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集镇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行政区划
魏集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管辖的镇,车牌苏C,长途区号0516,人口约7.70万(截至2019年),面积13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7个行政村(社区)
魏集镇概况
- 地名:魏集镇
- 隶属:睢宁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16
- 车牌:苏C
- 邮编:
- 区划代码:320324114000
- 身份证前6位:320324
- 面积:130平方公里
- 人口:7.70万人
- 人口密度:592人/平方公里
魏集镇,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下辖镇,位于睢宁县东北部、徐州市东南部,距县人民政府约12千米 ,辖域面积130平方千米 。魏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境内土壤多系两合土。截至2019年末,魏集镇下辖6个居民社区和20个行政村,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陶河社区 。
清乾隆年间,魏姓父子迁此经商,形成集市,故名魏集。新中国成立前,属魏集区。1957年,设立魏集乡。2000年,撤销魏集乡、浦棠乡,合并设立魏集镇 。境内505省道、324省道、皂伊线穿境而过,古黄河、徐洪河横贯东西南北。魏集镇是省级特色农业镇、省农业科技百强镇、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省农业示范区,素有“西瓜之乡”、“意杨之乡”等称号 。
2019年1月—11月,魏集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 。
魏集镇历史文化
魏集是魏姓父子迁至此处,形成集市,故名魏集 。
魏集镇共有3个集市,分别是魏集、浦棠、王圩 ,集市大小属魏集最大、王圩最小。魏集在农历二、五、七、十逢集,浦棠在农历一、三、六、八逢集,王圩在农历二、四、七、九逢集。
魏氏古槐
魏氏古槐植于明末。据传,魏姓祖上逃难到此地定居,带槐豆下种,东北至西南方向上每隔600米有1株,共计3株。东北边上树干直立称为“龙头”,中间树干旋转生长为“龙腰”,西南树干卧生为“龙尾”。“龙头”仅存枯干,已许多年未发芽,“龙尾”被龙卷风刮倒死亡,仅有“龙腰”独立街市,故魏氏古槐又称“龙腰” 。
叶场围困战纪念碑
民国32年(1943年)8月12号,为粉碎日军占领邳睢铜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发动了叶场围困战,经过7天7夜苦战,迫使敌人缴械投降,显示了军民合作、并肩战斗的强大威力。为纪念这一战役,魏集乡于1994年4月18号在叶场小学院内树立起了“叶场围困战纪念碑”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了碑名 。
魏集镇建置沿革
魏集历史悠久,元代属竹城社,明代属高景乡陶河社。
清光绪12年(1886年)承袭明制,睢宁县设4乡、2镇、34社。魏集分属5社所辖,东部属陶河社,南部属水南社,西部属竹城社,北部属木社和桃源社,其分界线呈五角形分布,相交于魏集街东北角。
民国元年(1912年),睢宁县改为4市13乡,魏集属陶河乡。
民国19年(1930年),睢宁县设8个区,以魏集为中心建立第八区(魏集区)。
新中国成立前,睢宁县区划进行大规模调整,魏集政区扩大,全县设8个区,朱海区撤销,朱海北小部分地区划入魏集区,姚集区、龙集区撤销,东小部分地区划入魏集区,全区形成由宿迁市王官集至古邳旧城湖、由旧城湖至高集、由高集至王官集3条弧形界线组成的大三角形版图,面积约230平方千米。
1955年,全县分9个区,魏集区的西北庆安水库以北划出,东部原朱海区辖地划出睢宁县,东北部原邳睢县辖的张集区划入睢宁县,原浦棠乡东大部分地区划入魏集区,东南划入一个小乡,西南划出一个小乡,魏集区版图呈曲线组成的扁桃状,面积约160平方千米。
1957年,区划调整,魏集区改称魏集乡。
1958年,乡建体制改为人民公社,称魏集公社。
1983年,撤销徐州地区行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魏集公社属徐州市睢宁县;同年8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生产队改村民组,魏集行政区域面积约69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
2000年,撤销魏集乡、浦棠乡,合并设立魏集镇。
魏集镇地理环境
魏集镇位于睢宁县东北部,徐州市东南部,距县人民政府约12千米,镇区位置约在东经117°96′88″,北纬34°02′83″。地处睢宁县、宿迁市两市(县)交界处,镇西与睢宁县古邳镇、庆安镇接壤,镇南与睢宁县梁集镇、宿城区王官集镇毗邻,镇东与湖滨新区皂河镇、黄墩镇相邻,镇北与湖滨新区黄墩镇、睢宁县古邳镇镇毗连。镇域面积130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约127平方千米) 。
魏集镇属黄淮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其中魏集南部属土壤为两合土含沙质,北部为黄墩湖滞洪区 。
魏集镇属暖温带略呈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雨水集中;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左右,平均降水量为922.1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393.3小时,无霜期214天,光、热、水、风等农业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
综述
魏集镇境内徐洪河、小闫河 、五工河、古黄河等河流在境内穿境 。
主要河流
徐洪河:徐洪河是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北调南排结合通航的多功用河道。河线北起徐州市东郊的京杭大运河,铜山区境向南流经徐州市睢宁县至宿迁市泗洪县的顾勒河口入洪泽湖,河道全长187千米,其中徐州市境内河长135.3千米,宿迁市境内河长51.7千米 。
小闫河:因沿岸有闫庄而得名。小闫河是睢宁县与宿迁市的界河,该河开挖于1950年,西接徐洪河,东入邳洪河,全长27.7千米,其中属宿迁段8.5千米,睢宁段15.2千米,河口宽30米,水深3米,河底高程17米,灌溉面积1.1万亩,排涝面积36平方千米。1978年冬季,小闫河被徐洪河切断,原小闫河(现古邳镇境内)改称崔瓦房大沟。2020年初,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再次对小闫河进行治理,再次打通与徐洪河的交接 。
古黄河:古黄河原名“废黄河”,现称古黄河或故黄河等,其由南宋建炎2年(1128年)洪水泛滥冲刷而成,清光绪11年(1885年)黄河改道后,古黄河不再通航。因其主要接纳市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沿岸工厂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自然稀释能力差,水源主要靠天然降雨,被称为“废黄河”。
黄墩湖滞洪区
魏集镇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其中水灾最为严重,而水灾中最严重的是北部黄墩湖滞洪区片区,滞洪区涉及魏集镇的浦棠社区、草庙村、戴庄村、徐庄村、陆圩村、新工村以及徐场村部分地区,一旦骆马湖水位达到25.5米以上,将开启黄墩湖滞洪,届时上述几个村庄将全部被淹,仅有新工大埝等高地能裸露点陆地 。
杨絮、柳絮
