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村镇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行政区划
郑村是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管辖的镇,车牌晋E,长途区号0356,人口约1.50万(截至2018年),面积9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0个行政村(社区)
郑村镇概况
- 地名:郑村镇
- 隶属:沁水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356
- 车牌:晋E
- 邮编:048000
- 区划代码:140521105000
- 身份证前6位:140521
- 面积:93平方公里
- 人口:1.50万人
- 人口密度:161人/平方公里
郑村镇,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地处沁水县东南部,东与泽州县下村镇、大东沟镇接壤,南与阳城县北留镇毗邻,西与嘉峰镇、端氏镇相连,北与胡底乡相邻, 区域面积92.6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4958人。
1949年,属沁水县第六区。1950年,改属沁水县第四区。1960年8月,改名郑村公社。1984年5月,郑村公社改郑村乡。2001年1月,改郑村镇。 截至2020年6月,郑村镇下辖15个行政村。
2018年,郑村镇有工业企业52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郑村镇历史沿革
1949年,属沁水县第六区。
1950年,改属沁水县第四区。
1954年,改属沁水县端氏区。
1956年,属郑村乡。
1958年3月,属夏荷乡。
1958年9月,并入端氏乡卫星公社。
1959年,撤销端氏卫星公社,分设端氏、潘庄、郑村3个公社,属郑村乡飞进公社。
1960年8月,改名郑村公社。
1984年5月,郑村公社改郑村乡。
2001年1月,改郑村镇。
郑村镇地理环境
郑村镇地处沁水县东南部,东与泽州县下村镇、大东沟镇接壤,南与阳城县北留镇毗邻,西与嘉峰镇、端氏镇相连,北与胡底乡相邻, 区域面积92.64平方千米。
郑村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郑村河、湘峪河2条。河流总长度20.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郑村河,从东至西流经境内后河、侯村、夏河、肖庄、常店、许村、轩底、后河8个村,长15千米。
郑村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和煤层气,煤炭储量8亿吨,厚度6米,属兰花煤炭。
郑村镇经济
2011年,郑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663元。
郑村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6790亩,人均1.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007万元,比上年增长9.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0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0025吨,人均1315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等。
郑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551.3吨;畜牧业总产值26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6.9%;截至2011年末,森林面积41900亩,有林地面积42000亩,林木覆盖率35%;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80000亩,产量194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柿子。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0台(辆)。
2011年,郑村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8.3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7.86%。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职工225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4亿元,比上年增长30.09%。
2018年,郑村镇有工业企业52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
2011年末,郑村镇有商业网点88个,职工128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
2018年,郑村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郑村镇风景名胜
郑村镇主要旅游景区有湘峪古城、樊山陈廷敬墓地、王街老母庵等。
郑村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郑村镇位于沁水东南部,东临泽州县,南连阳城倒,西接嘉峰镇,北依端氏镇,总面积85.4平方公里。原名郑村乡,2001年1月改制为郑村镇,时辖26个建制村。2002年撤并村组时,原东王山、桃掌村并入肖庄村、潘节、枣树腰村并入兴德村,下东山村并入湘峪村,原节、任家庄村并入常店村,决坡村并入马头山村。2003年,辖18个建制村,119个村民小组,71个自然庄,3939户,14483口人。耕地面积1794公顷。镇政府驻地肖庄村,距县城72公里。
境内气候温暖,交通便利,平均气温12.2℃,年降水量580.2毫米,无霜期210天。农作物可一年两作,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棉花、芝麻、油葵、薯类等。县道许嘉公路贯通全乡。2003年又投资420万元,修通武安至湘峪5.5公里山区二级油路;投资1216万元修通11条25.9公里通村水泥(油)路。
1986年以来,该镇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先后办起半峪、湘峪、候村、枣坡沟、南河滩等8座村镇煤矿,从而使全镇脱贫致富。近几年来,加大煤矿安全投资,解决了长期困挠矿井安全生产的高瓦斯问题,实行采煤方法改革,提高了资源开采率和块炭率。2003年全镇生产原煤89万吨。工业总产值1.3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上交税收1193万元,人均82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是1986年的10.38倍。
没有条件开办煤矿的纯农业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2003年,全镇大小鸡场13个,养鸡22860只,养羊5660只。同时,积极推行“种子革命”,优种面积达85%以上。粮食总产3815吨,亩均142公斤,比1986年提高29.39%。油料总产437吨。占全县总产量的13%。境内基础设施齐全。村村通电、通水、通公路。16个村通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75%。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8所。初中1所,小学33所,在校学生20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主要旅游景区有湘峪古城、樊山陈廷敬墓地、王街0庵等。.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郑村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湘峪古堡(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湘峪村,原名相谷村。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称“三都……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郑村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