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集镇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行政区划
姚集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管辖的镇,车牌苏C,长途区号0516,人口约8.82万(截至2019年),面积16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6个行政村(社区)
姚集镇概况
- 地名:姚集镇
- 隶属:睢宁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16
- 车牌:苏C
- 邮编:
- 区划代码:320324113000
- 身份证前6位:320324
- 面积:168平方公里
- 人口:8.82万人
- 人口密度:525人/平方公里
姚集镇,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下辖镇,位于县域北部偏西边缘,距县城约30千米,辖域总面积167.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姚集镇下辖7个居民社区和2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郭卢社区。截至2019年末,姚集镇常住人口为8.82万 。
姚集曾名姚集寨、姚家圩等,早在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就有人在此定居,姚姓居多,起集,故名。明代初,属青羊社,后属大村社。1949年,归睢宁县。1957年9月,姚集乡组建 。2000年,撤销姚集乡、张圩乡、刘集果园场,合并设立姚集镇。境内古黄河从东向西九曲十八弯达35千米 。姚集镇东有251省道,西有271省道,中有324省道。著名旅游景点有房湾湿地公园。
2018年,姚集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亿元,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852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增长9.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34.3:31.8:33.9 。
姚集镇辖区地名信息
姚集镇历史沿革
姚集镇历史悠久,早在秦朝古黄河沿岸和张圩山区就有人迹,早在五帝时期,该地区就有先人群居于依山傍水之地。宋代之前其山区东南地域多为湖荡草甸,后受黄河连年决口水患之影响,湖荡草甸即被大量的泥滂覆盖淤积,自然形成大面积的沙碱滩涂,给人居耕种提供有利条件。
明代初,姚集地区为青羊社。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划归大村社。
民国元年(1912年),黄河以南属龙河市,黄河以北归河北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为姚集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睢宿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铜睢县。
1949年,归属睢宁县。
1957年9月,撤区并乡,更名为姚集乡。
1958年,成立姚集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乡制改称姚集乡。
2000年,撤销姚集乡、张圩乡、刘集果园场,合并设立姚集镇。
姚集镇历史文化
早在东汉末年,下邳南黄河南岸就有姚姓人家居住。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孙坚为下邳丞,得次子孙权时,孙权母亲爱吃的豆腐,就是御膳房大师从黄河南岸姚家圩村一姚姓家中购买的。 当时下邳城南的黄河堰下,是一片大面积的茅草荒滩。居住在这里的姚、吴、孙、程、林五个姓氏十多户人家都是从外地迁来的移民,鉴于姚姓一户是三世同堂较为完整的家庭,并有一位60多岁的年长者非常正派,经常爱做善事,乐于团结大家,其家庭实属本分人家。其他姓氏的居民在姚家的影响之下,也就自然地称之此地为姚家庄。后因黄河连年决口泛滥,为防黄水冲淹灾害,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便在村庄周围挖沟排水筑圩,后来,便自然称呼此地为姚家圩。
明朝年间,佛教盛行。姚家圩也建立了一座小型寺庙,内置佛祖塑像,每逢初一、十五,农家人都要来这里烧香叩拜,以求佛祖保佑,免遭连年泛滥的黄水灾害。随着信教求佛的人们逐年增多,这里又规定每年农历四月四日为姚家圩庙逢会日。有庙会,就有商贾云集。因该地荒草面积大,老百姓多以饲养骡、马、牛、羊为业,庙会是日又多以交易大家畜为主,人们又将姚家圩庙会称之为“骡马会”。后来,庙会之后,仍有做小生意的人长期在此地经营,又有一林姓商人在此圩堰上设立一处经营花生行市,并征求商人意见,规定每年农历三、八、五、十为逢集日,长此以往也就自然称之为姚家圩集了,清朝初年又简称为姚集。
清咸丰十年(1860年),姚一体再次领筑姚家集圩,主要是加固增高圩坝,周长扩大到1386米,进一步保证了汛期集市安全。宣统年间,姚集圩曾更名为姚集寨。
双孤堆
姚集镇境内的“双孤堆”古墓葬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双孤堆”为一大一小两座土墓,大墓在西,直径80余米,墓高22余米;小墓在东,直径50余米,墓高15米。两墓相距约200米 。
季札挂剑
“挂剑台”此原遗址位于该县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黄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镇清水畔水库西侧),是明清乃至更早时期睢宁县一处较为著名的历史古迹。
姚集镇地理环境
姚集镇位于睢宁县北部偏西边缘,东接庆安水库(庆安镇)、古邳镇,南临庆安镇、王集镇,西界王集镇,北与邳州市占城镇和铜山区伊庄镇接壤,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17°84′,北纬34°07′,总面积167.8平方千米 ,位居徐州市第一。
姚集镇政府
姚集镇东部古黄河流域为平原,黄河以南为黄缓冲低洼盐碱地带,黄河以北为红粘土高亢地带,西部以蛟龙山向西延伸属山区 。
