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行政区划
洛带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管辖的镇,车牌川A,长途区号028,人口约2.94万(截至2019年),面积4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洛带镇概况
- 地名:洛带镇
- 隶属:龙泉驿区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28
- 车牌:川A
- 邮编:610100
- 区划代码:510112102000
- 身份证前6位:510112
- 面积:43平方公里
- 人口:2.94万人
- 人口密度:689人/平方公里
洛带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位于成都市东郊,面积42.6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408人(2018年) ,下辖6个村、4个社区(2019年) 。
洛带镇是西部客家第一镇,常住客家人口达95%以上。 客家文化是洛带的独特印记,是洛带古镇的灵魂与根基,为洛带经济发展起着牵引带动、核心支撑作用。 洛带镇是成都中法生态园、中德产业园的国际文化交流板块,龙泉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
洛带镇西距成都市区18千米,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千米,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千米、双流国际机场43千米,北距洪安火车站6千米。
2016年,洛带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亿元,景区接待游客52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849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4334元。 洛带镇是国、省、市重要文化旅游城镇,支柱产业是特色文旅产业,年均游客量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十二五”期间实现文旅产业收入55亿元。
洛带镇先后获“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全国文明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最佳人气名城古镇”、“成都乡村旅游田园之星”、“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特色小镇”、“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都非遗特色小镇”等称号。2017年,被国家行政学院列为新型城镇化下、文创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
洛带镇历史文化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禅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洛带”之名最早见于唐末五代人杜光庭《神仙感遇记》所载“成都洛带人牟羽矣”,说明“洛带”之名成于唐末以前。
洛带镇是西部客家第一镇,常住客家人口达95%以上, 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古镇,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 明末清初,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洛带生了根,经历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文化, 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镇及周围的乡民多为广东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 客家文化是洛带的独特印记,是洛带古镇的灵魂与根基,为洛带经济发展起着牵引带动、核心支撑作用。 因此洛带镇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洛带作为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确定了洛带镇在世界的客家文化地位。
洛带镇方言为客家话,洛带人称其所讲客家方言为“土广东话”,与客家方言标准音广东梅州话一致。
洛带古镇有客家龙舞和客家婚俗、客家水龙节、东山客家话以及客家祭祖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客家龙舞
客家龙舞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洛带素有舞水龙祈雨的传统,拥有男子龙、女子龙、娃娃龙等几支专业水龙队伍。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为代表,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客家水龙节
客家水龙节是第五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客家水龙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民俗活动。古时,客家人即在每年夏季以舞水龙祈求雨水和丰收,相沿成习,后随“湖广填四川”带到洛带,并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客家水龙节”。洛带“客家水龙节”自2001年举办以来,有着300余年历史的“刘家龙”,也在最初两支男子龙队基础上,逐步增加了女子龙队、娃娃龙队和板凳龙队。
洛带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为代表,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水龙九节,夏日伏旱,舞水龙是为祈雨。舞龙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水枪、水盆泼射龙,前后追堵。客家人以水为财,泼得越湿,人越旺财,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洛带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会馆”等明清客家建筑群50余万平方米,四川客家家风馆等各类客家展馆祠堂50余个。
洛带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体现了移民文化的丰富、演绎了古典建筑的多彩。
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由入川广东籍移民捐资修建,承袭了客家人的古老建筑风格,是全国保存较完好、规模较宏大的会馆之一。
湖广会馆稳重厚道,是湖广籍移民捐资修建,由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和左右厢房构成,较完整地反映了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馆内设有四川客家博物馆,常年免费举办“中国西部客家民俗文物展”,陈列其中的400余件客家文物、民俗民物以及红色革命成果展示等实物或图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川北会馆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原址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1998年迁建至洛带镇正兴村,为旅蓉川北籍商贾聚会联络据点,现仅存大殿、戏台,戏台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雕花门窗,顶饰藻井。迁建后的川北会馆占地约333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由山门、戏楼、正殿和庭院组成。山门、戏楼房顶为歇山式,正殿为穿逗式架梁,单檐歇山式屋顶,筒瓦覆盖。建筑部位的木雕、石雕刻技精美,为典型的川西神庙建筑风格。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江西馆街,原名“万寿宫”,座北向南,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江西籍客家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捐资兴建,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为清代填川江西人联络据点。江西会馆为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由大戏台、民居府、牌坊、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江西会馆在整体布局和建筑美学方面都颇有价值,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有小戏台,为四川会馆中独有。
三峨山上有红豆木、古柏、松树、桂花、香樟等树种树龄大多在二、三百年以上。其中10余株红豆树最珍贵,据传是客家先民清初入川时从广东带来的红豆种,在洛带镇播种,是客家先民念念不忘原乡的历史见证和寄托相思的象征物。
洛带镇建置沿革
秦灭蜀置蜀郡,洛带属成都县管辖。从秦至唐初,洛带为驿道上的重要驿站。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分成都县东置蜀县,洛带属蜀县。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分蜀县广都置东阳县,洛带隶属东阳县。
