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街子镇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街子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街子

街子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管辖的镇,车牌川A,长途区号028,人口约4.69万(截至2019年),面积12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街子镇概况

地名:街子镇
隶属:崇州市
行政级别:
区号:028
车牌:川A
邮编:611230
区划代码:510184109000
身份证前6位:510184
面积:129平方公里
人口:4.69万人
人口密度:362人/平方公里

街子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地处崇州市西北部,东与都江堰安龙镇接壤,南与崇州市元通镇毗邻,西与文井江镇、怀远镇相邻,东北与都江堰市、汶川县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崇州市区23千米。 区域总面积129.33平方千米(原街子镇面积和原三郎镇面积总和)。 截至2019年末,街子镇辖区户籍人口46879人(原街子镇人口和原三郎镇人口总和)。

唐设横渠镇,属青城县。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设街子场。1992年,乡改镇。2004年,上元乡并入。 2019年12月24日,撤销三郎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街子镇管辖。 截至2021年10月,街子镇辖7个社区、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味江大道北段97号。

截至2019年末,原街子镇有工业企业43个,其中规模以上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41个。 截至2019年末,原三郎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6个。

街子镇历史沿革

原街子镇

唐设横渠镇,属青城县。

后蜀广政十二年(949年),设征税院。

后蜀广政十六年(953年),改为永康县,属蜀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并入崇庆州,改为四界镇。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设街子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街子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街子镇,后镇改乡。

1954年,乡改公社。

1959年,与和平、双河合并为上元公社。

1961年,析置街子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2年,乡改镇。

2004年,上元乡并入。

原三郎镇

元设大栅镇。

明属清泉、大乐、孝感3乡和大栅镇。

清属西五甲和北五、六甲。

清宣统元年(1909年),属怀远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二区三郎、古兴、化成3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合并为三郎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镇改乡。

1953年,分为三郎、和平2乡。

1956年,三郎乡并入和平乡。

1959年,与双河、街子2乡合并为上元公社。

1961年,析置和平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2年1月,改为三郎镇。

撤并后

2019年12月24日,撤销三郎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街子镇管辖。

街子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因兵戈扰攘,原本繁华的永康,萧条至仅存沿味江河而建的“河街子”一条小街,就此设场,取名街子场。街子镇因此得名。街子系小街之意。

文物古迹

古老广场

字库,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中秋吉旦。字库旁边是唐求展馆(即唐公祠),原在玉龙桥东岸桥头,因年久失修遭毁。1968年由乡政府牵头新建了仿古祠,其新殿宇比原祠更宽大高耸而古朴,展馆正前方由两个石狮把守。广场中央有四棵千年银杏,间距均匀,径初3.2尺,枝叶茂盛挺拔,甚为壮观。相传为唐求亲手所栽。广场东南角是淡灰色,仿古牌坊,三个门洞中间高两侧低,最高约8米,全宽7米,一字形排列,牌坊上匾两面皆书“青城街子”。由此可进入古街“江城街”,由古街流出的绢绢细流绕广场的东南边流入味江。字库为正六方形,高约20米,红砂石塔基,青砖塔身共五层。字库红砂石塔基呈正六方形,外有护栏,护栏柱及栏板有精美浮雕。上书“字库”两个大字。字库现为崇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典雅街道

江城街,此街经三个古街口及戏台广场直至廊桥(上场口),再往前可到御龙桥东,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朱红色的穿斗圆木结构,木柱木门板、花格木窗全部油漆一新。600米长街全铺整齐的青石板路,本街经营古玩、雕刻、玉器等小店。街子镇类似的古街还有五六条。

壮丽年台

沿江城街至八角井继续向前约10米左拐就是万年台广场。广场端头有新建的仿古戏台“万年台”。万年台中部戏台高大,两侧配廊低矮,后面是又高又宽的石砌观景台,大戏台柱平面布置为内外两层正方形,外层柱12个,为檐柱;内层柱四个,是构成戏台大空间的主体柱。立面造型为单檐人字形坡屋顶,四角起翘。屋脊正中塑精美造型顶,两端塑龙尾,压山脊尾端塑鸟兽花木。四爪角脊塑透空格花,尾部高高翘起。青灰色沟瓦、筒瓦,猫头、滴檐上烧有花纹图案。角梁头雕龙头,檐柱出挑,下有雕花吊墩、角花和伸弓。挂口和丈面方间有格花禾口窗。除戏台正面外,其余三面的外层檐柱间设美人靠。柱身空透。柱立于距地面约1.5米的石台基上。台基正面有红砂石图案的深浮雕。台左后有十二步石阶梯上戏台。戏台木雕为金黄色,黑色衬底。其余檐、柃、梁、柱、美人靠、禾口窗、木地板均为朱红色。两侧配廊平面布置为四开间长方形,地面比戏台低约1.5米,与广场地面相差不多。立面造型为单檐人字形坡屋面,四角起翘,与大戏台的造型相呼应。柱子支撑在石地面上,廊身空透。廊正背两面中间设门洞,其余三面均设美人靠。此外,屋顶有雕花,色彩与大戏台相同。在空透的大戏台及配廊的正背面有一与之同长度,比戏台的台基高一倍多的石砌观景台。立于台上瞭望,挖断山、对面山、味江河、滨河公园、灌溉渠尽收眼底。

