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头升乡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阳头升乡行政区划
阳头升是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管辖的乡,车牌晋L,长途区号0357,人口约4,054(截至2020年),面积20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阳头升乡概况
- 地名:阳头升乡
- 隶属:隰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357
- 车牌:晋L
- 邮编:041000
- 区划代码:141031200000
- 身份证前6位:141031
- 面积:204平方公里
- 人口:4,054人
- 人口密度:19人/平方公里
阳头升乡,隶属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地处隰县西南部,距县城约20千米。东接午城镇,南通大宁县太德乡,西邻永和县桑壁镇,北与吕梁市石楼县相接。 行政区域面积204.37平方千米。
1949年,属隰县第一区。1956年,设刁家峪乡。1958年,为刁家峪公社。1984年,复为刁家峪乡。2001年,羊头神村改名阳头升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头升乡常住人口为4054人。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阳头升乡辖10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阳头升村。
2011年,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 2018年,阳头升乡有营业面积超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3个。
阳头升乡历史沿革
1949年,属隰县第一区。
1956年,设刁家峪乡。
1958年,为刁家峪公社。
1984年,复为刁家峪乡。
2001年,羊头神村改名阳头升村。
2001年,刁家峪、后墕2乡合并为羊头神乡。
阳头升乡地理环境
阳头升乡地处隰县西南部,东接午城镇,南通大宁县太德乡,西邻永和县桑壁镇,北与吕梁市石楼县相接。 行政区域面积204.37平方千米。
阳头升乡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大体可分为旱川地、垣地、坡地三种类型。
阳头升乡属较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无霜期为158天。
阳头升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刁家峪河1条,从西北至东南流经境内贺家峪、刁家峪、宋家河3个村,长21.4千米。
阳头升乡经济
2011年,阳头升乡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53元。
2018年,阳头升乡有营业面积超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3个。
2011年,阳头升乡耕地面积56270亩,人均5.6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2267.8吨,人均1211.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
阳头升乡以饲养生猪、牛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20吨;畜牧业总产值2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
2011年,阳头升乡有大型农业机械25万台(辆)。
2011年末,阳头升乡有商业网点34个,职工72人。
2011年末,阳头升乡邮政业务收入2000元,电信业务收入25万元。
阳头升乡风景名胜
隰县阳头升河沟风景区位于阳头升乡东北7公里处。这里一年四季,景景不同,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滑冰。
隰县阳头升乡西上庄,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千年大楸树守护着这里的一切,也见证了小村过去的岁月。该小村子是300名北京知青的第二故乡。
1936年5月1日,罗镇堡战役遗址是由红十五军团团长徐海东率七十三师抗击国军党军、晋绥军尾追的狙击战之处。激战进行两昼夜,歼敌一个营,胜利完成红军回师陕北任务。
阳头升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阳头升乡位于隰县西南部,距县城二十五公里,乡政府设在阳头升村,东接午城镇,西临永和桑壁镇,南通大宁太德乡,北连石楼、永和县,总面积为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17公顷,全乡共辖阳头升、贺家峪、刁家峪、宋家河、千通、西古乡、吾子金、后堰、竹干、居子、下崖底、王家沟、罗正堡、岢岚金14个村民委员会,58个自然村,总户数2396户,9839口人。
全乡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大体可分为旱川地、垣地、坡地三种类型。全乡属较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无霜期为158天。
阳头升乡通有到县城两条共三十四公里的柏油公路,其余各村也都有通车公路,交通比较便利,全乡村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乡,有乡办中学一座,文化办公大楼一座。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阳头升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