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台镇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元台镇行政区划
元台是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管辖的镇,车牌辽B,长途区号0411,人口约4.04万(截至2018年),面积15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元台镇概况
- 地名:元台镇
- 隶属:瓦房店市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411
- 车牌:辽B
- 邮编:116000
- 区划代码:210281117
- 身份证前6位:210281
- 面积:150平方公里
- 人口:4.04万人
- 人口密度:269人/平方公里
元台镇,隶属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地处瓦房店市东部,东与普兰店区莲山街道为邻,南与普兰店区大谭街道相邻,西临岭东街道,北与瓦窝镇毗连,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50平方千米。
1961年,成立新金县元台公社。1985年,改新金县元台镇。1992年,改属普兰店市。 2013年1月8日,将原隶属于普兰店市的元台镇划归至瓦房店市管辖。 截至2018年末,元台镇户籍人口40398人。 截至2020年6月,元台镇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前元社区339号。
2011年,元台镇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 截至2018年末,元台镇有6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110个。
元台镇历史沿革
1961年,成立新金县元台公社。
1985年,改新金县元台镇。
1992年,改属普兰店市。
2000年10月,普兰店市大田镇划归元台镇。
2013年1月8日,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大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辽政发〔2012〕169号)要求,将原隶属于普兰店市的元台镇划归至瓦房店市管辖。
元台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元台镇因由明代所建的圆形烽火台名元台而得名。
元台镇地理环境
元台镇地处瓦房店市东部,东与普兰店区莲山街道为邻,南与普兰店区大谭街道相邻,西临岭东街道,北与瓦窝镇毗连,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50平方千米。
元台镇地处丘陵地带,属长白山余脉,地势东高西低,坡度较缓,最高海拔420米。
元台镇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4℃。
元台镇境内有大沙河,从北向南流经境内何屯、后元、前元、吴窑、八家、潘屯、利兴、陶家等村(社区),长18千米,年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另有鞍子河,年均流量0.3立方米/秒。
元台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雹、台风等。
元台镇经济
2011年,元台镇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
截至2018年末,元台镇有6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110个。
元台镇的农业发展以种植和畜牧业为主,形成温室大棚蔬菜和大棚桃子生产的特色产业,以利兴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龙头,带动全镇温室蔬菜生产发展。
“利兴宝”蔬菜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被评为辽宁省名牌农产品。温室反季桃以大王棚桃基地为龙头,“大王牌”桃2004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同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园区亦被列为辽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2011年,元台镇有耕地面积8.4万亩;林地面积5万亩。
元台镇的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3万吨。
元台镇形成以加工、制造、建材生产、仓储、物流、运输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元台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元台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职工1738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元台镇风景名胜
白云观庙
白云观庙坐落在元台镇二陶村以北白云山上。它属长白山山系余脉,因山势高峻险要、云雾蒸腾、白云龙置而得名,主峰海拔422米。这里群山环抱、苍松古柏、亭台危楼、灌木丛生、风景秀丽,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元台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元台镇位于大连瓦房店市东部,西与瓦房店主城区相邻,北依瓦窝镇与沙包镇,东接莲山镇与大谭镇,南与普兰店区丰荣办事处、铁西办事处为邻,属市郊型乡镇。辖区总面积152.8平方公里。粮食播种面积2902公顷,果树面积610公顷,森林面积3812公顷,水域区划面积318.3公顷。辖何屯、八家、大王、二陶、前元、后元、利兴、田家、陶家、吴窑、潘屯11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415户,总人口42812人,其中农业人口39419人。
沿革
1958年设沙河公社,1983年更名元台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79.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前元、大八家、杜沟、二陶、大赵、大王、大店、何屯、后元9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大田镇,并入元台镇。2002年,镇政府驻前元,人口4.35万人。2013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元台镇由普兰店划归于瓦房店市管辖。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元台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