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北省>天门市

岳口镇

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岳口

岳口是湖北省天门市管辖的镇,车牌鄂R,长途区号0728,人口约11.90万(截至2019年),面积12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53个行政村(社区)

岳口镇概况

地名:岳口镇
隶属:天门市
行政级别:
区号:0728
车牌:鄂R
邮编:431700
区划代码:429006107000
身份证前6位:429006
面积:125平方公里
人口:11.90万人
人口密度:954人/平方公里

岳口镇,隶属湖北省天门市,地处天门市中南部,东与横林镇、彭市镇接壤,南与仙桃市郑场镇隔汉江相望,西与汪场镇、蒋场镇相邻,北与白茅湖棉花原种场、候口街道毗连,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24.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岳口镇户籍人口118977人。

1960年,成立岳口公社。1962年,复名岳口镇。1968年,成立岳口镇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为岳口镇。 截至2021年10月,岳口镇辖7个社区、35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 镇人民政府驻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孝义东路特1号 。

2016年,岳口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比2011年69.4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53.1亿元,比2011年20.07亿元年均增长21.5%;工商税收1.02亿元,比2011年6384万元年均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亿元,比2011年10.8亿元年均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5元,比2011年12200元年均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9元,比2011年7386元年均增长15.6%。 截至2019年末,岳口镇有268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104个。

岳口镇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属风国城。

春秋时期,为郧国地。

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

秦时,以后属竟陵县(郡)。

清至民国,属天门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江汉行署鄂中专区天京潜县。

1949年,属荆州专区天门县。

1950年,设岳口镇。

1960年,成立岳口公社。

1962年,复名岳口镇。

1968年,成立岳口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为岳口镇。

岳口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因宋绍兴四年(1134年)南宋将领岳飞挥师襄汉,北伐中原,曾屯兵于此,故称”岳家口”,简称岳口。

文物古迹

岳口镇有省、市级文化保护单位2处。

岳口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岳口镇地处天门市中南部,东与横林镇、彭市镇接壤,南与仙桃市郑场镇隔汉江相望,西与汪场镇、蒋场镇相邻,北与白茅湖棉花原种场、候口街道毗连,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2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岳口镇地处江汉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向东倾略微斜坡,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2.5米,最高点位于陈场天竺寺,海拔33.5米;最低点位于小庙程家桥,海拔26.3米。

气候

岳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无霜期26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220毫米。

水文

岳口镇境内属汉江水系。汉江沿南缘由西向东,境内河道长15千米。

自然灾害

岳口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干旱等。尤以水灾最频繁,自1643年~1954年的311年中,汉江有99个溃口年,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溃口,造成天门全境80%被洪水淹没。干旱最严重的是1978年7~9月,连续干旱70天,造成棉花减收二成。

自然资源

2011年,岳口镇有耕地面积83815亩,人均0.7亩,其中旱田65442亩,水田18373亩,以种植棉花、油菜、蔬菜为主。

岳口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岳口镇财政总收入6384万元,比上年增长8.4%。

2011年,岳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386元。

2016年,岳口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0亿元,比2011年69.4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53.1亿元,比2011年20.07亿元年均增长21.5%;工商税收1.02亿元,比2011年6384万元年均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亿元,比2011年10.8亿元年均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15元,比2011年12200元年均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9元,比2011年7386元年均增长15.6%。

截至2019年末,岳口镇有268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超市或综合商店104个。

农业

2011年,岳口镇农业总产值4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2%。

岳口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岳口镇生产粮食17673吨,人均1372千克,其中水稻奶66吨,小麦1911吨。

岳口镇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蔬菜为主。2011年,岳口镇棉花产量3014吨,油菜产量7346吨,蔬菜产量32721吨。

岳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岳口镇生猪饲养量18万头,年末存栏8万头;家禽饲养量93.5万羽,年末存笼28.1万羽。

工业

岳口镇以医药卫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为主。2011年,岳口镇工业总产值79.6亿元,比上年增长83.8%。拥有工业企业79家,职工10256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1.3亿元。

商业

2011年末,岳口镇有商业网点24个,职工186人。

2011年,岳口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贸市场8个,年成交额6亿元。

金融

2011年末,岳口镇境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贷款余额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

邮政业

2011年,岳口镇邮政业务收入630万元。

电信业

2011年,岳口镇电信业务收入1200万元。

岳口镇风景名胜

春秋阁山、陕帮会馆

春秋阁山、陕帮会馆,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主体建筑为歇山顶飞檐斗拱宫殿,设有戏楼、钟鼓楼、凉厅、中殿、正殿、偏殿、走廊、水池、花台,面积3200平方米。山门、扁镌《千古丈夫》及楹联均为当朝状元题字,古相遵劲。殿阁建筑宏丽,气势雄伟壮观,评为八大会馆之首。俗谓“春秋阁上得画”。解放后改建成人民剧场。

