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藕池镇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藕池

藕池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管辖的镇,车牌鄂D,长途区号0716,人口约3.78万,面积10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8个行政村(社区)

藕池镇概况

地名:藕池镇
隶属:公安县
行政级别:
区号:0716
车牌:鄂D
邮编:434000
区划代码:421022106
身份证前6位:421022
面积:103平方公里
人口:3.78万人
人口密度:367人/平方公里

藕池镇属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一个中心城镇。该镇位于江汉平原的东南部,湘鄂两省的交界处,距荆州古城仅80公里,是湖北省公安县的南大门。它东临石首南口镇,西接黄山头镇,南交石首高陵镇,北近闸口镇,位于长江以南。因池多盛产莲藕而得名。藕池镇自古商贾云集,素以“小汉口”著称 。

藕池镇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授予“楚天明星乡镇”和“中国乡镇之星”称号,2001年9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截止2014年1月全镇版土面积102.87平方千米(2017年),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1个渔场,总人口37815人(2017年) 。藕池镇产湖北八大名酒之一的黄山头酒 。

藕池镇历史文化

藕池镇有“江南杏花村之称” 。藕池镇自古商贾云集,素以“小汉口”著称 。藕池历来为湖广重镇,荆楚要津,明清时期商货贸易发达,水上运输闻名,曾是“九街车马通宵客,五里灯光不夜城” 。

明清时期藕池更是长江上重要的码头和荆湘古道上的商业重镇.民国时期为湘鄂两省水上交通枢纽和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陆上联络纽带。藕池镇作为荆州南部湘鄂两省的区域商业物流中心和交通要道,石首县“八大公司”设在此地。

《石首县志》记载1924年,藕池常住人口3万多人,登记注册的商铺、商店2000多家,其中:疋头铺55家,百货62家,杂货105家,粗货行140家,花行200多家,粮行90家,鱼行15家,山货行8家,烟铺55家,药铺20家,金银首饰铺20多家,榨房8家,屠宰房30家,饭铺、茶馆250家以上,钱庄10多家,牙纪行760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工厂、手工业作坊50多个主要是酿酒、纺线、皮革、金具加工、竹木加工等。手工业尤以酿酒为胜,历史之久(有千多年的历史),规模之大(几十口窖坊),销量之广(行销湘广、川豫、江浙等地) 。

港口停泊的船只达200多艘,连绵五里之遥,挑贩200多人,每天进出藕池港的货物达2万担之多。镇上产业家、实业家、财主十几家。著名的有工商实业家彭全美、肖聚丰、鲁恒泰、蔡禹平、孟子忠、徐鼎泰、夏恒茂、丁锦堂等等,登记的资本,以银元计算达千万元之巨。

1938年日本侵占藕池。日军先后与镇守藕池的国军第九战区洞庭警备司令部、国民党53军130师,44军116师激战,日军空投炸弹,炸沉了停在藕池港口的2艘军舰,5艘商船,藕池全镇“五纵四横九条街”化为断垣残壁,工商百业惨遭炮火,古楼石街、店栈酒店、高塔亭园、工厂作坊毁于战难,民众死伤上千。

藕池镇建制沿革

历史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龙穴口”是藕池镇在南北朝时期(公元五世纪)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名 。

隋唐时期,“藕池”成为长江埠头,官船民船往来于此。

北宋元丰年间,(《九域志》王存)(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记载“藕池属石首一镇”。

藕池长期为“镇”与“乡”双重行政机构并存。明清两朝既有镇,又有乡。藕池河以西为石首县西乡。民国时期这里设有杨林区,也有藕池镇 。

1958年--1961年藕池曾几次遭受火灾,最严重的是1961年大火,全镇被火吞没。

1951年安乡河以杨林区移交公安县,公安县在这里设有倪家塔区(后为南闸区),藕池为石首县管辖。

1952年11月组建荆江县时划出;1955年4月荆江县并入公安县时,划归公安县管辖 。

1965年藕池划归公安县管辖,藕池镇与南闸区同时并。1965年9月,荆州地区指示将藕池镇交公安县管理。

1975年撤销南闸区建制与藕池镇合并,成立新的藕池镇。

地名

“藕池”的来历。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在此屯兵筹粮,为赤壁之战做准备。次年,刘备领荆州牧,驻油江口,也曾在此屯田采藕,筑有土城壕一座。曹、刘两军在此“屯田采藕,集藕于池”。“藕池”由此而来。 有关曹刘屯兵的历史事实,《荆州府志》、《石首县志》均有记载。而今,有曹操当年询问将士是否吃藕的“问食岗”;有当年屯田的“曹屯湖”、“曹师荡”“公建”等地名沿用至今。

长江藕池口的由来。据《石首县志.同治版》记载:“清道光十年四月(1831年),长江藕池大堤坍十余丈,邑宰郝传谕(县令郝令议)绅耆捻筑大堤二里”。又载:“咸丰二年(1852年),马林工溃(指藕池大堤),民力拮据未修”。藕池口从此形成西支(安乡河)、中支(团山河)、东支(南县河)三支流,注入洞庭湖。藕池口由此诞生。

