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镇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毛俊镇行政区划
毛俊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管辖的镇,车牌湘M,长途区号0746,人口约2.64万(截至2019年),面积11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8个行政村(社区)
毛俊镇概况
- 地名:毛俊镇
- 隶属:蓝山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746
- 车牌:湘M
- 邮编:425000
- 区划代码:431127102
- 身份证前6位:431127
- 面积:114平方公里
- 人口:2.64万人
- 人口密度:231人/平方公里
毛俊镇,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地处蓝山县东部,东与新圩镇、郴州市临武县交界,南与浆洞瑶族乡相邻,西与塔峰镇接壤,北与太平圩镇、竹管寺镇毗邻。 区域面积114.2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26400人。
民国时期,为咸同乡。1950年,建毛俊乡。1961年,复置毛俊公社。1986年,设毛俊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火市乡、尚屏乡合并,名为毛俊镇。 截至2020年6月,毛俊镇下辖2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
2019年,毛俊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毛俊镇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为咸同乡。
1950年,建毛俊乡。
1958年,与火市乡合并更名超美公社。
1961年,复置毛俊公社。
1986年,设毛俊镇。
1995年,撤区并乡,将火市乡、尚屏乡合并,名为毛俊镇。
毛俊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毛俊镇沿用驻地毛俊坪自然地名。据旧州志载,“毛俊堡,旧巡检地。毛俊盖初筑堡人也”。嗣后“毛俊”相沿成为地名。
毛俊镇地理环境
毛俊镇地处蓝山县东部,东与新圩镇、郴州市临武县交界,南与浆洞瑶族乡相邻,西与塔峰镇接壤,北与太平圩镇、竹管寺镇毗邻。 区域面积114.22平方千米。
毛俊镇地处东寨岭、黄茅岭、百叠岭坳合地带,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嶂,地势为西高,中间低,呈狭长的盆地形。主要山脉有东寨山、大旦岭、黄茅岭、百叠岭,境内最高峰雷打石位于山溪村,海拔972.5米,最低点位于湖海村海拔为226.8米。
俊水河发源于临武塔山坪南岭山脉中段的北麓,属舂陵水系,境内总长30.25千米。流域面积368.96平方千米,舜水河由塔峰七里江流入我镇,在火市村处与俊水河汇合流入钟水,主要支流有军田河。
毛俊镇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5月29日,冰雪灾害最严重的一次是2008年,受灾竹木面积达4000多公顷,损失达8000万元左右。
毛俊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锰矿、稀土矿等。已经开发的有铁锰矿,位于杨梅山、大汉口、井头村一带。水、竹木资源丰富。
毛俊镇经济
2011年,毛俊镇财政总收入1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5万元,比上年增长9.4%。
2019年,毛俊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毛俊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433.5公顷,耕地面积2.2492万亩,人均0.5亩;林地18.74万亩,人均4.4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484吨,其中稻谷11660吨,玉米52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芋、葡萄、大白苦瓜、紫茄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1091亩,产量205吨;蔬菜种植1.6574万亩,产量20415吨。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3.8009万头,羊年末存栏0.3123万只,牛年末存栏0.4866万头,家禽饲养量34.8014万羽,上市家禽6.463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0.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
毛俊镇有林地面积18.7419万亩,其中防护林4.0154万亩,经济林0.02万亩,竹林2万亩,其它林种12.7065万亩。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6万亩。2011年水果种植2895亩,产量2867吨,主要品种有黄花梨、葡萄、杨梅。渔业以淡水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651亩。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569亩,产量32吨,水产品总产量53吨。渔业总产值152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8%。
毛俊镇工业以铁锰矿粗加工、竹木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生产总值的57.8%。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I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
2011年,毛俊镇有信用社2个,境内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9800万元。
毛俊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毛俊镇位于蓝山县县境东部,距塔峰镇16公里。东与新圩镇、郴州市临武县交界,南与浆洞瑶族乡相邻,西与塔峰镇接壤,北与土市乡、太平圩乡、竹管寺镇毗邻。镇政府驻毛俊圩,辖龙江、俊溪、沙溪、井头、栗江、洋田、上洞、西岭头、寺湾、朱家、秧田冲、鹊峰、毛塘、清溪、漕源、鹿溪、栗树脚、邓家围、三溪、火市、排下、岩丘、大汉口、井湾、溪林、杨梅、苗昌岭、社下、昌头坪、湖海、六甲、七甲、八甲、牛栏塘、马山下、小江洞、罗家、牛路脚、雷家岭、百叠岭、西海、澧河、云峰、羊尾、沙坪、小垒、杨家洞、刘家寨、和家田、漕溪河、归龙等51个村,414个村民组,东路、西路2个居委会。
镇沿用驻地毛俊圩自然地名。据旧州志载,“毛俊堡,旧巡检地。毛俊盖初筑堡人也”。嗣后“毛俊”相沿成为地名。解放前为咸同乡,1950年建毛俊乡,1958年与火市乡合并更名超美公社,1961年复置毛俊公社,1986年设毛俊镇。1995年撤区并乡,将火市乡、尚屏乡合并,名为毛俊镇。
全镇总面积165.7平方公里,耕地1433.5公顷,9647户,36560人。境内三面是山,俊水河自南向北流贯全境,舜水横贯东西,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县军田、立新两大电站位于其境。全镇农业经济林、粮、茶并举,土特产香芋、大叶良种苦茶甚为有名,竹制品远销省内外。镇年国内生产总值10069万元,年财政收入204.4万元。
境内有水电站、茶叶加工厂、竹木加工厂、酱油厂、建材厂、修理修配厂等企业。设有中学2所、小学32所、医疗机构3个。境内多崇山峻岭,奇峰密林,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明朝初年曾在该地设毛俊巡检司署,继之又筑毛俊堡,以扼守蓝山东陲;1949年号称-“羽林军”的交警部队在毛俊一带啸聚山林,负隅顽抗,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全歼,使蓝山获得解放。建有烈士纪念碑一座,供后人参观留念。
".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毛俊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