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乡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行政区划
韶山是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管辖的乡,车牌湘C,长途区号0731,人口约3.48万(截至2018年),面积9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韶山乡概况
- 地名:韶山乡
- 隶属:韶山市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731
- 车牌:湘C
- 邮编:411100
- 区划代码:430382200000
- 身份证前6位:430382
- 面积:99平方公里
- 人口:3.48万人
- 人口密度:353人/平方公里
韶山乡,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地处韶山市中南部,东北与如意镇毗连,南和湘乡市龙洞镇接壤,西邻大坪乡,北连杨林乡, 行政区域面积98.55平方千米。
清代时期,属湘潭县下七都;1984年,撤公社改韶山乡。 2015年,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 截至2018年末,韶山乡户籍人口为34849人。 截至2020年6月,韶山乡辖10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竹鸡段。
2011年,韶山乡实现财政收入278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918万元,地税收入1048万元。完成企业总产值27.95亿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8元,比上年增长17%。 2018年,韶山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韶山乡历史沿革
相传在唐虞时期,舜帝南巡至此,命随从奏韶乐九成,引“凤凰来仪”,故名。
清代时期,属湘潭县下七都。
民国初年,属湘潭县西乡第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属湘潭县第九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湘潭县清田乡。
1950年1月,属湘潭县第三区。
1951年,改为第四区。
1956年,撤区并乡,由湘潭县直管。
1958年,撤乡改公社。
1984年,撤公社改韶山乡。
2015年,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
韶山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舜帝南巡时来到韶山乡境内的韶山嘴歇息,见此处风景优美,逐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山”因此而得名。韶山乡因境内有韶山而得名。
中国传统村落
2019年6月16日,韶山乡韶山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韶山乡地理环境
韶山乡地处韶山市中南部,东北与如意镇毗连,南和湘乡市龙洞镇接壤,西邻大坪乡,北连杨林乡, 行政区域面积98.55平方千米。
韶山乡西北多山,东南较平坦,境内山岗、田珑相间,山峦起伏相连,是一个“六山半水,两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丘陵地形区。最高点韶峰海拔518.5米。最低点沙子坝海拔98米。
韶山乡境内河道属湘江流域,主要河道为韶河,属涟水一级支流云湖河的上游,韶河分南北两源,其南源发源于韶山滴水洞,经青年水库调蓄后,与北源汇合,流经朝阳村、石山村。境内河道长约16千米。韶河每年4—6月为汛期,其余为枯水期。
韶山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冰冻、病虫灾害等。
韶山乡有耕地面积8712.03亩,可利用林地面积2.7万亩。
韶山乡经济
2011年,韶山乡实现财政收入278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918万元,地税收入1048万元。完成企业总产值27.95亿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8元,比上年增长17%。
2018年,韶山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2011年,韶山乡完成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1.6亿元,比上年增长6.7%。
韶山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785.37吨,人均497千克,其中水稻7457.3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等。其中油菜种植面积2212亩,产量276.5吨,花生种植面积40亩;产量11.2吨,蔬菜种植面积1205亩,产量2410吨。
韶山乡畜牧业以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4万头,年末存栏7635头;家禽饲养量5.75万羽,上市家禽3.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972.6吨,其中猪肉904吨,禽蛋302吨,畜牧业总产值0.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2011年,韶山乡造林6560亩,其中防护林1500亩,经济林2000亩,竹林18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林木覆盖率52.4%,活立木蓄积量23.6万立方米。
韶山乡渔业以鲢鱼、草鱼养殖为主。全乡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平方千米,产鲜鱼1520吨。渔业总产值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
2011年,韶山乡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2台。绿色环保农产品有稻谷、菜油、生猪、辣椒等。
2011年,韶山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实现工业增加值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8%。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比上年增长49.7%。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工业企业实交税金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规模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0.12万人,新增0.02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和高技术行业分别增长34.9%、37.2%,增速分别快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8.3和10.6个百分点,6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规模工业9.2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7个百分点。