北宋皇祜年间(1049年-1054年)的《圣母堂记》里,称“洛带”为镇。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张溥所撰《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有载:“府之邑灵泉,而邑之镇日洛带”;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元丰九域志》(卷七)明确记载成都府灵泉县辖:“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
明洪武六年(1373年),洛带隶属简阳县。明末清初时期,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根。
1955年,定名为洛带区。
1976年,洛带划归成都市龙泉驿区。
洛带镇地理环境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郊,西距成都市区18千米,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千米,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千米、双流国际机场43千米,北距洪安火车站6千米, 面积42.65平方千米。
洛带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
洛带镇林地面积22491亩,林地覆盖率35.33%(丘陵地区林地覆盖率55.6%),绿化率99.6%,退耕还林2222.4亩。
洛带镇经济
洛带镇是国、省、市重要文化旅游城镇,支柱产业是特色文旅产业,年均游客量保持在600万人次以上,“十二五”期间实现文旅产业收入55亿元。2015年,洛带镇GDP突破25亿元,文旅产业收入实现11亿元,城镇综合实力位于四川省乡镇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百强乡镇第八位,文旅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四川省前茅。
2016年,洛带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亿元,景区接待游客52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849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4334元。
洛带镇风景名胜
洛带镇内的洛带古镇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洛带古镇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有“天下客家第一镇”的美誉。洛带景区主要包括洛带古镇核心保护区、金龙湖景区、宝胜原生态客家村三部分,古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一街”由上街和下街组成,宽约8米,长约1200米,东高西低,石板镶嵌;街衢两边纵横交错着的“七巷”分别为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巷、马槽堰巷和糠市巷。镇内尤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带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和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最为出名,是中国古代建筑“大观园”中的一支奇葩,总面积达20000余平方米。
洛带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洛带古镇景区地处“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国际桃花节”主办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作为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确定了洛带在世界的客家文化地位。古镇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事业发展迅猛,老街客家文化景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呈现出“走进历史—回归自然—体验山水”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
洛带古镇景区区位优势明显,西距成都市区18公里,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11公里,距离成渝高速阳光城入口3公里、双流国际机场43公里,北距洪安火车站6公里。成洛路、成环路东西南北贯穿全镇,也是成赵公路、成洪公路、洛黄公路三路交汇处。已开通的219路市区大公交车将洛带与成都市连成一体,30分钟就可到达市中心。全镇辖7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75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71人。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阿斗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
“洛带”之名最早见于唐末五代人杜光庭《神仙感遇记》所载“成都洛带人牟羽矣”,说明“洛带”之名成于唐末以前。北宋皇祜年间(1049—1054)的《圣母堂记》里,已称“洛带”为镇;北宋熙宁7年(1074)张溥所撰,《灵泉县瑞应院祈雨记》有载:“府之邑灵泉,而邑之镇日洛带”;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元丰九域志》(卷七)明确记载成都府灵泉县辖:“一十五乡,洛带、王店、小东阳三镇”。因而,洛带在宋初已成为地区性集镇,实为“千年古镇”。
999年8月9日,《成都市洛带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按照规划,前期通过举办首届“四川客家火龙节”、接待台湾客家文化访问团等活动大搞宣传, 中央、省、市、区有关电视台,省市各大报纸,《中国客家人》、《中华文化论坛》等杂志及“前锋杯”《今日成都》大型异地采访活动都先后大幅报道了洛带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古镇建设情况,洛带镇对外初步树立了“西部客家第一镇”的形象。以“五馆一园”的开发为龙头启动恢复古镇一条街。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洛带镇人口数量为2.5万人,位列龙泉驿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2020年9月,洛带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36位。
2017年8月,洛带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洛带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洛带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9年1月,洛带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8年10月,洛带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洛带古镇
介绍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北部,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也被世人称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洛带古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全镇85%以上都是客家移民的后裔,……
龙泉驿广东会馆
龙泉驿广东会馆位于龙泉驿区洛带镇上街,系清代填川粤人的联络据点,亦即同乡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后失火,烧毁各主要殿堂,仅存大门戏楼及前院坝两边厢房耳楼。光绪九年重修全馆,建国……
龙泉驿湖广会馆
龙泉驿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位于龙泉驿区洛带镇中街。清代填川湖广(今湖南、湖北)人的联络据点,亦即同乡会馆。湖广会馆为全国保存较好的为数不多的湖广籍移民会馆,其内展示的移民文化和客家文化也是……
龙泉驿川北会馆
龙泉驿川北会馆位于龙泉驿区洛带镇。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旅蓉川北藉商贾聚会联络据点。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迁建保护,经专家论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省……
金龙长城
金龙长城,也叫洛带长城,因坐落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金龙镇而得名,它位于金龙湖风景区,是近年新建的仿造长城,长1680米,设有5个烽火台,花费200万元左右。放眼望去,青砖、条石、烽火台;垛口、射……
洛带会馆
洛带会馆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包括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洛带会馆建筑群宏伟壮观,布局考究,既反映移入民原籍的建筑风貌,又结合川派建筑特色,内部构件细腻精巧,各种雕饰图案……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洛带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四川省全国重点镇,洛带排第1名。
龙泉驿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洛带以3万人排第9名。
2019中国西部乡镇综合竞争力50强,洛带排第37名。
2019年度四川省综合竞争力十强镇,洛带排第5名。
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洛带排第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