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行政区划
华阳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管辖的镇,车牌陕F,长途区号0916,人口约7,186(截至2018年),面积56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8个行政村(社区)
华阳镇概况
- 地名:华阳镇
- 隶属:洋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916
- 车牌:陕F
- 邮编:723000
- 区划代码:610723114
- 身份证前6位:610723
- 面积:568平方公里
- 人口:7,186人
- 人口密度:12人/平方公里
华阳镇,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东接佛坪县,南邻茅坪镇、八里关镇和关帝镇,西与城固县、留坝县接壤,北靠秦岭北坡的宝鸡市太白县,东、西、北部大片区域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千米 ,总面积567.96平方千米。
华阳镇境内有陕南最大的综合性风景召胜区长青华阳景区1个,省级历史名镇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保护文物单位10余处。
截至2020年6月,华阳镇下辖8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华阳镇户籍人口7186人 。2011年,华阳镇农业总产值达到703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0.72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39亿元。
华阳镇历史沿革
因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坡,山之南为阳,故得名华阳。
秦汉成集镇。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曾设华阳县。
唐天宝八年(749年),更名真符县。
明设华阳里。
清设华阳营并再设华阳县。
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县治撤销。
民国十一年(1922年),再次设立华阳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华阳区。
1958年,成立华阳公社。
1984年5月,改为华阳镇至今。
华阳镇地理环境
华阳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东接佛坪县,南邻茅坪镇、八里关镇和关帝镇,西与城固县、留坝县接壤,北靠秦岭北坡的宝鸡市太白县,东、西、北部大片区域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3.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千米 ,总面积567.96平方千米。
华阳镇人民政府
华阳镇地处秦岭南麓中高山区,地势为北高南低。山地和小盆地相间地貌特征明显,平均海拔1100米。主要山脉有秦岭山系,境内最高峰昏人坪梁,位于秦岭南坡;最低点大河坝位于华阳镇最南端,海拔786米。
华阳镇气候处于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节性变化明显,雨热同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0.5℃。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华阳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湑水河、酉水河及清溪河、坪堵河、西岔河、小华阳河、吊坝河、红石窑河、石塔河、关口河、牛岭河等。最大河流湑水河,汉江一级支流,从北至南流经天星、清溪村等地,境内流长15.2千米。
华阳镇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有种子植物2039种;脊椎动物31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最为著名。
华阳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山洪、滑坡、泥石流、冰冻等。由于山地地形和降雨量充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山洪灾害频繁。2011年7月28日,华阳镇境内突降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到165毫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
华阳镇经济
2011年,华阳镇财政总收入3万元,财政总支出441.51万元。
2018年,华阳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2018年,华阳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66个。
2011年,华阳镇农业总产值达到7030万元,比上年增长31.0%。农业耕地面积9081亩,林地面积47.1万亩。
华阳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华阳镇粮食生产2800吨,其中水稻1085吨,玉米702吨,小麦170吨。
华阳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食用菌、蔬菜等。2011年,华阳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60亩,产量261吨,其中油菜籽209吨,花生52吨;食用菌产量316吨;蔬菜种植面积3096亩,产量9918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豇豆,其中萝卜1041吨,白菜881吨,豇豆746吨。
2011年,华阳镇水果种植面积991亩,产量1550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柿子、桃、梨,其中苹果480吨,柿子220吨,桃90吨,梨80吨。
华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华阳镇生猪饲养量12705头,年末存栏5651头;羊饲养量2235只,年末存栏1072只;牛饲养量552头,年末存栏374头;家禽饲养量3.41万羽,上市家禽1.56万羽;年末蜂箱数1421箱。2011年,华阳镇生产肉类590吨,其中猪肉515吨,牛肉26吨,羊肉18吨;禽蛋114吨;蜂蜜13111千克;畜牧业总产值10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7%。
华阳镇渔业以水产养殖、捕捞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库面积95亩、池塘面积56亩。2011年,华阳镇鱼类养殖140吨、捕捞40吨,实现水产养殖产值276万元;渔业总产值31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华阳镇工业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主。境内有水力发电企业5个。2011年,华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7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3%。
截至2011年末,华阳镇有综合集贸市场1个。2011年,华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13亿元,比上年增长6.7%。
截至2011年末,华阳镇有华阳镇信用社1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6338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各项贷款余额3078万元,比上年增长40.5%,年末人均存款余额8977.34元。
华阳镇风景名胜
华阳景区(AAAA)
华阳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 ,地处秦岭南麓,是陕西省重点打造的旅游项目,属陕西省168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区域。景区融自然生态、古镇文化、红色旅游为一体,由华阳古镇和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成,平均海拔1700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被称为中国“动植物生态资源宝库”。已建红崖沟红色之旅、鸳鸯河野生动物观赏线、傥骆历史文化体验区和龙吟峡生态山水游览区等60处景点。
傥骆道
倘骆道又名党骆道,骆谷道,始通于三国,是穿越秦岭、连通关中与汉中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经由此路至汉中,四川。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古道全长约240千米。
