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聚源镇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聚源

聚源是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管辖的镇,车牌川A,长途区号028,人口约1.30万,面积3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9个行政村(社区)

聚源镇概况

地名:聚源镇
隶属:都江堰市
行政级别:
区号:028
车牌:川A
邮编:611830
区划代码:510181103000
身份证前6位:510181
面积:33平方公里
人口:1.30万人
人口密度:397人/平方公里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聚源镇幅员面积32.74平方千米。聚源镇现有各类企业70余家,其中以建材、光学镜片和木地板为支柱产业。2000年聚源镇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完成税收800余万元,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强镇”之一。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撤销崇义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聚源镇管辖,聚源镇人民政府驻鑫苑街二巷60号。

聚源镇历史沿革

唐代、宋代为古导江县治地,古导江县治在今导江村。“聚源”的得名,因该处位于走马河、徐堰河分水口,为源流聚汇之处;这里地势低洼,泉水聚集,源流不断,故名。”

咸丰年间设聚源心一局,聚源场集市原在导江铺,[元代]于铺西1km处新建集市,取名新场,民国2年(1913)正式改为聚源场 。

三国蜀汉永年即在聚源镇境置都安县,唐朝改为盘龙县、灌宁县、导江县。境内有建于唐代的川西著名“四大丛林”之一的迎祥寺遗址,附近有占地1亩多的落妃池。传说,杨玉环孩幼时喜爱在池边玩耍,不慎落入此池中,后人便将此池取名为“落妃池”。位于聚土路左侧,走马河右侧占地30余亩的画家、艺术家之村已先后有罗中立、尼玛泽仁、李焕民、徐匡、伍明万、刘威、阿鸽、齐加达瓦、戴加林、肖继东、吴晓蓉等国内处知名艺术家入住,国际著名雕塑家郭选昌的雕塑生产厂也在聚源镇境内 。2019年12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崇义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聚源镇管辖,聚源镇人民政府驻鑫苑街二巷60号。

聚源镇经济发展

聚源镇特色农产品:水稻,油菜 。已形成光学原件、电力、水泥及其制品,硫酸、磷酸、磨料、木地板、石英砂的产业。全镇电办资源丰富,有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00千瓦。镇域内公路总长度2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公里。1999年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建有移动和联通移动电话基站,讯号覆盖全镇。有国内外知名有16位艺术家之村。

聚源镇经济目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1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工商税收840.5万元,其中:国税600.5万元,地税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3965元;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

聚源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全镇幅员面积34.2平方公里,辖1717个自然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500余人。聚源镇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全镇境内有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和省道灌温路穿境而过,东距成都市仅40公里,西距都江堰市区仅8公里,是成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阿坝州的主要生活品供给地。聚源镇全年平均气温在15.7ºc,年降水量适中,年均为1234毫米,平均日照1050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全镇有四条河流穿境而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聚源镇现有各类企业70余家,其中以建材、光学镜片和木地板为支柱产业。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完成税收800余万元,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强镇”之一。

  近年来,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共同努力,使聚源镇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按照试点规划,聚源集镇是镇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产品集散、加工为主的都江堰市卫星城镇。聚源集镇的发展规模是:近期(1994年-2000年)人口规模3500人,用地规模0.606平方公里,远期(2000年-2010年)人口规模7000人,规划占地1.55平方公里。 ".

  2020年12月,聚源镇被命名为2020年度都江堰市级文明村镇社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聚源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聚源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聚源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聚源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