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街道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行政区划
大泉是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管辖的街道,车牌苏C,长途区号0516,人口约5.30万,面积7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社区(行政村)
大泉街道概况
- 地名:大泉街道
- 隶属:贾汪区
- 行政级别:街道
- 区号:0516
- 车牌:苏C
- 邮编:221011
- 区划代码:320305003000
- 身份证前6位:320305
- 面积:76平方公里
- 人口:5.30万人
- 人口密度:701人/平方公里
大泉街道办事处位于徐州市东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面积75.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5.3万人,是贾汪区的“城关镇”,新城区建设的主阵地。
以城建、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2012年上半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2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2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境内有徐师大社区学院、江苏机电工程学校、贾汪职教中心等大中专院校3所,省级重点高中1所,三级甲等医院1家,星级宾馆1家、大中型超市3家,水、电、通信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大泉街道建制沿革
大泉街道办事处的前身是原大泉镇,1999年以来,先后经历三次区划调整,2001年形成的贾汪镇。现在撤销贾汪镇,以原贾汪镇的新泉、新夏2个居委会及泉东、泉西、宗庄、大李庄、崮岘、鹿楼、小山子、才沃、龙门、闫村10个村委会和汴塘镇许阳村委会区域,设立大泉街道办事处。辖有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口5.3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5.9万。
大泉街道地理环境
大泉街道办事处位于徐州市东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面积75.6平方公里。
大泉街道地处江苏最北部与山东省接壤,东高西低,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属高亢丘陵山区(低山丘陵)。
山区地貌的发育,密切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山区多属剥蚀、侵蚀的低山丘陵,山体多数呈馒头形,且因黄泛冲击影响而呈孤岛状,俗称为“卷退山”。岩性多石灰岩、页岩组成,少数地方也零星存在砂页岩,灰绿岩和石英岩。在山的中上部,坡度在30度以上的一般植被较少,温差变化大,风化强度大,侵蚀重,多发育为砾石土,薄层山红土。山的中下部,坡度一般仍加大,坡积物为主,土层虽厚但侵蚀重,多发育为山红土。山脚缓坡多为坡积物—洪积物,土层厚水湿条件好于上部,铁的氧化物经水化作用而土色变黄,称为山黄土。山前平原大面积分布着洪积物,经长期耕种熟化发育的山淤土,土层厚,明显受地下水影响,土壤养分含量高,是山区较肥沃的土壤,因其和黄潮土相接,所以,有些地方的山淤土受黄潮土影响。
大泉街道地区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带,为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夏季节较长,春秋时间较短。气候特点为春季冷暖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常年主导风向偏东南风,冬天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0米/秒。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802.4毫米,全年无霜期208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280~2440小时。自然灾害现象主要有旱、涝、风、雹等。
大泉街道境内河道主要有不牢河、大寨河,又叫北沙沟、御龙河(东排洪道)这三条河流都起到抗旱、防汛、排洪和灌溉作用。
大泉街道自然资源
大泉街道总面积为7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880公顷,园地745.3公顷,林地158.6公顷,建设用地542.5公顷,未利用632.2公顷。土地复杂、表层土壤分两大类:潮土类和褐土类;5个亚类、9个土属、29个土种,1个变种。
瓜果类:桃、杏、苹果、银杏、柿子、枣、石榴、梨、山楂、无花果、猕猴桃、葡萄、樱桃、西瓜、甜瓜、菜瓜、面瓜、青酥瓜。
棉麻类:棉花、苘、洋麻。
树木:国槐、刺槐、柳树、杨树、椿树、泡桐、香椿树、苦椿、榆树、侧柏、樵柏、佐柏、雪松、水杉、刺柏、白杨、毛竹、青竹、臭桔、冬青、杞柳、枫杨、广玉兰、白玉兰、红玉兰、合欢、栾树、香樟、枇杷、五角枫、红枫、皂荚、紫叶李、乌桕、马褂木、柏麻、悬铃木、女贞、棕榈、垂柳、垂槐、地柏、铅笔柏、青铜、核桃、桑树、楝树、构树、槠树、红瑞木、青檀、朴树、黄连木、五针松等。
花卉:月季、玫瑰、蔷薇、美人蕉、白芋花、假桃子、大丽牡丹、腊梅、玉兰、桂花、菊花、海棠、鸡冠花、牵牛花、夜来香、波斯菊、步步高、虞美人、仙人掌、万年春、一串红、一品红、百日红、金银花、万寿菊、凤仙花、芍药、紫薇、紫荆。
草类:(1)草药:半夏、车前子、白茅根、猪耳菜、野菊、蒲公英、苍耳子、薄荷、茵陈、天门冬、金银花、枸杞、野蔷薇、马齿苋、芦根、艾草、板蓝根、野荞麦、柴胡、紫花、玉竹、地丁、牵牛花、党参、野胡萝卜、狗尾草、山药、半边莲、米瓦罐、泽漆、黄花菜、牛漆、香附子、王不留、菟丝子、马鞭草、鬼针草等。
(2)普通草:巴根草、抓秧草、山红草、山伯草、萸草、扁扁草、看麦娘、野燕麦、白毛草、水花生、播娘蒿、麦加公、七漆芽、苕子、紫云英、绿萍、水浮莲、野慈菇、牛毛毡、鸭舌草、野草莓、铁扫帚、稗草、野稻、莎草、礼唐、雀麦、虎尾草、繁缕、猪秧秧、水葫芦、豆瓣菜、芦苇草、节节草、野碗豆、野芝荽、剪刀股、羊肠棵等。
