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上海市>奉贤区

奉城镇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奉城

奉城是上海市奉贤区管辖的镇,车牌沪,长途区号021,人口约22万,面积11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56个行政村(社区)

奉城镇概况

地名:奉城镇
隶属:奉贤区
行政级别:
区号:021
车牌:
邮编:201400
区划代码:310120102000
身份证前6位:310120
面积:110平方公里
人口:22万人
人口密度:2001人/平方公里

奉城镇隶属于上海市奉贤区,位于上海市郊南部奉贤区境内东部。由奉城、洪庙、塘外三个城镇型社区组成。镇域范围东西约11.5公里,南北约8.5公里,总面积109.91平方千米。

截至2014年,奉城镇有常住人口22万,有一个中心城区,2个产业园区和5个社区,有59个村。奉城镇是是奉贤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和居住中心。

镇城境内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河道纵横,水网完整。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奉城镇人文历史

据元代徐硕《至元嘉禾志》等记载,该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来犯时,墩上举火为号,因此得名。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地设青墩盐场,后绿树成荫,改称青林。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筑里护塘后,盐民、渔民群居,渐成村落,青林遂改名青村。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青村城堡御倭,置守御千户青村所。明正德年间,改称守御青村中前千户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时,县署初居南桥,雍正九年迁青村所城,从此奉贤县城一名代替青村所城。民国元年(1912年)县署复迁南桥后,该地为城厢、城市建制,设有县司法署。后设区、镇公所和奉城坊等行政机构,辖区广至今头桥、分水墩、东新市、蔡桥、梁典、周家弄和塘外一部分。

古城筑有城墙。明正德《松江府志》载:“青村城在金山城东一百里,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池广二十有四丈,深七尺余。城门四,上各有楼,外各有月城楼四,敌台十有一,箭楼二十八”。清光绪《重修奉贤县志》载:“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雉堞一千七百六十六。旱门四:东曰朝阳,西曰阜城,南曰镇海,北曰拱辰,其上各有丽谯。入城皆陆地,故无水门;外有月城四座,窝铺一百三十座”,县署,清雍正十年(1732年)起建,有照墙、仪门、大堂、二堂、燕室及牢狱等。文庙,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有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东附建学署等。言子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有头门、道南学舍及附惜字局等。肇文书院,清嘉庆十年(1805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讲堂及文昌阁等建筑。城隍庙,明洪武十九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歌台、大堂、二堂、寝宫等。万佛阁,明化建,有大殿、楼阁等建筑,环垣踞堞,戍楼屏前。此外,还有魁星阁、同善堂、先农坛、武庙等明清古典建筑。

奉城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子游曾到此,故名。

民国26年(1937年)11月,奉城遭日军炮轰,古建筑精品县署、文庙、学署、书院及部分城垣毁于一旦。

奉城是该县早期共产党地下活动中心。土地革命期问,中共党员刘晓、李主一等在潘公祠内创办曙光中学,建有中共曙光中学中心支部、中共浦东县委和共青团组织,民国17年(1928年)被当局查封。

奉城镇建制沿革

奉城西部(即高桥一带)地区,在唐代初年(613年)成陆,北宋皇佑年间(1052年~1054年)修筑吴及海塘,后称里护塘。

北宋元丰年间,今奉城地区已有青墩(后改青村)盐场。场署设东皋,居塘内侧。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渐成集镇,易名青村。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大将汤和督筑青村堡(即奉城)防倭寇,翌年设青村千户数。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华亭东南境设立奉贤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县治设在奉城(今镇东街影剧院地址)。

民国元年(1912年)县治西迁南桥,奉城设立县治达181年,后成为城镇建制。

1986年5月16日,奉城镇正式成立。至此,在奉城的历史上,再度以镇的称谓与建制出现在东海之滨。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奉城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奉城镇中心坐标为东经121°39′30″,北纬30°55′00″。距治南桥镇17千米,距上海市区56.70千米。地势平均高度为吴淞零上4.20米。奉城镇东邻洪庙镇的洪西村、洪南村、协新村、同心村;南以人民塘为界与燎原、五四农场相望;西南与塘外镇的胜利村、海民村、护海村连接;西以航塘公路为界与青村镇的唐家村毗邻;北与头桥镇的幸福村、红旗村、陆桥村接壤。总面积109.91平方千米。

地势地貌

奉城镇境内地势呈浅碟状,滩涂向南不断延伸,海塘东西绵亘,形成了该镇主要地貌特征。古海塘——里护塘(现已辟为川南奉公路和奉柘公路)从镇西南的灯民村进入镇境,逶迤穿过南街、城东、东门、白衣聚,东入洪庙镇域。

气候特征

奉城镇属中纬度地带海洋性气候。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多吹湿热的东南风和闷热的西南风,高温日历年仅10余天,但从90年代后期起略有增多;秋季先湿后旱;冬季寒冷干燥,常刮干冷的西北风,但严寒不长期。

奉城镇经济

综述

2010年完成现行价工业总产值102.96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0%;各项税收收入完成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7%;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亿元,比去年增长11.1%。

第一产业

2010年水稻平均亩产590公斤,总产量达到1.524万吨,均创历史新高。认真做好蔬菜安全监管,设立53个联组户、与2200多户农户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完成蔡家桥、东新市、北宋、洪西等4个村共2424亩蔬菜设施基地建设。建设洪西村、塘外村等4个为农综合服务站,开设永民村、北宋村两家田头超市和蔡家桥村、联民村两所田头学校,成立了甜油桃和滕丰葡萄田头研究所。新建专业合作社5家,累计已建立了43家。完成农业产值8.41亿元,比2009年增长8.13%。

第二产业

2010年完成现行价工业总产值102.96亿元,其中,规模企业完成产值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0%;完成塘外化工区调整工作之后,完成了7家“三高一底”企业的调整工作,其中6家企业已停止生产,1家企业调整了产品。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内5家企业资产评估和职工人数的核准工作。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6.4%,居全区首位。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总投入资金达1.84亿元。完成企业专利申报140 项、科技项目申报20 项、农业科技项目申报3项。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注重企业诚信建设,17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第三产业

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增长17%。小税源征收完成589.5万元。上海海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顺利开业,已有820多户经营户落户。上海箱包城转制转型为上海祥奉钢材市场。改造洪庙、高桥农贸市场,加强各农贸市场周边的管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奉贤县委旧址、万佛阁、洪福寺和兰布拉景观公园等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

奉城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奉贤县辖镇。1958年建奉城公社,1984年置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3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辖灯民、高桥、陈桥、八字、路口、觉民、久茂、爱民、永益、共耕、启民、太平、一致、东门、城东、南街、奉城、北门、白衣聚19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棉花、大小麦、油菜子、西瓜、蔬菜,兼产肉猪、肉鸡、食用菌,奶牛饲养居全县之首。乡镇企业有旅游箱包、服装针织、食品餐具、文具玩具、玻璃制品、五金机械、汽车配件、建筑建材、电子电器、电镀化工、木雕竹器等行业。“奉城木雕”源于古老的民间艺术,备受国内外艺术家赞赏。.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奉城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奉城镇地图

导航去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
也叫奉城的地方
奉城村(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