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王街道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行政区划
席王是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管辖的街道,车牌陕A,长途区号029,人口约7.31万,面积5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8个社区(行政村)
席王街道概况
- 地名:席王街道
- 隶属:灞桥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区号:029
- 车牌:陕A
- 邮编:710000
- 区划代码:610111004000
- 身份证前6位:610111
- 面积:51平方公里
- 人口:7.31万人
- 人口密度:1447人/平方公里
席王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地处灞桥区中部、东接蓝田县华胥镇,南依白鹿原接纺织城街道,西临浐河与十里铺街道相邻,北靠灞河与灞桥街道相连,总面积50.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席王街道下辖2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席王街道总人口73122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4.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4亿元,财政总收入8536万元。
席王街道辖区地名信息
席王街道历史沿革
相传唐代王姓族人在此编席为生,故名席王。
1949年,为席王乡,属长安县。
1955年,划归灞桥区,为十乡、十一乡。
1956年,为红旗公社席王管理区。
1960年4月,并入纺织城公社。
1961年4月,成立席王公社。
1966年,改名曙光公社。
1971年,复名席王公社。
1984年,改设乡。
1994年6月,改设街道。
2002年1月,撤销毛西乡并入席王街道。
席王街道历史文化
席王街道文化积淀深厚,有著名关中八景——灞柳风雪和隋唐灞桥遗址、汉文帝霸陵等,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就是从此闻名全国。灞桥桥头的柳巷早在唐代即以栽植柳树闻名,长安人送客至此常折柳赠别。
霸陵是汉孝文帝刘恒和窦太后(西汉孝文窦皇后)合葬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霸桥区席王街办毛窑院村,当地人称为“凤凰嘴”。
霸陵因“因山为陵,不复起坟”,即依山凿挖墓室,无封土可寻。并且史料文献对霸陵的记载也很少,所以,只能根据仅有的记载来推测霸陵的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内建寝殿、便殿等。据记载,霸陵在白鹿原原头的断崖上凿洞为玄宫,内部以石砌筑,并有排水系统,墓门、墓道、墓室以石片垒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计,后来排水系统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门后来被水冲开,墓室结构遭到破坏。霸陵最迟在西晋即遭盗掘,并在当时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2001年6月25日,西汉帝陵(霸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皇后陵系汉文帝刘恒之妻窦皇后之陵。在灞桥区席王街道任家坡村西,西北距霸陵1900米,亦称南园。陵园有围墙,现存西、南墙部分残垣。封土为覆斗形,高19.5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35米;底部东西长137米,南北143米。陵园内发现大量建筑遗存,出土有西汉筒瓦、板瓦和云纹瓦当。园东从葬坑内出土陶罐、彩绘陶罐及马、牛、羊等动物骨骼。陵西1000米处有任家坡从葬坑。
2013年5月3日,窦皇后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灞桥遗址位于西安城东灞河上。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多孔石拱桥。是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长安人送客东行多在此折柳赠别,故又名消魂桥。李白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名句。每逢春季团团柳絮随风飞舞,如风卷雪花,“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1996年11月20日,灞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席王街道地理环境
席王街道地处西安市灞桥区中部、东接蓝田县华胥镇,南依白鹿原接纺织城街道,西临浐河与十里铺街道相邻,北靠灞河与灞桥街道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50.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5.7平方千米,占70.7%;水域14.8平方千米,占29.3%。距区人民政府2.5千米。
席王街道办
席王街道自然资源
席王街道自然资源丰富。从东蒋村至安邸村20多千米的河床,有丰富砂石资源。境内已探明产、霸河地热层58平方千米。据化验,该地热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锶、碘、钾、锌等多种元素;境内有铸造用的型砂,净化用的粘土矿(白头),钻井用的红泥岩(板板土),矿长20000米,厚2米,储量200000立方。
席王街道经济
席王街道辖区有中央、省、市驻地单位近20家,其它企业单位83家,沿街小商业门点183家。
2011年,席王街道财政总收入8536万元。
2011年,席王街道耕地面积9948亩,人均0.1亩。农业总产值达到14.4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9709元。
种植业
席王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席王街道粮食生产551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棉花。2011年,席王街道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40亩,产量230吨;棉花种植面积977亩,产量54吨;蔬菜12304亩,总产量6.6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黄瓜、白菜、白萝卜、冬瓜、菜花、芹菜、大青菜、韭菜、菠菜、大蒜。
林业
水果主要品种有葡萄、猕猴桃、樱桃等,其中葡萄3413亩,产量3085吨。
生产条件
2011年,席王街道有农业机械148台(辆)。
2011年,席王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2011年,席王街道乡镇企业共606家(500万元以上为11个),职工5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商业网点近300个,职工1万余人。已成为省级物流、服装加工城等专业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席王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席王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席王街道办事处距市中心10公里,位于西安市东大门灞桥区中部,北隔灞水与本区洪庆街道、灞桥街道相邻,南与本区白鹿塬狄寨街道、纺织城街道接壤,西隔产河与本区十里铺街道毗邻。
辖区交通四通八达,铁路线陇海线和西康线穿境而过,陇海线灞桥火车站就在辖区柳巷村。西临高速公路、西兰高速公路、纺渭路、华清路、312国道,西安东三环、绕城高速公路、水塘路横亘南北,贯通东西。
境内文化积淀深厚,有 著名关中八景——灞柳风雪、汉、隋灞桥遗址、汉文帝霸陵、地下革命遗址、双十二事变遗址等,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塬》就是从这块钟灵旒秀的热土闻名全国,享誉世界。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供开发。
古长安八水之二水产、灞河在境内流域面积占街道的三分之二,是西安市最大的唯一的天然水域,是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商贸、高科技产业的理想场地。
境内邮政、通讯便捷,商业区及市场遍布全街道,有军大二院、灞桥热电厂、西安第四制药厂、西安市硅酸盐厂、西安汽车配件厂、西安自来水厂等30多家驻地大中型企业和两所重点高级、小学及其两所普通中学和10多所小学,医疗卫生、教育发达,供电、供热、供水便捷,人流量大,是发展工商贸旅游事业的优越地段。
席王街道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塬坡葱郁,川地平坦,日光温室蔬菜享誉西安、葡萄、猕猴桃、樱桃销往全国各地,开发果品加工、储藏、运输、观光农业前景广阔。
席王街道自然资源丰富。从东蒋村至安邸村20多公里的河床,有丰富砂石资源。境内已探明产、霸河地热层58平方公里。据化验,该地热矿泉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锶、碘、钾、锌等多种元素;境内有铸造用的型砂,净化用的粘土矿(白头),钻井用的红泥岩(板板土),矿长20000米,厚2米,储量200000立方。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矿藏开发、地热利用等有着广阔前景。
席王街道办事处将以最优惠的条件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前来考察开发。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席王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