仿古廊塔

江城街上场口,有一座横跨灌溉渠的廊桥,它是此街到御龙桥捷径的人行桥,桥头8步石阶上桥面,远看像拱桥,其实是在原有2跨钢筋混泥土板桥上加木廊而成。桥长12米,宽3米,廊平面布置为5开间长方形,立面造型为单檐人字形屋面,四角起翘。屋脊正中塑佛像压顶,脊两头塑龙尾,压山脊尾塑花纹图案,爪角脊尾塑透空格花。屋面盖青色沟瓦、筒瓦、猫头和勾头烧精美图案,角梁头雕龙头,檐柱出挑,下有雕花吊墩、角花和伸弓,挂口和丈面间有格花禾口窗。木柱下端支承于原桥面上,美人靠做护栏,廊身空透全部木雕金黄色,黑色衬底,其余檐柃梁柱、美人靠、禾口窗均为朱红色。

御龙大桥

御龙桥,是一座横跨味江的钢索桥。原建于清乾隆初年,是通往两河乡、泰安乡、青城后山、外山以及凤栖山古寺的重要桥梁。此桥屡见屡毁。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秋再建,当时崇庆州州牧李延壁题名为“御龙桥”。因年久失修,铁索负载过重断裂,后街子乡政府重建新桥,增建了高耸的桥亭。新桥重檐起翘,彩瓦朱梁,古朴壮观,四个石狮子立于四根粗大钢索前面。

唐求广场

街子御龙桥头的唐公祠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隐居之地。据史记载,诗人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后因看破红尘归隐桑梓,昭宗时,王建帅蜀,欲聘唐求为参谋,他拒不受聘,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唐山人”或“唐隐居”。唐求隐居,绝念钟鼎,放旷疏逸,常骑一青牛往来于青城临邛间,访师求道,诵经听琴,往往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以求超脱世间的名利纷争。唐求写诗每有所得,不拘长短随手记下,成诗后即揉成纸团投入随身携带的大葫芦瓢中。晚年卧病,他把诗瓢投入味江,感慨道:“兹瓢倘不沉没,得者始知吾苦心也耳。”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将其打捞上岸,可惜诗稿大多损坏,仅得数十篇,为其书稿十之二三。《全唐诗》收为一卷,计35首半。《唐才子传》称其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词”。唐求的诗多以歌山水、怀友人、赞古寺、豪退隐为内容,深得后人喜爱。为纪念唐求后人修建了唐公祠。唐公祠旧址在御龙桥东桥亭旁边,正殿有唐公塑像,长须席帽,醉眠吟情。殿堂高悬“修到梅花骨亦香”匾额,门两边有对联:“大雅名千古,伊人水一方。”清代立“唐诗人唐求故里”的碑文上有一幅“摩天黄鹤飞将去,入市青牛几时回”的对联。可惜该祠1958年遭毁。为弘扬历史文化,崇州市政府斥资重建唐求广场。重建的唐求广场比原唐公祠大一倍多,占地约3亩,临味江,有四棵高耸如云、枝叶茂盛的千年参天楠木。广场中央靠后是雄伟的唐求石雕像。紧靠其后的是一座新建唐求展馆。

凤栖山寺

凤栖山因山形似凤而得名,其脚下是街子古镇,古寺就隐藏在800多亩的山林中。山门处有一座用石圆柱支撑的古典雄伟的牌坊,匾额刻有“川西第一天”五个大字。穿过山门,经掩映在苍松翠柏的石级而上,在茂林深处便是古寺。古寺在晋、隋时期称“长乐寺”,隋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唐懿宗甲申年(864年)由善无思僧人重建。宋时称“翠围寺”。明初太祖朱元璋幺叔“法仁”在此剃度出家。朱元璋第11皇子朱椿在成都任蜀献王访古寺时,奏禀建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并赐“法仁”法号“悟空”、赐半幅鸾驾、龙凤旂、琉璃瓦房五间和皇锅一对(锅高约1.5米,直径2.1米的铸铁锅),赐大藏经《洪武南藏》经书一部,还赐重修古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赦赐“光严禅院”。清康熙御书赐“光严禅院”匾。古寺分上古寺、下古寺。下古寺保存完好,古寺分庙门、照壁、明月池、洗心池、大雄宝殿、弥勒殿、天王殿、三宦楼、东西厢房、藏经楼、钟鼓楼等部分。下古寺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墨宝。其中藏经楼珍藏有明代刻造的三个宦版中《洪武南藏》的最初版本(又名《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年)赦令南京蒋山寺点校,于洪武三十一年完成,该书是保留至今的印本。上古寺系清代新建,被毁时木色尚新。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修复。今有接引殿、报恩堂、燃灯佛、和飘海观音。大雄宝殿和东西厢房正在修建。上古寺的山坡上安放着明代高僧悟空禅师和开山祖师善思木乃伊的跏跌石塔。悟空塔上有对联:“从今日回头大悟,是浮云过眼皆空。”既将悟空二字联起,又向人们昭示佛经。石塔左前侧有一参天白桷,相传是蛮嬢娘(指悟空)奉皇上之命,从西藏挑来一口可供千名和尚煮饭的皇锅,后将扁担插在此处长起来的。1985年7月,凤栖山寺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街子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街子镇地处崇州市西北部,东与都江堰安龙镇接壤,南与崇州市元通镇毗邻,西与文井江镇、怀远镇相邻,东北与都江堰市、汶川县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崇州市区23千米。 区域总面积129.33平方千米(原街子镇面积和原三郎镇面积总和)。

