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
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行政区划
天目西路是上海市静安区管辖的街道,车牌沪,长途区号021,人口约3.47万,面积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社区(行政村)
天目西路街道概况
- 地名:天目西路街道
- 隶属:静安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区号:021
- 车牌:沪
- 邮编:200070
- 区划代码:310106001000
- 身份证前6位:310106
- 面积:2平方公里
- 人口:3.47万人
- 人口密度:17911人/平方公里
天目西路街道,隶属于上海市静安区,地处静安区西南部,东起南北高架道路、大统路、普善路,与北站街道为邻,南濒苏州河,与静安区相望,西沿沪太路,与普陀区为邻,北接中山北路,与共和新路街道衔接 。行政区域总面积1.94平方千米。2010年,天目西路街道辖区总人口34749人 。
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隶上海县高昌乡。清代中叶始,有江淮等地灾民迁入垦荒定居,渐成村落。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第十四区,次年隶闸北区。1949年6月,属闸北区接管会和人民政府派出人员第二办事处。1991年9月,汉中路街道并入新的天目西路街道。1996年10月,中兴路街道并入新的天目西路街道 。2016年3月,原静安、原闸北区“撤二建一”工作完成,新的静安区成立,始成今之境域 。截至2021年10月,天目西路街道辖12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天目中路749弄53号 。
2011年,天目西路街道完成区级财政税收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3%,辖区有4家银行开设了分行 。
2019年12月16日,天目西路街道入选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名单 。2021年1月17日,天目西路街道办事处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2021年7月,天目西路街道卓悦居居民区总支部委员会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0年5月,天目西路街获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
天目西路街道历史沿革
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隶上海县高昌乡。
清代中叶始,有江淮等地灾民迁入垦荒定居,渐成村落。
清末,形成姚家宅桥(今蕃瓜弄)等自然村。
辛亥革命后,隶属闸北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属闸北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第十四区,次年隶闸北区。
1949年6月,属闸北区接管会和人民政府派出人员第二办事处。
1956年,设立中兴路办事处和广肇路办事处。
1961年,设立中兴路街道。
1962年,设立广肇路街道和汉中路街道。
1964年,广肇路街道更名为天目西路街道。
1991年9月,汉中路街道并入新的天目西路街道。
1996年10月,中兴路街道并入新的天目西路街道 。
2016年3月,原静安、原闸北区“撤二建一”工作完成,新的静安区成立,始成今之境域 。
天目西路街道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天目西路街道因路而得名。清末民国初期为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1943年以浙江天目山命名天目路,天目西路是天目东路的延伸 。
天目西路街道地理环境
天目西路街道地处区西南部东起南北高架道路、大统路、普善路,与北站街道为邻,南濒苏州河,与静安区相望,西沿沪太路,与普陀区为邻,北接中山北路,与共和新路街道衔接 。行政区域总面积1.94平方千米 。
天目西路街道原为吴淞江(今苏州河)故道淤积而成,地势平坦,南低北高,海拔3.4米以下 。
天目西路街道有吴淞江、彭越浦2个水系,水域面积0.08平方千米。辖区西、南傍吴淞江,北部有彭越浦河穿街而过 。
天目西路街道经济
天目西路街道辖区有4家银行开设了分行。2011年,完成区级财政税收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3% 。
天目西路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天目西路街道位于闸北区西南部,东起南北高架、大统路、普善路;西、南沿苏州河,与静安、普陀两区接壤;北接中山北路,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区以铁路为界,划成南北两块。
街道办事处地址:天目中路749弄53号。辖区内有19个居委会,居民19137户,人口569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还有纳入管理的外来人口8413人。2002年,街道被市里授予“文明社区”、上海市“双拥”模范街道、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街道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境内交通发达,铁路上海站坐落其中。长途汽车站有4个,市区公交路线有40多条起始线,30条过境线,并有地铁一号线和轨道交通明珠线。是市区重要交通枢纽中心。辖区内有天目路、恒丰路2条市级景观道路,8座水陆桥梁。另北广场将新建华东最大的长途客运总站,目前已基本完成动迁工作,2年后可望投入使用。闸北区区委、区0等机关部门均在境内。自1999年起,辖区内建成不夜城商业区,有50余幢高级商务商住楼,并有市属、区属、外资、民营企业、外省市驻沪办事机构等约2400家单位,是闸北重要的经济中心。
-企业
天目西路街道独特的地域优势,为街道经济发展造就了十分宝贵的外部环境。中华名牌“全聚德”烤鸭店、地平线手机市场等一批品牌企业加盟天目西经济,构建了街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市政工程、出租运输、都市工业园区新业态的新格局。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本着服务第一、互利互惠的精神,构筑招商引资服务高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招商服务和跟踪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街道辖区内三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72家企业入驻园区。这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均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辖区容貌
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尝试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区城管监察二分队,环卫所等有关部门的作用,对辖区开展规范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使辖区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2002年,不夜城4万平方大型绿地竣工,为地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夜城地区的城市管理已成为闸北区的品牌标志。
-居民问题
街道全面贯彻“-”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解决居民群众各类困难。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南北两块各建造一所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保健、阅读、娱乐等20余项服务项目,使居民足不出辖区,便可得到各类服务。街道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对贫困对象和无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作,保障了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学习型社区
街道以“五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得到市、区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街道制定《天目西路街道建设学习化社区三年规划》,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街道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发动社区单位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铁路上海站、上海隧道交通研究设计院、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单位积极支持创建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社区教育基地,免费为地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教育场地,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
-安全防范
街道在加强安全防范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居民参加治安联防工作,有一支4673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每晚坚持值班巡逻,为居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目前已创建4个市级安全小区,10个区级安全小区。
-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街道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多居民和单位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刘玉瑛等代表的一大批社区志愿者热心参加社区管理和助困、助残、助业的“四助”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区氛围,社区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天目西地区的一大亮点。
天目西路街道上下团结一致,认真学习,贯彻领会“-”精神,以“不夜城新一轮开发”为契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天目西路街道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天目西路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