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震泽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震泽

震泽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管辖的镇,车牌苏E,长途区号0512,人口约9万,面积9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8个行政村(社区)

震泽镇概况

地名:震泽镇
隶属:吴江区
行政级别:
区号:0512
车牌:苏E
邮编:215000
区划代码:320509108000
身份证前6位:320509
面积:96平方公里
人口:9万人
人口密度:940人/平方公里

震泽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吴江区西部,江浙交界处,北濒太湖,东靠麻漾,南壤铜罗,西与浙江南浔接界。镇中心处于北纬30°54′,东经120°29。

震泽镇全镇常住人口89952人(2017年)。震泽镇行政区总面积95.61平方千米(2017年),市镇面积5.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

震泽镇先后被评为中国亚麻蚕丝被家纺名镇 、中国蚕丝被之乡 、国家卫生镇 、全国环境优美镇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等 。2015年4月,震泽镇被列入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地区。 2016年10月14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震泽镇建置沿革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震泽地处吴、越两国交界处,古称吴头越尾。镇北有一村名“吴越战”,相传吴越两国在此交战而得名(今属庙港民字浜村)。震泽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并入楚。

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属乌程县隶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为吴郡与会稽郡,会稽郡治移山阴,震泽地区属吴郡乌程县。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改吴郡为吴兴郡,领乌程县,震泽属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东乡,置东迁县,受吴兴郡辖,震泽属东迁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隶苏州。仁寿二年(602年)改隶湖州。大业二年(606年)仍隶苏州。大业十四年复为吴兴郡,震泽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吴兴郡为湖州,治乌程县,辖震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张景遵即其地设震法馆,为震泽定名之始。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缪,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震泽始属吴江县。南宋绍兴初(1131—1145年),为皇畿近地设震泽巡检司以镇之,镇之名于此始。

南宋绍兴初年,震泽为皇畿近地,朝廷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震泽镇之名始自此时。弘治《吴江志》上,震泽成为吴江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吴江偏西地置震泽县,震泽镇乃属震泽县。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震泽,震泽县隶属天朝苏福省。同治二年(1863年),清兵复取苏州仍属苏州府。宣统元年(1909年)奉令筹备自治,震泽县设七镇,震泽为自治镇,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光复。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震泽县并入吴江县。全县分6市12乡,震泽称市,复属吴江县。民国7年(1918年)8月,全县18个市乡划并为10个区,震泽为第五区,镇属区辖。民国15年(1926年)11月17日震泽沦陷。民国18年(1929年),汪伪政权仍设震泽为第五区。民国21年(1932年)改称第八区。民国23年(1934年)8月,国民政府接管政权,设震泽区,镇属区辖。

1949年5月3日震泽解放,建立震泽区人民政府,镇属区辖。

1952年7月震泽镇升为县属镇,直属吴江县。1957年11月撤震泽区,镇仍为县属镇。1958年撤乡建社,成立震泽人民公社。1959年2月乡镇合一,镇属公社所辖。

1962年8月乡镇分开,震泽镇恢复县属镇。

1985年10月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2年,吴江撤县设市,震泽镇属吴江市。

2012年10月29日,吴江撤市设区,震泽镇属吴江区。

震泽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震泽镇位于吴江区西部,距城区30.5公里,地理座标北纬30°52′—30°57′,东经120°26′—120°33′之间,镇中心在北纬30°54′东经120°29′,震泽位于江浙交界处,北濒太湖,东靠麻漾,南壤铜罗,西与浙江南浔接界。 震泽镇行政区总面积95.61平方千米(2017年),市镇面积5.3平方公里。

地貌

震泽地貌类型属新四纪湖泊相沉积平原,太湖流域的湖荡平原区。镇郊田面高程在吴淞基面3.1—3.4米左右,镇区高程在4.2—5.6米之间,高差1.1—2.2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沿頔塘的西南隅部分属低洼圩田平原类型。境内河港纵横,漾荡较多, 水面积占23.5%。

地质

震泽土壤以水稻土为主。5个土属为乌黄泥、小粉土、白土、青紫泥和青泥土,耐压力每平方米7吨至21吨。

水文

震泽属太湖南境,流经镇内的主要河道,有荻塘河、西塘港等。境内主要漾荡有北麻漾、长漾、徐家漾、钵头漾、荡白漾、迮家漾、汪鸭潭、桥下水漾等。

气候

震泽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震泽春秋两季冷暖气流交替支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所以春秋两季盛行东南风,秋冬季节多偏北风,气象要素的年际、季际变化较大。

震泽镇经济概况

综述

2009年,震泽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2亿元,同比增长17.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84522亿元,同比增长16.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全年新登记工商户567户,注册资本2347.4万元,新登记民营企业322家,新增注册资本12.5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9.1亿元,投资项目72只,其中工业投资项目51只,完成工作量11.1亿元。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0元。

2012年,震泽镇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6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万元。

第一产业

2009年,震泽镇实现农业总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0元,同比分别增长12.7%。

