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城区内有东洪大道、十洪大道、蜀王路、灵龙路、龙平路等7条干道。三座共占地1200亩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将三环路、成南高速路、绕城高速路、成渝高速路紧紧相连,成都最大的客运中心十陵客运站,成为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发展基础夯实。供水方面:建有成都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的dn300mm的自来水管体和2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供电方面:建有变电站1座,变压器165台,供电总容量2000万kwh;供气方面:建有供气站4座,供气能力达60万立方/日,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龙星公司相连的长输管网双气源供气;通讯方面:建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5万门,余量充足,无线通讯机站8个,城市ic卡电话覆盖十陵街道区域、信息平台龙泉广电宽带、adsl等服务一应俱全;教育方面:现有大学3所,西南交大成都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新校区、新成都大学已落户十陵或正在建设,另有中学4所,小学7所,幼儿园13所,学校环境优美,师资雄厚;医疗方面:现有综合性大型医院5所;金融方面:现有各类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一应俱全。
发展实力强劲。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亿元,可比价增幅15.2%;财政体制税收86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49元,可比价增幅1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875元,可比价增幅15.5%。
地 址:龙泉驿区十陵街道下街67号
邮政编码:610106
联系电话:028-84600320
传 真:028-84600320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十陵街道人口数量为16万人,位列龙泉驿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十陵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明蜀定王次妃墓
明蜀定王次妃墓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1998年12月成都三环路南一段施工中,于琉璃乡潘家沟村12组地段发现一处大型砖室结构墓葬,经成都市考古队发掘清理,从出土的圹志记载确定,该墓为……
明蜀太监墓群
明蜀太监墓群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墓区占地面积十亩,墓葬方向相同,坐东朝西。墓园大门面阔8.66米,高5.67米,大门至墓室70米,墓葬为2002年搬迁于此,共九座,按南北向一字排……
明蜀昭王陵
明蜀昭王陵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昭王陵建于明正德四年,为明蜀昭王朱宾瀚与其妃刘氏合葬墓,坐北朝南,占地五十亩,由墓塚、墓室及地面建筑构成。现地面建筑已尽毁,墓塚残高5米,底部残径2……
香花寺蜀王陵
香花寺蜀王陵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青龙村5组。1958年,四川省兴建重点水利工程东风渠,由北而南挖渠道,发现了以巨型青石砌为平行并排两列简券拱构成的夫妻合葬大型古墓,-物管理部门派专家考查,确……
明蜀赵妃墓
明蜀赵妃墓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大梁村8组。1978年当地村民挖掘水渠时发现砖室券顶墓一座,成都市文管处随即进行了清理发掘。 该墓为砖室券顶,坐北朝南,通进深13米,内空宽3米余,依次为墓道、……
谢家老房子蜀府陵墓
谢家老房子蜀府陵墓位于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千弓村13组。1987年本区文物普查,在石灵乡双林村3组谢家老房子背后2米外的一处陇岗坡原上,发现有少许明蜀藩陵地面建筑残留遗迹,且寝园地形依稀可辩,面……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十陵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龙泉驿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十陵以16万人排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