(3)毒草:狼毒、石龙芮、大戟。
野生哺乳动物:黄鼠狼、野兔、老鼠、蝙蝠、刺猬、獾、狐狸等。
蛇虫类:青蛙、壁虎、蟾蜍、蚂蚁、地鳖虫、蜗牛、蜈蚣、蚰廷(草鞋底)、蝗虫、蜣螂、蟑螂、潮虫、无壳蜗牛、蝎子、瞎碰、山水牛、蜻蜓、螳螂、蝉、马蜂、棉铃虫、钻心虫、瓢虫、牛虻、豆虫、油子、吊死鬼、粘虫、红蜘蛛、玉米螟、苍蝇、蚊子、跳蚤、臭虫、水蛇、蝴蝶、萤火虫、蟋蟀、蚯蚓、蚜虫、土蛇、花斑蛇、青蛇、五寸蛇、蜥蜴、金针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刺蛾等。
鸟类:野鸡、鹌鹑、斑鸠、花喜鹊、麻雀、白鹭、啄木鸟、野鸭、大雁、雨燕、乌鸦、鱼鹰、百灵、画眉、鹦鹉、白头翁、鹧鹁、黄鹂、八哥、云雀、麦鸡子、水翠鸟等。
水生动物:(1)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鲂鱼、黄颡鱼、小野杂鱼、泥鳅、鳝鱼,鲶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异育银鲫、金鱼。(2)其它:龙虾、草虾、蚂蝗、水蛭、水蛇、河蚌、田螺、乌龟、河螺、鳖、螃蟹等。
矿物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耐火土、大理石、磷矿石、金刚石、白云石、焦宝石、碱矿石、钨、铝、铁、锰、镁等。
大泉街道经济概况
2012年上半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2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2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亿元。
大泉街道风景名胜
贾汪大洞山石榴
贾汪大洞山石榴园面积近万亩,年产石榴1万吨,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大石榴园,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科技示范园、省级经济林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大洞山石榴皮薄、粒饱、味甜,多次在省、市优质果评比中摘取桂冠,先后荣获国家无公害产品、江苏名优果品等称号。
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专家组在实地考察大洞山石榴生产基地、抽样鉴品后认为,贾汪大洞山石榴籽粒晶莹饱满、大而均匀,核小肉厚、多汁,口感甘甜爽口,质感厚重,品质优异、耐储运。
万亩桃园
大泉街道万亩桃园座落于宗庄村境内,位于徐州市最高峰大洞山的北侧,距贾汪新城区咫尺之遥,总面积达12000余亩,年产量4000万斤。
凤鸣海景区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境内,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靠徐州最高峰大洞山,东临宽阔优美的督公湖畔,占地3000余亩,其中湖面占地约520余亩,园林绿化面积1000余亩。景区依托独特的水系、山体景观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中国最大的园林景观石-凤鸣石、“苏北之最”美誉的福禄考花海、“平地涌出白玉壶”的凤鸣海、“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石林、“奇特的巨石景观”凤鸣谷及闫山山体公园、万泉生态农庄、航模馆等景点为特色,构建山水结合的环境,形成三大功能区:居住片区、滨水景观休闲观赏区、中心度假娱乐区,其中滨水景观休闲观赏区包括凤鸣海水上游览区、文化休闲区、滨水景观区、茶饮休闲区、凤鸣海谷地生态涵养区,中心度假娱乐区包括风栖台景区、疏林五彩野花区、有氧密林健身区、水街休闲娱乐区、活动中心区、接待中心、石潭映月叠水区。景区的建成,将很大程度的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一个水上绿色生态保护基地,以文化为依托,以自然环境为主题,充分利用山林、水体及良好的自然资源展开休闲体验、文化交流、田园生活、康体疗养等休闲娱乐活动,成为城区居民休闲、娱乐、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近郊市公园。
大泉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2013区划调整: 贾汪区:撤销贾汪镇、大吴镇、庙山镇,调整汴塘镇、青山泉镇部分区域,设立大泉、老矿、大吴、潘安湖、大黄山、大庙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大庙街道办事处、大黄山街道办事处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贾汪镇,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辖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陆路、铁路、水路、空中交通十分便利快捷,经济发展较快,个私经济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奶牛饲养初具规模。
贾汪镇为贾汪区政府驻地,位于贾汪区腹部,镇政府驻地南庄村,距徐州市区32公里。东邻汴塘镇,西连青山泉镇,南抵紫庄镇,北连江庄镇,东北部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侯孟乡接壤。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万亩;人口13.2万。全镇辖10个村委会(龙门、才沃、闫村、崮岘、宗庄、大李庄、泉东、泉西、鹿楼、小山子)、2个居委会(新泉、新夏)、47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全境属丘陵山区,有大小山头122座,其中大洞山海拔361米,为徐州地区最高山峰。西部为煤矿开采区,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主要河流有不牢河、屯头河、大寨河等。矿务资源有煤炭、石灰石、耐火土、大理石、磷矿石、铝、镁、锰、金刚石、白云石、焦宝石等。该镇交通便利,206、310国道在此交会,另有前贾铁路专线。200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3元。该镇工业门类主要有煤炭、化工、机械等。全镇城郊经济发展较快,个私经济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该镇牧业基础较好,奶牛饲养初具规模。宗庄村、鹿楼村盛产的水蜜桃、石榴久负盛名。