2012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200亩,设施农业2000亩,重点种养设施蔬菜、特种经济作物等。申报苏州市现代农业建设项目3个,面积41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6元,同比增长15%。

第二产业

2009年震泽镇实现工业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7.0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84亿元,同比增长0.09%,完成全社会用电量4.89亿度,同比增长0.4%。全镇规模企业增加到19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增加到25家,占全镇销售总额的73%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4家。

2012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58.95亿元,内资新增注册资本13.65亿元。8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缴税金4.1亿元,同比增长6.4%。

第三产业

2009年震泽镇完成进出口总额1180万美元,其中,出口贸易1117万美元;服务业注册资本达到1.3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19.95亿元。

2012年,震泽镇服务业税收1.73亿元,服务业投资额23.45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30亿美元。

震泽镇风景名胜

湿地公园

江苏震泽省级湿地公园于2007年8月获江苏省林业局批准设立,被列入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区,位于镇北与太湖近临的长漾自然湿地,总面积916公顷,其中水面435公顷,由三扇、勤幸、金星、众安桥、齐心等五个村组成。园区内名胜古迹、人文传说众多,有张家墩、周生漾、范墓、唐家湾庙古银杏、安庆桥、高桥等。

慈云禅寺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明正统年间(1436-1449)僧道泽重建。天顺年间(1457-1464),御赐“慈云禅寺”额。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战乱,唯塔独存。同治、光绪之交,里人募金修此塔。慈云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慈云禅寺内的慈云塔,位于震泽镇宝塔街东端,寺塔以“慈云”命名,故称慈云寺塔。该塔为六面五层,砖木结构,高38.44米,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每逢夕阳西沉,登临第五层,北望洞庭,南瞰麻漾。《震泽八景》谓之“慈云夕照”。慈云禅寺山门上悬挂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慈云禅寺”匾额。寺前临水,当地荻塘河中流,上有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纪念大禹治水的拱形单孔禹迹桥。

文昌阁

文昌阁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震泽人徐学健等人曾重修文昌阁,后毁于战乱,2007年至2009年根据历史记载与图片资料按原样重建,成为震泽镇的主要景观。文昌阁四面临水,阁高三层,四周条石铺路。周围石砌驳岸,建筑精细。墩南有一“状元桥”,连接荻塘河南岸,游人可由此上墩。

震泽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江南水乡古镇——震泽,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部,与浙江省毗临,古称“吴头越尾”,东距上海90公里,北至苏州54公里,318国道、京杭大运河穿梭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震泽全镇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4万亩,全镇总人口5万余人。全镇基础设施完善,现有22万伏、11万伏变电所各一座,有2.5万吨级地面水厂,开通移动通讯发射台,提供国际互联网服务,电力保证、供水充足、通讯便捷、环境优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 震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农副产业发达、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为江南五大桑镇之一。镇内慈云塔高耸,遗“三国孙吴流风;禹迹桥拱伏,传上古圣贤伟业;小巷悠长,古韵犹存;师检堂、思范桥,诉说百年沉浮。天文学家王锡阐博览群书,学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学,其所著的《晓庵新法》三百年来称颂学界。.

  2020年9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震泽镇榜上有名。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震泽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6年10月,震泽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6年1月,震泽镇入选第三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4年2月,震泽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震泽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震泽古镇

  震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为江南五大桑镇之一。镇内慈云塔高耸,遗“三国孙吴流风;禹迹桥拱伏,传上古圣贤伟业;小巷悠长,古韵犹存;师检堂、思范桥,诉说百年沉浮。天文学家王锡阐博览群书……

  震泽致德堂

  致德堂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塘中市,梅场街34号,与江南名宅——师俭堂隔荻塘斜相对望。兴筑于清宣统二年(1910),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堂主徐簾青为震泽富商,开设米行、丝经行、竹行……

  盛泽目澜洲公园

  目澜洲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之南,公园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园内风光秀美,洲中有湖,湖中有岛,东堤紫藤西堤柳,花木扶疏中点缀厅、台、亭、阁、廊、桥等。目澜洲建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震泽香花桥

  俗称香火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八都社区龙降桥村十都里。南宋(1127~1279)始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建,后期曾多次修缮。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

  盛泽丝博园

  丝博园位于中国四大绸都中唯一的水乡古镇——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毗邻中国海陆丝绸之路的两大交通枢纽:郑和下西洋的太仓港和京杭大运河。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盛泽丝绸的生产量和交易量边位于四大绸都之首……

  王锡阐纪念馆(王锡阐墓及祠)

  王锡阐纪念馆(王锡阐墓及祠)座落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西圩(今震泽中学旁),这里树木翠郁葱茏,环境肃穆幽静。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处士王锡阐在十都镇西圩。”墓修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震泽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震泽镇相关榜单排名

2021年全国千强镇,震泽排第169名。

江苏省全国重点镇,震泽排第23名。

2020年度江苏百强镇榜单,震泽排第56名。

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震泽排第33名。

震泽镇地图

导航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