地形地貌

街子镇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坝区交接部,属半山半坝地区,原川西旅游环线将全镇分为西北部山区和东南部平坝区,山区11.7平方千米,坝区29.48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莲经村二组土地岭,海拔1149.6米;最低点位于忙城村四组,海拔584.9米。

气候

街子镇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温和,冬暖夏凉,春迟、夏凉、秋来早。多年平均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5.2℃,极端最高气温25.9℃。无霜期年平均280~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12.6毫米。

水文

街子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支流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味江河、泊江河、干五里河、环山渠,均汇人崇州市西河注入岷江,其中味江河平均宽120米,自莲经村入境,自忙城村流出,过境长度达8.3千米,年径流量1.6亿立方米,最大排洪量841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街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洪涝灾害年平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7月4日,造成6间房屋倒塌,多处基础设施损坏,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自然资源

街子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1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

街子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原街子镇财政总收入1726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63万元,比上年增长7.8%。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25元。

截至2019年末,原街子镇有工业企业43个,其中规模以上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41个。

截至2019年末,原三郎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原街子镇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7.2%,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原街子镇生产粮食16748吨,其中水稻11530吨,小麦2957吨,玉米1042吨。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为主。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1515吨;蔬菜种植面积4695亩,产量1072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生猪饲养量4万头,年末存栏2.3万头。2011年,原生产肉类3768吨,其中猪肉2803吨,牛肉238吨,羊肉17吨,禽肉355吨;禽蛋950吨;畜牧业总产值7316万元。水果种植面积191亩,产量145吨,主要品种有柑、桔、苹果等。渔业以淡水养殖鱼类为主。2011年,原街子镇鱼塘养殖面积590亩,产量730吨,渔业总产值741万元。

工业

原街子镇初步形成了以家具、木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原街子镇工业总产值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79%。

商贸

2011年末,原街子镇有商业网点1个。

街子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街子镇有一千多年的建置历史,为青城山古镇,著名古县城之一,后蜀广政十六年(公元953年)设永康县,隶属蜀州(治所在今街子场镇),它集中反映了四川省西南山坝结合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积淀;其物产曾经影响过全国的政治、军事。

  街子镇位于崇州市西北群山之麓,东经109度33分,北纬30度49分。东北毗邻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北临青城后山、高尔夫球场,西北毗邻四川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距成都市57公里,距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崇州市23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5公里,距青城山8公里。目前都江堰实施成青路与街子镇接壤,建成后将街子镇至成都车程缩短至30分钟。

  街子镇镇域幅员面积41.18平方公里,西北部山区11.7平方公里,东南坝区29.4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小组,2005年全镇总户数9637户,总人口31538人(其中农业人口28538人,劳动力人口13878人)。镇区人口7600人,城镇公共绿地55亩,人均公共绿地4.5平方米。镇域耕地面积24036.43亩(其中水田面积20567.36亩)。

  街子镇场镇建成区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占地26.5万平方米,古街区现存以江城街为中心的六条街,有着闻名遐迩的名牌效应和深厚典雅的文化内涵,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晚唐著名的“一飘诗人”唐求就生长于今街子唐公社区。街子镇的唐公祠、字库、御龙铁索桥、国家级双河遗址、上元宫、上、下古寺和近7.3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清代川西民居更增添了街子历史文化的神韵。街子镇定位旅游、度假、休闲、居家为一体的具有浓郁的川西风味的特色城镇,是崇州市城镇体系中的二级城镇,对周边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力。

  2007年5月前,街子镇将以古镇旅游特色镇全面对外推出,热忱的街子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街子镇人口数量为,位列崇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街子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街子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朝阳村字库

  朝阳村字库位于崇州市街子镇,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是以字库围栏为界,保护范围外四周15米处为建设控制地带。……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街子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街子镇相关榜单排名

青海省全国重点镇,街子排第22名。

广安十大乡镇,街子排第4名。

四川省全国重点镇,街子排第184名。

崇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街子排第7名。

街子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街子镇
也叫街子的地方
街子镇(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街子镇(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