2011年,韶山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96亿元,比上年增长8%;2011年末,共有商贸、餐饮、服务等经营户667家,从业2668人;有定期赶场的集市点2个,固定的集市点2个。2011年,出口总额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主要产品有乳猪,销往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韶山乡有2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办事处或营业处。
韶山乡风景名胜
韶山风景名胜区
韶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韶山风景区主要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五龙山大杰寺、仙女山等自然景观,是全国人民和世界友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滴水洞景区
滴水洞是毛泽东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毛泽东主席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坐东南朝西北。清乾隆六年(1741)毛尔达、毛彝生等人开始倡修宗祠,清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购得毛介人的土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开始动工兴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成。该祠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建筑面积668.8平方米。
毛震公祠位于韶山乡韶源村黄田坳下,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兴建,越两年落成。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祠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77.3平方米。
毛鉴公祠
毛鉴公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长冲口右侧,紧邻毛氏宗祠,坐东南朝西北。该祠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61平方米,门额书“毛鉴公祠”。祠内分两进:前进中为戏楼,楼两边厢房为艺人化妆室,楼下中为小厅,左右分别为厨房和祭器库;后进中为享堂,供奉祖宗神主,左右两厢为办公、议事和主祭斋宿的地方。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我国一座全面介绍毛泽东生平业绩的博物馆。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这是一幢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凹字形(俗称一担柴式)的农舍。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家,居中堂屋共用,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
韶山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韶山乡、大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韶山乡
“笔削三山插天空,人间仙境称韶峰。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江南第一仓”。清初文人周定宁对韶峰的赞誉,给韶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韶山乡就位于韶峰东南山下“人间仙境”之中。相传舜帝南巡时来到今日韶山乡境内的韶山嘴歇息,见此处风景优美,逐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山便由此而得名。
1893年12月26日,当代伟人毛泽东出生在韶山乡境内的上屋场。1910年秋,毛泽东冲破小家庭的束缚,离开了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外地求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从此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为全国受苦民众求解放、谋幸福的革命生涯,成了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名扬四海,威震九州。“日自韶山出,日出东方红。当今红四面,四面起东风”。韶山乡是毛泽东的故乡,沾上了毛泽东的灵气,受到国内外的亲切关注,韶山乡也因此而扬名。
韶山乡位于湘潭市的西北,韶山市的南部。境内山地较多,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了一条漫长的峡谷。右出铁皮桥,左过马基坳,地势才稍为平坦、开阔。韶山乡境内是山岗、田垅相间,山峦起伏相连,是一个“六山半水,两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典型丘陵地形区。全乡总面积37.65平方公里。
乡政府机关设在韶山村内的新屋湾,建府近50年来,机关大楼几经扩建、改建,2002年7月全部拆除重建。2003年7月新建办公楼交付使用。现在的三层办公楼显现出一派现代化的气息,又给韶山冲内的建筑增加又一个新的亮点。但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韶山乡政府机关于2005年6月15日从新办公楼全部搬出,迁至火车站原市政府大楼临时办公,新楼待择址新建。
韶山乡下辖韶山、韶源、韶北、铁皮、韶光、竹鸡、石忠、石山、花园、朝阳10个村,139个村民组。拥有耕地面积9280亩,山林面积27553.78亩,水面面积1655.85亩。全乡总户数4409户,总人口14856人,其中男女从业人员8508人,占总人口的57%。
韶山乡充分利用韶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绝大多数景点在本乡范围内的优势,制定了“农业稳乡,旅游兴乡,工贸活乡”的发展方针,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促进了全乡的经济发展。1994年率先跨入了小康乡的行列。1990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中国乡镇之星”(“百颗星”)称号。.
2021年10月,韶山乡入选湖南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乡)创建名单。
2021年8月,韶山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韶山乡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韶山村李氏宗祠
在距离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向北大约不到两公里的韶北村落里,有一幢灰砖青瓦的建筑掩映在民居里,格外庄严肃穆,门匾上写着“李氏宗祠”四个字。这里是一座祠堂,也曾经有多年是当地的小学,但她的意义远远……
毛顺生夫妇合葬墓
毛顺生(1870-1920)、毛文氏(1867-1919),系毛泽东之父母。这两位老人的灵柩于一九二〇年一月合葬在此,坐西北,朝东南,原墓仅土堆土圈,解放后立碑为志,按照本地习俗,一九七八年……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韶山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