瑞庆宫咸武帮会馆

瑞庆宫咸武帮会馆,又称九宫庙,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有戏楼、凉厅、钟鼓楼、中殿、水池、花台,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解放后改建成管理段。

天后宫福建会馆

天后宫福建会馆,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设有戏楼、紫台、正殿、大厅、庭园。园内广栽古藤葡萄,青年男女多爱在此游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被日军拆毁前部。1951年改修成岳口师范中学。

武圣庙

武圣庙本帮会馆,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设戏楼(名“幻铎”),两边紫台,中为凉厅,左右鼓楼,中大殿、走廊、水池、花台、正殿、观花楼、荷花池、桥亭。大厅台阶多汉白玉雕刻,庭园花木扶苏,环境宽敞幽静,游人如织,面积1300平方米。1950年改建成岳口小学,后改成高中。

新安书院

新安书院安徽帮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设门楼、正厅、偏厅、正殿、花园,园中古梅苍劲挺秀,盛开时香闻街巷。面积1020平方米。解放后改成派出所,财管所。

晴川书院

晴川书院汉阳帮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为门楼,中为花园,后为正殿,面积820平方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被日机炸毁前层,现为居民点。

湖震书院

湖震书院江西帮会馆,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有门楼、凉台、前厅、偏厅、过道、水池、花台、后厅,面积2800平方米。清光绪四年(1878年)迎思寺堤段溃口,随之冲毁。

护国寺

护国寺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设天王殿、大雄宝殿、世故藏经楼、玉佛楼、十八罗汉堂、卧佛堂等,面积1200平方米。玉佛坐像晶莹灿烂,罗汉塑像千姿百态,泥金卧佛悠然自若。屡经战火。年久失修,部分倒塌。解放初因堤防建设而拆毁成红卫粮库。

清华寺

清华寺建于明季,设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大佛堂、客厅、塔园等,庙基十亩,田产三十亩,为岳口最大的古寺,与沙市章华寺、汉阳归元寺齐名,向系传戒禅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占岳曾设为医院。解放后,因殿宇倾圮拆建,遗址在石油库右侧。

园林宝塔

园林建筑有沧浪亭(建于清顺治年间)、桥亭、宝塔、荟真楼、熊氏花园(倚园别墅)等。沧浪亭为一组楼阁轩榭齐全的古建筑,濒临襄。熊氏花园位于荷花潭,占地20余亩,澹溪名花,山石玲珑。内一淡绿石笋,拱立奇突,高约两米,镌日“玉笋”;“宋宣和壬寅十一月”,有书画家米芾诗人范成大题词,因战乱水患及堤防扩建而毁坏殆尽。为发展旅游,1999年在堤滩恢复建荟真楼(六角亭)。楼高五层,飞檐翘角,雄峻高耸,为在南第风景。

岳口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岳口镇位于天门南部,全镇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万人。近年来,岳口镇瞄准“全市第一镇、全省重点镇、全国示范镇”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总产值34.6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512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6万元,增长35.8%。岳口是天门市的副城区,继跻身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后,又进入全省3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

  文化底蕴深厚 岳口——缘因唐代诗人皮日休途经此地,感慨其贸易发达,写下“行樯约物价,岸柳牵人裙”的诗句,人们爱其诗,遂称“约价口”。后因南宋将领岳飞曾屯兵于此,改称“岳家口”,简称“岳口”。岳口镇是天门的南大门,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明清以来,人烟辐辏,商贾云集,经济繁盛,民风朴实,是天、潜、仙三市边缘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小汉口”的美誉。

  产业特色突出 岳口物产丰富,棉花年产量10万吨,为全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油菜产量创全国乡镇之最;地下盐、钠、钾储量品位居全省之首。岳口产业特色突出,初步形成了“三园(岳口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盐化工业园)一带(天岳经济带)、五大板块(纺织服装、医药卫材、精细化工、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六大基地(优质棉、优质稻、优质双低油菜、绿色蔬菜、牲猪养殖、特色养殖)”的经济发展平台,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全镇37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4.6亿元,入库税金3500万元。

  区位优势明显 随着武汉“8+1”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岳口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使其成为了天门、仙桃、潜江三市经济一体化的融汇区,岳口的发展面临着千逢难载的机遇,其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投资环境优越 近年来,我们把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作为提升城镇形象、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一城(岳口主城区)二镇(新堰、陈场)三园(精细化工园、岳口工业园、盐化工业园)”的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以镇区为中心,以新堰、陈场为副中心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一个产业集聚、市场繁荣、靓丽宜居和富有魅力的新岳口正逐渐崛起于汉水之滨。

  电话:0728-4711169  传真:4712301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岳口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岳口镇地图

导航去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