-
历史沿革
贾汪镇(图2)1949年建国后属山东省管辖,1953年以后改属江苏省徐州市,1957年成立大泉乡。1958年成立大泉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铜山县,1983年改称大泉乡,1994年划归贾汪区建大泉镇。1997年,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8万,辖伏山、龙门、柴窝、独湖、阎村、焦庄、崮东、崮西、南庄、宗庄、大李庄、泉旺头、石头阵、泉东、泉西、韩场、岗子、泉河、鹿楼、小山子、土盆21个行政村,前卫、胜利、幸福、富强、小山、庙山6个居委会和二院分部、技校、七中、干校4个家委会。1999年区划调整分为大泉镇和贾汪镇两个镇,2000年再次调整重新合并为贾汪镇,2001年贾汪镇划分为夏桥办事处、老矿办事处、工业园办事处、贾汪镇四个单位。-
-
辖区代码
2006年代码:贾汪镇320305101(2居10村):~001新泉社区 ~002新夏社区 ~201大李庄村 ~202宗庄村 ~203泉东村 ~204泉西村 ~205鹿楼村 ~206龙门村 ~207才沃村 ~208闫村 ~209崮岘村 ~210小山子村
附:工业园区管委会 [2006年代码]320305401(4居):~001南庄社区 ~002泉河社区 ~003岗子社区 ~004庄庄社区-
-
历史文化
贾汪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村庄,徐州考古队曾在泉东村发掘出陶俑、陶罐等物,经专家鉴定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医院就设在大洞山脚下。
贾汪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先进的农耕,活跃的贸易,祥和的田园,构筑了贾汪镇早期的村庄雏形。据说曾经在镇子的东北有一眼永久不息的泉水,汩汩滔滔,晶莹甘甜,养育了这里的百姓;曾经有那么一姓贾的人家在这里建窑烧陶,由于常年挖土留下了一片波光潋滟的湖泊,见证了贾汪人美丽的心灵。曾经的沧海桑田留下了贾汪先民生生不息奋斗的足迹。徐州考古队曾在泉东村发掘出陶俑、陶罐等物,经专家鉴定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从科学的角度验证了贾汪悠久的历史风采贾汪镇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抗日的烽火中,运河支队在这里活跃,贾汪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着这美丽的家园,谱写了民族正气之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贾汪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配剑将军”张克侠、何基丰二位将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决战---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医院就曾设在大洞山脚下。悠悠不尽古城蕴,浩瀚无边百姓心。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贾汪镇人民勤劳质朴、拼搏奋进、善谋发展的精神品质。经过时代传承和拼搏发展,如今的贾汪镇在追逐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潮流中,已越发显现出她的强大后劲和勃勃生机。正向世人昭示出她的无限魅力。
-
自然资源
贾汪镇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种类多。久负盛名的煤炭为贾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贾汪区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在白云石、石灰石、耐火土、页岩、红土,电力、水、滩涂领域都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境内有年供电量20亿千瓦时的贾汪电厂,东方热电厂、阚山电厂;投资18亿元、占地133公顷、日产万吨熟料的中联大水泥项目在贾汪镇境内落户。大水泥、新型建材市场优势迅速形成,成为苏北有名的建材基地。
-
交通状况
贾汪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贾汪镇地处苏鲁两省交界,北依齐鲁大地,南连脊背平原,西靠徐州城区,东邻亚欧大陆“桥头堡”连云港,310、206国道穿境而过,距大型货运港口仅3公里,距铁路货场2公里,距观音机场30公里,镇内有大型铁路货场,陆路、铁路、水路、空中交通十分便利快捷。-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大泉街道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6年7月,农业部认定大泉街道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休闲农业)。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大泉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大泉街道地图
导航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 大泉名人(周边)
- 王建新
- 李保田
- 周梅森 中国当代作家、编剧
- 徐誉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