藕池镇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藕池镇位于长江中游的荆江南岸,地处荆江分洪区南端。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9′,北纬29°45′。东濒藕池河与石首市南口镇相望,西南与黄山头镇毗邻,西临虎渡河,西北与闸口镇相壤,北接裕公乡。公安县藕池镇位于荆江分洪区南端,是湘鄂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藕池,位于长江以南,两省(湖北、湖南)三县市(公安县、华容县、石首市)交汇处,北通长江,南邻洞庭,西衢巴蜀,东下吴越 。

地形地貌

该镇地形椭圆形,地势平坦,南、北两方略带倾斜,偏西北部一处地势低洼。

自然气候

气候属北温带,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历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21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27天,年日照数为1827.5小时 。

藕池镇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05年,全镇水域805.73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9.98%。 “藕池口”以下有三条支流藕池河 、团山河、安乡河、分别流经湖南南县、岳阳、安乡与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相连,是湘鄂两省边界区域的水上咽喉 。

土地资源

2005年,藕池镇土地总面积10287.13公顷,其中:农用地8292.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61%;建设用地1189.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其他土地805.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3%。

农用地

2005年,全镇耕地6465.0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7.97%;园地2.0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02%;林地264.2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19%;其他农用地1560.7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8.82%。

建设用地

2005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988.4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3.12%;交通水利用地185.9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5.64%;其他建设用地14.7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24%。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182.99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8.51%;农村居民点用地805.45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1.49%。2005年,全镇自然保留地0.20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0.02% 。

藕池镇经济概况

综述

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2亿元,占县计划的114.7%;销售收入5.7亿元,占县计划的106.3%;实现利税1.1亿元,占县计划的109.9%。农业总产值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93元,增长23%。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亿元。地税完成税收入186.8万元,国税完成税收入5010.3万元;其中黄山头酒业入库增值税2581万元,消费税1887万元 。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藕池镇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稻、棉、油为主。每年可产稻谷2万多吨;棉花面积5000多亩,皮棉250吨;每年生产优质油菜籽3471吨。

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鱼和三鸟养殖为主,每年出栏牲猪25000多头,生产鱼1300多吨,其他水产品2500多吨;三鸟50万只;新鲜蔬菜2476吨;年产水果5000多吨。充分利用河堤草场,养殖牛、羊、马等大型牲畜。

2007年6月17日藕池镇成立了第二个禽畜合作社——天竺禽畜合作社。

第二产业

截止2010年底藕池镇有各类企业67家,工业税收20多年稳居公安全县第一,有19个产品获省优、部优、国优称号。“黄山头”品牌的系列酒 ,“古城牌”油毡等。藕池镇有曲酒厂、造纸厂、棉纺厂、麻纺厂、机械厂、防水材料厂等,已经形成了纺织、酿酒、机械、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能生产各类产品5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授予“楚天明星乡镇”和“中国乡镇之星”称号,2001年9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

2007年9月21日,润志达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奶牛种养平衡循环经济项目正式落户藕池镇丰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众公司奶牛养殖项目竣工投产后,润志达公司落户。

2012年藕池镇全年实现工业产值过8 .63亿元,2013年实现工业产值过10亿元,力争达到12亿元。荆州富阳纺织新的手套生产线,年内可投产创汇500万美元以上;蔡溢米业投资4000万元的10万吨米糠油项目正在征地建设。一季度,全镇规模企业实现产值2 .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3 .3% 。

藕池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公安县藕池镇位于荆江分洪区南端,东濒藕池河与石首市隔河相望,西临虎渡河与黄山头镇毗邻,沙岳大道等五条干线公路交汇穿插其境,是湖北省有名的建筑防水工业重镇、湘鄂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镇版图面积97.2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辖13个自然村,1个镇办渔场,5个街道居委会。现有中小学12所,卫生院(室)21家,自来水厂2座,110千伏的变电站一个。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真迹传真全部开通,有线电视台和无线差转台覆盖全境。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4亿元,位居公安县前三名。曾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授予""楚天明星乡镇""和""中国乡镇之星""称号,2001年9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中心镇。

  藕池镇以""池多盛产莲藕""而得名,自古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称,自北宋建镇以来,已经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主产粮棉油,盛产瓜果菜、鱼藕莲、蟹鳖鳝。水产业、""三鸟""养殖业是该镇的两大农业特色产业。全镇农户年养鸭近100万只,是公安县名副其实的养鸭大镇。改革开放以来,藕池镇的工业发展较快,现有剑南春集团黄山头酒业、盛源棉纺、龙腾纸业、康发纸业、""古城""防水集团等大小企业62家,农副产品加工业32家,逐步形成了纺织、酿酒、机械、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能生产各类产品50多个,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驰名中外的黄山头系列酒就出产在这里,各种工业产品曾创省优、部优、国优19个,获国家专利两项。藕池镇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一个工农并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文明古镇、经济重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藕池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藕池镇地图

导航去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