倘骆道是当时的官道,主要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年),魏将曹爽出骆峪伐蜀。甘露二年(257年),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作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川(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华阳古镇北起古塔路,南到船头广场,东水河与西水河交汇处,其核心建筑群包括长600多米的古商贸铺板门街,300余个院落,其自然环境为两水交汇,南北630米,东西208米(窄处77米),形似古船;建造年代大都在清末民初修缮为前店后居式,主题形式风格为明清建筑,是陕南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镇街,有南北杂烩建筑风格。古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勾画出了华阳的八大景观。
“城在山头市在舟”中“城”指的是华阳的古城堡,清时里边建有文武衙门及护城河,“市”便指的是华阳老街;“万家烟火一船收”描述了唐时这条街的繁华景象;“上有宝塔系古舟”的宝塔是指跨过华阳大桥,东水河畔,所建的古塔,该塔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塔高13米,共5层,方形砖塔,塔顶呈宝瓶状,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渐次缩小。第二层以上,每层四面均有佛龛,内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龛40个。该塔惯称镇水塔,因华阳古镇如一条搁浅的大船,在古时东西二河蛟龙作孽,洪水时常淹没农田、房屋、因此将此塔建在古船镇的上方,以似船的桅杆,所以水涨船高,建塔以来,在无数次洪水的冲击下,华阳古镇至今安然无恙,丝毫无损;“下有魁楼锁野渡”说的是在镇南1千米处的酉水河边建有一座魁星楼,抗航、避灾;“石有将军岭卧牛”便说的将军桥头的连山巨石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舵手掌航。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央委员会指示,成立了以程子华为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吴焕先为政委的红25军,实行西进北上于陕甘红军会师的战略转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8日,红25军来到华阳,看到这里山大林深、易守难功,决定建立革命根据地,将司令部设在红石窑村的余家大院内。余家原是红石窑村的大地主,余家大院偏离华阳古镇,静谧隐蔽,便于开会研究问题、进行决策,同时也易于保密。红25军来到华阳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穷人闹革命等活动,留下了院墙上“只要参加红军,穷人才有饱饭吃”的标语。3月15日召开会议,商讨了红25军进一步的行动方向等重大问题,经过研究,决议挥师东征,于19日撤离华阳,前往商洛一带,从商洛到达陕北,于同年9月16日与陕甘红军会师。它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队伍,也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发展地方游击师、组建红74师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新鲜血液。同时与陕甘红军一同为中央红军提供的大量的布匹、物资,使中央红军在陕北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视节目《重走红军路》栏目中,高度评价了红25军长征:没有红25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2011年,司令部旧址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党史教育基地。
华阳古塔
华阳古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华阳镇新上街东隅,东河古渡口旁,塔高13米,共五层,各层塔檐均为跌涩砖砌出,第二层自下而上,逐层收缩并有佛龛佛像,塔顶呈宝瓶状;古塔建于清代中叶,方形实心砖塔,传说为华阳风脉所系,是古渡口旁意想中的吉祥拴船桩,具有佛教历史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价值。
洋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洋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华阳镇华阳街村烟家岭山峁,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为黑色大理石贴面,象征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碑高19.35米,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台阶228级,建造于1988年为砖混结构,其形式风格为方形,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筒瓦。塔式建筑,对塔碑的重点保护范围为以碑为中心,东西各7.8米,南北各10米。
长青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秦岭南坡,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
保护区总面积30平方千米,规划旅游区面积15.5平方千米,北高南低,呈斜面地势。区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千峰竞秀,逶迤起伏,万壑争流、林海苍茫。小气候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蕴集秦岭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之精华,珍稀动植物丰富,有种子植物2039种,脊椎动物248种,大熊猫有80余只,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是当今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大熊猫分布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区内自然景观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物、植物等,以高、寒、奇、险、特为特色。最高峰兴隆岭3071米,是秦岭南坡著名的“九岭”之最。其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和秦岭野生动物的乐园,尤以“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为著称。
华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华阳镇地处洋县北部秦岭中山区,距县城76公里,辖15个村,73个村民小组, 7220人,全镇总面积56100公顷,其中林地48000公顷,河流约6500公顷,耕地557公顷(水田337公顷,旱地220公顷)。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0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35元。山木药材和木耳、香菇、蜂蜜为本地的主要特产。.
华阳景区
华阳景区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四大国宝”——朱鹮、大熊……
长青自然保护区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是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管辖部面积3万公顷,其中旅游景区面积1万公顷……
华阳老街古建筑群
华阳老街古建筑群时代:清、民国地址:汉中市洋县华阳镇保护范围:(1)华阳古街:东、南、西为东西河之间,北至将军桥;(2)华阳城址:城墙以内;(3)华阳街戏楼:东、南、西至外檐,北至外檐以北5……
华阳古镇
华阳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傥骆古道),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古镇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古华阳县县城墙残垣轮廓尚在,宋元时期的华阳镇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文武官员衙门,客栈,当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华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