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镇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滔河镇行政区划
滔河是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管辖的镇,车牌陕G,长途区号0915,人口约8,978,面积38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滔河镇概况
- 地名:滔河镇
- 隶属:岚皋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915
- 车牌:陕G
- 邮编:725000
- 区划代码:610925103
- 身份证前6位:610925
- 面积:381平方公里
- 人口:8,978人
- 人口密度:23人/平方公里
滔河镇隶属于陕西省岚皋县,东与岚皋县溢河镇、花里镇、孟石岭镇相邻,西与岚皋县四季镇相邻,南与重庆市接壤,北与城关镇相邻,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32°11′,东经108°56′。
滔河镇版图总面积381.33平方千米,下辖19个行政村,共11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8978人(2017)。2013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08亿元,山林经济为该镇的主导产业。
滔河镇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5~2640米之间,全镇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滔河镇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28日,滔河地区解放后,划为岚皋县第四区(区公所)。
1950年1月划为岚皋县第五区。
1958年10月更名为滔河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复原滔河区名称。
1966年起更名为卫东区。
1968年9月,成立革命委员会,恢复滔河区名称。
1990年,将滔河区公所分为东坪、漳河、汉河、茨竹、四季河、金淌六个乡。
1996年11月,将原区辖的金淌、茨竹、汉河3个乡合并组建滔河镇。
2002年,东坪乡并于漳河乡,2011年5月,撤漳河乡设立漳河办事处。
2013年10月,原漳河办事处撤并至滔河镇。
滔河镇社会发展
2010年,滔河镇新建了集镇河堤、集镇排污,完成了人行道铺设、绿化亮化和健身器材安装,筹建了1个文化活动中心和48户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
2014年4月,滔河镇筹措资金400余万元进行集镇综合改造。至2014年12月,该镇有休闲广场4个,路灯120余盏,电视入户率达到93%;有固定电话用户781户,移动电话用户6852户,互联网用户212户。2014全年19个行政村共铺设自来水管网95千米。
1996年乡镇机构改革,滔河镇政府下设置综合文化服务站,负责全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活动。截至2014年,滔河镇有文体娱乐活动场所19个,远程教育培训中心20个,成立了广场健身舞蹈队3支、业余篮球队1支、乒乓球队10支,自编自演了10余个地方小戏。
截至2014年,滔河镇境内有滔河九年制学校(包含小学和初中)、金淌小学、漳河小学、滔河镇中心幼儿园等学校。
截至2014年,滔河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下设漳河分院一所,业务用房总面积为2508平方米,有病房15间,病床39张,医护人员30人;辖区内有村卫生室19个,至2014年,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99%,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2013年,滔河镇新建区域性敬老院1所,床位150张,集中供养养农村五保人员140余人。2014年,滔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1人,月人均260余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340余户,730余人,月人均127-157元;70岁以上高龄老人800余人,分别按月领取养老金和生活补贴。
滔河镇地理环境
滔河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东南部31千米处,地处巴山北麓,东与岚皋县溢河镇、花里镇、孟石岭镇相邻,西与岚皋县四季镇相邻,南与重庆市接壤,北与城关镇相邻;全镇版图总面积381.33平方千米,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32°11′,东经108°56′。
滔河镇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5~2640米,最高点东河村十三湾大梁海拔2640米,最低点田垭村徐家河坝海拔505米。
滔河镇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
滔河镇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截至2014年,滔河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矿产资源
滔河镇境内主要矿藏为石煤和瓦板岩,其它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钛、钒、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黄铁矿等。
植物资源
滔河镇境内主要植物资源有山药、生漆、树棕、核桃、板栗、柒籽、橡子、杜仲、七叶一枝花、云木香、厚朴、黄连、半夏等。
滔河镇经济概况
1990-2010年,滔河镇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6万元,农业总产值1.2775亿元,财政总收入5105.68万元,各类支出5105.68万元,各类存款余额2824.6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11.77万元。
2013年,滔河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90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6.043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86亿元,其中新增工业投资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21元,较2012年增长17.8%。
2013年,滔河镇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8283亩,其中完成洋芋高产栽培12693亩;新增林下魔芋2800亩,新增30亩以上示范大户65户;发展袋食用菌150万袋,椴木5000架;养蜂20000箱,培育30箱以上大户350户;生猪存栏17955头,出栏18514头;养鸡存栏22.52万只,出栏11.62万只;新建泡桐林1000亩,新建杉树林2000亩,新建核桃林1000亩、核桃嫁接300亩,改造漆林1000亩;蚕桑发种600张,建设家庭农场4个。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21元,较2012年增长17.8%。
2013年,滔河镇策划工业包装项目11个,到位资金1.192亿元,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9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400万元;新增企业7个,扶持企业4家,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
2013年,滔河镇培育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家。至2014年,该镇有各种商号、店铺116家,其中银行2家,物流2家,小型集贸市场1处,商店38家、医药商店3家,旅馆2家,农家乐7家,餐馆6家,家电专卖、维修2家,理发店2家,各类客、货运输车辆50辆,娱乐场所2处。
滔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滔河镇因滔河贯穿全境,故此得名。
滔河,位于大巴山北麓,陕西省南沿边陲,岚皋县东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8°51′至108°55′、北纬32°00′至32°14′之间。南北长约15.2公里,东西宽约6.2公里,总面积92.48平方公里。南与漳河乡毗邻,北与城关镇为邻,东与溢河乡、花里镇交界,西与四季乡接壤。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坡陡沟峡,自然条件垂直差异较大,最高海拔1740米,最低海拔505米,镇党委、镇政府机关位于柏坪村一组号房,该处海拔676米。全镇辖10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609户5949人。
近几年来,立足实际,按照“镇上三四业,村上两三项,一户一两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村粮经结构,取得初步成效,粮经比例由7:3调整到3:7。全镇大力实施杜仲、厚朴、黄柏、金银花、党参、黄连、天麻等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魔芋、蚕桑、烤烟、畜牧四大产业,积极培植核桃、板栗、生漆三个增收项目,目前,“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2005年,全年发蚕种1600张、种植魔芋2264亩、烤烟484亩、养猪12000头、养鸡120000只,产业创收680万元,人均产业收入1100余元。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14万元,粮食总产3200吨,人均生产粮食500公斤。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镇10个村均建有村级公路,村级公路总里程约40公里,入户率达70%以上;6个村均新修了人畜饮水工程,管堰总长度6.82万延米;9个村的农网改造全部完成,改造农电线路292杆公里;累计改造基本农田1700余亩;农村广播、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60%,无线通讯网络基本实现了零盲区;金淌、汉河两个小集镇已初具规模,镇中心集镇逐步向规范化小城镇发展,继2002年实现集镇路面的硬化后,2005年11月,集镇路灯工程已全面竣工,集镇农贸市场工程业已列入建设计划,正在筹建中。
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全镇计划生育率达95%以上,于2002年通过综合服务镇验收,全面完成了知情选择、村民自治试点工作;4所中小学基础条件、师资配备得到根本改善,教育质量逐年提升,成人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04年,荣获市级“教育强镇”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创省级“教育强镇”;以镇中心卫生院辐射金淌、茨竹、汉河三片的农村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得到完善。.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滔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