姚集镇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每年平均气温为14℃,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日照平均数为239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全年10℃以上植物生产季节为216.7天,年平均降水量为910毫米,6月到9月汛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0%。全年无霜期为217天 。
姚集镇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春旱,导致沙碱地尘土飞扬,特别是来自东南方向的干热季风,更是在田农作物枯萎伤根的大敌。夏涝时节会出现暴风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导致各年份季节均有轻重不等类型各异的农作物病虫害发生 。
姚集镇自然资源
姚集镇总面积167.8平方千米 ,可耕地面积12万亩,山区面积4.4万亩,总水面3.39万亩。
姚集镇北边的低山丘陵中有大理石、石灰石、磷矿、工业烧碱、钛铁矿石、白银盐矿石、金属镁等矿产资源。
姚集镇经济
2018年,姚集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6亿元,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852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增长9.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例34.3:31.8:3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规模工业销售收入7.50亿元 。
2018年,姚集镇农业机械总动力78500千瓦,土地机耕面积11.46万亩,水稻机插秧面积1.76万亩,小麦、水稻机收面积13.63万亩。有石碑村加旗养猪合作社、新安村银衫养鸡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241个,带动农户3840户。2018年,姚集镇完成土地流转26000亩,300亩连片经营共36000亩(含以前年份流转土地),农田托管36000亩。全镇生猪饲养量7.2万头、羊1.3万只、牛1100头、家禽134万羽、鱼1280吨 。
20世纪90年代,该地逐步发展乡村工业。同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走公有民营之路,推动私营企业的发展。1994年,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其中私营企业产值达4300万元。具有120台立缫机的乡办缫丝厂,年产值达1000万元。乡办丝绵厂生产的丝绵被,通过台湾客商已打入中国香港地区、日本、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乡办丝织厂可实现茧,丝、绸生产线。乡办造纸厂,年产优质瓦楞纸达3000吨 。2018年,姚集镇共招商引资项目8个,完成合同引资额20亿元 。
2018年,姚集镇根据古黄河综合开发产业整体规划,将姚集“山水古河”四大优势资源融入古黄河开发,在古黄河东段重点发展油菜等经济观赏作物,在古黄河中段大力打造房湾湿地旅游度假区,在古黄河西段发展花生、果树,全镇初步形成了以房湾湿地观光旅游为引领、优质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 。
姚集镇风景名胜
房湾湿地公园
房湾湿地公园坐落于江苏省睢宁县姚集镇古黄河中段,民俗有“黄河一路十八弯”之说。古黄河流经姚集镇中段时在一处转弯,后迁居此处房氏人家居多,故名房湾 。房湾湿地度假区规划一心一带五区,一心即房湾湿地景观核心,一带即古黄河湿地风光带,五区分别为黄河古镇区、万亩百香果园区、梦幻童话村、智慧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区 。
姚集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我镇地处睢宁县的西北部,全镇总人口98963人,辖34个行政村,一个国营场圃,35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25.2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万亩,山区面积4.4万亩,总水面3.39万亩。黄河故道70华里横穿境内,全镇已形成东部板材、西部矿采、中间林、桑、果、蔬等产业带的生产格局,区域资源优势突出,交通便捷。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镇农业结构基本形成了以林桑果为主体的产业模式。我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小我大”的方针,向产品质量和规模上要效益,将我镇的主导产业做强做大。目前,我镇优质梨面积已达5000亩,蚕桑面积达10000亩,意杨林面积2.5万亩,完成绿色通工程建设100公里。养殖业在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波尔羊、苏太猪和特种水产品养殖业在我镇都得到迅猛发展,梁山、清水畔水库的大闸蟹养殖已实现年纯收入250万元。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市农科院在镇镇扶贫的机遇,与他们合作建设了以龙王路沿线为中心的小麦、大豆育种基地;以程刘、高党为中心的种桑、养蚕、种植食用菌专业村;以石碑、刘集、张尹为中心的水果生产基地。这些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也就通过这些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优化才使的我镇农业生产在灾年不减收的好成绩,为我镇全面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打下了坚定的的基础。.
2020年9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姚集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姚集镇榜上有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姚集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