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南大里乡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南大里

南大里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管辖的乡,车牌晋M,长途区号0359,人口约1.83万(截至2018年),面积6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7个行政村(社区)

南大里乡概况

地名:南大里乡
隶属:夏县
行政级别:
区号:0359
车牌:晋M
邮编:044000
区划代码:140828203
身份证前6位:140828
面积:65平方公里
人口:1.83万人
人口密度:282人/平方公里

南大里乡,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地处夏县北部,介于东经111°15′—111°36′,北纬35°14′—35°18′之间,东隔中条山山脊与泗交镇相壤,南接瑶峰镇,西邻胡张乡、尉郭乡,北连埝掌镇,距夏县城约12千米, 总面积64.88平方千米。

1949年,南大里乡境域属夏县第五区;2000年4月,由埝掌镇析置南大里乡。 截至2018年末,南大里乡户籍人口为18319人。 截至2020年6月,南大里乡下辖10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南大里村。

截至2018年末,南大里乡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南大里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大里乡因乡政府驻南大里村而得名。 相传,大里村距中条山脚三华里有余,习惯称三里远,人们走这段路时,觉得该地的三里比平常的三里长,所以便把这个行政村子称为大里村;又因赵村南河将村子分为南北两个行政村落,便把河南边的村子称为南大里村,河北边的村子称为北大里村。

文物古迹

南大里乡县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赵村古城堡、赵村东岭古城堡、赵村石刻、赵村遗址、南晋风水塔、南晋国槐、南晋遗址、南晋东堡址、南晋古堡址、南晋古城堡、小王遗址、南埝遗址、胡家坟遗址、上董村遗址、南大里堡址、南大里遗址、北大里遗址、北大里关帝庙、郭牛遗址、郭牛古城堡、古垛大队队部旧址、古垛遗址、圪塔遗址、晋阳寺遗址、张果老洞、北晋村分水口、北晋东岭古城堡、北晋遗址、嘉康杰避难处。

南大里乡建置沿革

1949年,属夏县第五区。

1958年,属夏县胡张公社,

1959年,属闻喜县胡张公社。

1961年,属夏县埝掌公社。

1984年9月,属埝掌镇。

2000年4月,埝掌镇析置南大里乡。

南大里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大里乡地处夏县北部,介于东经111°15′—111°36′,北纬35°14′—35°18′之间,东隔中条山山脊与泗交镇相壤,南接瑶峰镇,西邻胡张乡、尉郭乡,北连埝掌镇,距夏县城约12千米, 总面积64.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大里乡是一个有山有川的半山区乡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南大里乡地貌分为四个区域:一是土石山区,即中条山山脊为界的以西部分,亦称前山区;二是倾斜平原区,即中条山前洪积扇裙,亦称小泉小水区;三是黄土丘陵区,包括鸣条岗部分,亦称深井区;四是平原区,包括青龙河冲积平原区。

地质

南大里乡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由老至新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中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遍及,但厚度不大,厚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山下平川地区及边山台地。

气候

南大里乡属于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是零下15.6℃,平均气温13.1℃,相对空气湿度64.3%,最大风速每秒17米;多年平均降雨量595毫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多为西北风,降雨少;6月至9月多东南风,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占全年降雨量60%—70%,年蒸发量为1965毫米;初霜期10月12日前后,终霜期3月底左右,无霜期205天。

水文

南大里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大沟河、赵村南河、南北晋河、小王村沟、水垣沟5条;河流总长度29.8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北晋河,从南至北流经境内马沟村、北晋、南晋、小王、南郭、圪塔、上董等村,长7.2千米; 青龙河自北向南穿越而过。

自然灾害

南大里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连阴雨等;暴雨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7—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2001年8月1日地区,15个行政村遭受了雹灾,受灾人口1.5万人,受灾面积2.9万亩,直接损失571万元,冲毁上董村桥涵一座,损失15万元,造成总损失586万元。

自然资源

南大里乡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石英石、大理石等10余种。2011年,南大里乡有耕地30000亩。

南大里乡经济

综述

2011年,南大里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122元。

截至2018年末,南大里乡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11年,南大里乡农业总产值0.6亿元,比2010年增长25.9%,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3.2%。南大里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南大里乡生产粮食18798吨。南大里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南大里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南大里乡生产肉类791吨;畜牧业总产值0.03亿元。2011年,南大里乡水果种植面积1900亩,产量290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

工业

2011年,南大里乡工业总产值为1.6亿元,比2010年增长86.8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8.93%。2011年,南大里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3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9亿元,比2010年增长36.78%。

2018年,南大里乡工业总产值实现35484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南大里乡有商业网点142个,职工284人。2011年,南大里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0.4亿元,比2010年增长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3亿元,比2010年增长0.2%。

邮电业

2011年,南大里乡邮政业务收入为2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55万元。

南大里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南大里乡是2004年4月由埝掌镇分离出来的一个小乡。国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全镇1 7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1.8万人。

  南大里乡是一个有山有川的半山区乡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青龙河自北向南穿越而过,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石英石、大理石等1 0余种,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产主要有苹果、梨、辣椒、花椒、柿饼、中药材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全乡在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是的发展。在道路建设方面,全乡村村通油路,多数村巷道硬化;在林业方面,主要实施了平原绿化和山区退耕还林两大工程,通过实施平原绿化工程,使南大里乡形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的格局,并逐步向生态园林乡发展;在设施农业建设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巳成为全县最大的日光温室辣椒生产基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逐步形成了日光温室蔬菜、果树、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

  在此基础上,乡党委、政府经过调查论证,制定出了“推进一个调整,实施两大战略,加快三大建设,突出四个重点”的发展规划。推进一个调整: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粮食、果品、温室蔬菜、畜牧为主体的四大支柱产业分布格局。实施两大战略:一是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成全县一流的农业生态乡。加快三大建设:即加快民营企业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突出四重点:即特色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迅速掀起建设民营企业的0。.

  2020年8月26日,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南大里乡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南大里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南大里乡地图

导航去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