杨絮、柳絮就是杨树和柳树的种子,此物每到每年的5月初就会大面积飘浮在空中,使人不舒服。杨絮、柳絮极易燃烧,一旦点燃就难以扑灭。每年发生的火灾与杨絮、柳絮有着极大地关系。而且杨絮会使汽车发动机水箱堵住,造成发动机损坏。
魏集镇经济
魏集镇是享誉苏北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是江苏省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和意杨生产基地。年种植西瓜2万亩。魏集镇意杨面积已经发展到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 。
2019年1月—11月,魏集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亿元,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达6.1亿元,增幅13%。规模工业产值3亿元,增幅7.3%。完成合同签约项目3个,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5亿元 。
2019年,魏集镇完成产调面积26400亩,其中设施西瓜6700亩,新扩稻蟹养殖5400亩,林果种植面积3600亩。年内建成东朱村特色果蔬设施基地400亩、建成王行村早熟西瓜示范种植基地300亩、建成2.9812万亩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成功认证有机大米品牌一个,完成西瓜、大豆、甘薯、花生四个绿色食品申报。2019年8月获得“徐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先进单位” 。
魏集镇与徐州、江阴等地开展西瓜产销合作,实施绿湾农业稻谷深加工项目,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魏集农业公司“寻魏记”品牌大米、螃蟹、西瓜、果蔬等农产品完成初审认证,坚持品牌化发展理念,初步打开商超市场 。
魏集镇是以板材加工业为龙头的轻工、化工、机械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门类的工业镇 。截至2003年底,全镇有职工8100人,固定资产156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39854万元。
2003年,全镇板材加工企业50多家,大型深加工企业2家,主要产品有高(中)密度纤维板和胶全板,木工机械、办公用家具等。其中新高潮集团是全镇引进的第一个亿元产业,主要生产(高)密度纤维板和胶合板。
截至2003年底,升达机械制作厂一、二期工程均已竣工投产,主要生产木工机械,年产值可达600万,实现利税45万元。
2017年3月,魏集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开工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包括纺织服装、实木家具、电子产品和激光科技四大产品加工区,可容纳25家企业,带动400余人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截至2017年6月,已有21家企业入驻,可带动就业300多人。
魏集镇风景名胜
湖畔槐园
湖畔槐园致力于打造AAA级旅游景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通过互动体验纯正的农村生活与农耕文化。小区内建设了成片的生态采摘园、农家乐、民宿、乡村大舞台、电商产业园等等,在实现生态宜居的同时带动附近农民的就业。把农业生产、高标准厂房建设以及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去,努力打造出一个集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农事活动以及农耕文化回味为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 。2018年6月,湖畔槐园社区被定为徐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19年1月,又成功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第三批试点 。
魏集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魏集镇是睢宁县建制镇。位于睢宁县城北15公里处,东距连云港口岸130公里,南距宁徐高速公路5公里,西距徐州市区70公里,观音机场3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40公里。黄河故道横穿东西,徐洪河纵贯南北,区位优势明显,通迅方便。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可耕地10.6万亩。下辖27个行政村和一个果园场,370个村民小组。全镇共计有19882户,总人口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92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5人。镇政府位于镇区中部,面积达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3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00人。
魏集镇属黄淮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是苏北著名的西瓜之乡,生产的“特蜜”牌西瓜已获江苏省“绿色食品”称号。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意杨树,种植面积6.8万亩,素有“意杨第二故乡”之称,且意杨木质优良,活立木积蓄量很大。魏集镇还是江苏省优质白山羊、波尔杂交羊、三元杂交猪、商品粮丰产基地。
魏集镇是农业大镇,镇内农业资源丰富,畜牧业和林果业比较发达。永丰集团是我镇引进的农业规模化龙头企业,由美籍华人文征南先生投资创办,现拥有5000亩意杨成片林,实施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并已饲养300多头奶牛,奶业发展已具规模。
“特蜜”牌西瓜是魏集对外的主打产品,已获江苏省“绿色食品”认证,远销上海、无锡、浙江等地。全镇年栽植西瓜2万余亩,是江苏省农科院良种西瓜生产基地。近年来,魏集的西瓜生产逐渐向周边乡镇延伸,向大都市靠近,大江南北都能看到魏集西瓜人忙碌的身影,并成立了西瓜协会,为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更加促进了西瓜产业的发展。
波杂羊是魏集镇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全镇拥有养羊专业村14个,养羊大户 150 户,年饲养量15 万只,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镇羊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魏集镇是江苏省意杨发展重点镇,意杨种植6.8万亩,2003年被评为全省非公有制造林先进镇。木材资源十分丰富,镇党委、政府用工业理念谋划林业发展,确立了大力发展意杨树速生丰产林,创办一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思路,带动了加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魏集镇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魏集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魏集镇榜上有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魏集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