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镇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行政区划
金殿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管辖的镇,车牌晋L,长途区号0357,人口约7.39万(截至2018年),面积9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8个行政村(社区)
金殿镇概况
- 地名:金殿镇
- 隶属:尧都区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357
- 车牌:晋L
- 邮编:041000
- 区划代码:141002105000
- 身份证前6位:141002
- 面积:99平方公里
- 人口:7.39万人
- 人口密度:749人/平方公里
金殿镇,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 地处尧都区西南,东依汾河与尧庙镇毗邻,南与襄汾县襄陵镇相接,西与枕头乡交界,北、东北与刘村镇相连。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区政府约10千米。 全镇总面积98.54平方千米。
1949年10月,分属临汾县第六区、第七区。1953年,属临汾县第六区。1983年7月,属县级临汾市。1984年10月,金殿公社改金殿镇。 截至2018年末,金殿镇户籍人口73886人。 截至2020年6月,塔岭镇辖3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金殿村。
2011年,金殿镇农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9.8%。农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总产值达到5.33亿元,比上年下降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 2018年,金殿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
金殿镇辖区地名信息
金殿镇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分属临汾县第六区、第七区。
1953年,属临汾县第六区。
1956年,分属临汾县小榆、金殿、北杜3乡。
1958年,属龙祠公社。
1983年7月,属县级临汾市。
1984年10月,金殿公社改金殿镇。
金殿镇地理环境
金殿镇地处尧都区西南,东依汾河与尧庙镇毗邻,南与襄汾县襄陵镇相接,西与枕头乡交界,北、东北与刘村镇相连。镇人民政府驻金殿村,距区政府约10千米。 全镇总面积98.54平方千米。
金殿镇西部地处吕梁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山区、丘陵、平川、滩涂并存,呈阶梯状分布。主要山脉有平山(吕梁山余脉姑射山分支)、秦王山、龙祠山,境内最高峰姑射山位于寨头村,海拔1093.37米;最低点位于城居村,海拔420.10米。
金殿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汾河、仙洞沟涧河、席坊沟、三圣沟4条。河流总长度为20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汾河,从北向南流经境内东麻册、伍级、杜家庄、城居4个村,长约5千米。
金殿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镁、锰、锌、石料、铝矾土等。
金殿镇经济
2011年,金殿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964元。全镇地区总产值达到5.33亿元,比上年下降22%。
2018年,金殿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
金殿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农业耕地面积41972亩,人均0.6亩。2011年,金殿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50台(辆),生产粮食26575吨,人均420.8千克,其中小麦14325吨,玉米12250吨。
金殿镇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855.5吨;畜牧业总产值2094.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1%。
截至2011年末,金殿镇有森林面积3万亩,有林地面积32366亩,其中防护林5000亩,经济林5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45000株,林木覆盖率38.1%,活立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75吨。
2011年,金殿镇农业总产值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9.8%。
2011年,金殿镇年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7家,职工8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22亿元,比上年下降10%。
2011年末,金殿镇有商业网点500个,职工20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
2011年,金殿镇邮政业务收入5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6万元。
金殿镇风景名胜
金殿镇拥有仙洞、龙祠、龙泉、梅山等旅游胜地。
金殿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金殿镇是由原金殿镇、小榆乡、龙祠乡于2001年3月撤乡并镇后成立的,距城10公里。东依汾河,南邻襄汾县,西接枕头乡,北连刘村镇,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全镇下辖38个行政村。2002年底总户数14969户,人口62255人,人口数量居全区首位。全镇从业人员31730人,其中女劳力15060人,农业从业人员9044人,工业从业人员12016人。309国道横贯东西,临夏公路贯穿全境南北,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镇境内山、丘、川并存。铁、镁、锰、锌等矿产资源丰富。1999年—2002年,镇党委、镇政府以调产为主线,农民增收为目的,带领全镇人民奋力拼搏,务实进取,逐步实现由经济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跨跃。粮食总产量达15348吨,居全区第一位,农村经济总收入66997万元,总费用4879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2849元。
〔农业调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建设一个现代化小城镇,建设三个基地,建设一个经济强镇”的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三大基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逐渐完善了以养鸡牵头的“一条龙”式养殖基地。1999—2002年,全镇狠抓养鸡优势产业,以桑湾村、金殿村、杜家庄、坛地村四个蛋鸡小区建设为重点,宣传发动,鼓励扶持,发展养鸡专业户1500户,蛋鸡养存栏120万只,产蛋远销广东、三门峡等地。同时引进资金200万元,建成金大豆油脂公司(主要供给农户养殖饲料)、蛋鸡孵化公司(主要负责蛋鸡品种更新)、鸡粪加工厂(主要深加工农户鸡粪),现在全镇基本形成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一条龙养殖模式,为以后继续培育其它养殖积累了经验。2、壮大了以药材、经济林为主的特色种植基地。重点以西宜村药材加工厂为核心,大力发展周边村民种植药材,1000亩的药材基地初具规模。在高速路两旁绿化带,山区的荒山荒坡,发展枣林间作3000亩,水稻和莲菜1000亩,花卉苗木2000亩,走出了“潜力产品——特色基地”的经济新路子。3、强化了以焦化、冶炼为龙头的民营企业基地。根据环保要求,全镇采取“关小建大,扶强扶优”的战略,坚决取缔关停“五小”企业,投资建设高科技、环保型、机械化为主攻方向的焦化、冶炼公司。到目前为止,全镇取缔不达标企业达110个,成功投产的大型焦化厂3个,158平方米的冶炼厂7个,大型环保耐火建材厂10个,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局面。.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金殿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