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镇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狮子镇行政区划
狮子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管辖的镇,车牌鄂J,长途区号0713,人口约6.84万(截至2019年),面积23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54个行政村(社区)
狮子镇概况
- 地名:狮子镇
- 隶属:蕲春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713
- 车牌:鄂J
- 邮编:438000
- 区划代码:421126108000
- 身份证前6位:421126
- 面积:239平方公里
- 人口:6.84万人
- 人口密度:286人/平方公里
狮子镇,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地处蕲春县北部,东与张榜镇、青石镇毗邻,南与刘河镇接壤,西与株林镇相连,北与英山县南河镇、浠水县绿杨乡交界,镇人民镇政府距蕲春县具城29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238.9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狮子镇户籍人口为68446人。
明清时期,狮子镇境域属青山上乡科天里。2001年2月,花园乡撤销,并入现狮子镇。 截至2021年10月,狮子镇辖29个行政村; 镇人民镇政府驻狮子口。
2019年,狮子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0个。
狮子镇辖区地名信息
狮子镇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狮子镇境域属青山上乡科天里。
清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青狮上乡。
1949年,设狮子区。
1956年,区撤,并入张塝区。
1957年,分属张塝、刘河指导组。
1958年,设狮子公社。
1962年1月,恢复狮子区建制。
1975年2月,狮子区撤销,分设狮子、花园两个公社。
1984年,撤社,复置狮子区,下设6个乡。
1987年9月,区再度撤销,分设狮子镇、花园乡。
2001年2月,花园乡撤销,并入现狮子镇。
狮子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狮子镇因境内有狮子口得名。
文物古迹
三角山摩崖题刻(8处) 为宋朝和清朝古迹, 1992年12月16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镇地理环境
狮子镇地处蕲春县北部,东与张榜镇、青石镇毗邻,南与刘河镇接壤,西与株林镇相连,北与英山县南河镇、浠水县绿杨乡交界,镇人民镇政府距蕲春县具城29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238.93平方千米。
狮子镇境内北部为山区,西南为丘陵,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峰有牛皮寨、永安寨、香炉尖等。境内最高峰位于香炉尖,海拔1100米;最低点位于贡畈,海拔48米。
狮子镇境内主要河流有狮子河,由北而南,注入蕲河,全长37.6千米。
狮子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长石、云母、蛭石、铀等,尤以花岗石储量最大。
2011年,狮子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0.6亩,累计造林13.5万亩,其中用材林9万亩,经济林4.5万亩。
狮子镇经济
2011年,狮子镇财政收入68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万元,比上年增长0.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9.8万元,增值税26万元,企业所得税24万元。
2019年,狮子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0个。
2011年,狮子镇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中草药为主,农业总产值2.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6%,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生产粮食3万吨,人均41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籽、中草药,油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3031吨;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2万吨。
2011年,狮子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和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9万头,年未存栏17500头;牛饲养量1.1万头,年未存栏7500头;家禽饲养量76万羽,生产各种肉类0.8万吨,禽蛋2459吨,畜牧总产值1.4亿元。渔业以淡水鱼为主,养殖面积5000亩,产量78吨,产值2500万元。
2011年末,狮子镇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3.2万株,林木覆盖率36%,活立木蓄积量1.2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1800亩,产量3780吨,主要品种有桃、梨、李、柑橘,其中桃950吨,梨890吨,李1100吨,柑橘840吨。
2011年,狮子镇工业以采矿及石材加工为主,工业总产值1.3亿元,拥有工业企业7家,职工127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石材工业园生产的石材产品以及石材原料销往全国各地。
2011年末,狮子镇有商业网点187户,职工45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5.2亿元。
2011年,狮子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4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2。
2011年,狮子镇全年邮政业务收入780万元,其中纯收入18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00万元。
狮子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狮子镇位于大别山南麓,蕲春县西北部,与浠水县、英山县毗邻,由原狮子镇、花园乡合并而成,版图面积241平方公里,是蕲春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耕地面积40074亩,山林面积151387亩;辖54个行政村,414个村民小组,12818户,55026人。改革开放以来,狮子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使一个集老区、库区、贫困山区于一体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狮子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二·九”运动领袖、华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董毓华的故乡,革命先烈也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领导过高山铺战斗。为纪念先烈而建设的“毓华中学”,教学质量高,在全县名列前茅。
狮子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长石、石英石、大理石、长石资源遍,品位高、蕴藏量大。近年来,狮子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依托资源建起了两个长石粉厂,年创利税50万元。依托大理石矿资源大搞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福建、浙江老板开发矿产资源,先后有5个村破土动工开采,年可创利税120万元。
狮子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力发电潜力巨大,已建有龙井河电站。2001年还修建了龙井河二期工程,工程全部竣工后年可创利税120万元。
狮子镇地区药材资源丰富,历来就有采药、种药的传统。近十余年来,根据全县“医药兴县”的发展思路,全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现发展有药材4。2万亩,药材年收入过千万元,形成了药材专业村2个,药材生产大户560户。其中,大王山药材种植场不被列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狮子药莲也驰名省内外,现有莲籽生产基地8000亩,莲农1200余人。
狮子人智慧勤劳,观念更新较快,劳动力素质较高,技能较强,打工经济在鄂东久负盛名。从改革开放至今,每年都有1万都名劳力外出务工,年收入过亿元。打工经济带来的丰厚收入极大地促进了狮子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使狮子有“蕲春小香港”之称,经贸活跃,市场繁荣。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正有大批外出成功人士纷纷回乡投资兴业。
在新的世纪,狮子镇将继续发挥优势,强化特色,努力建设“药材之乡”、“石材之乡”、“药莲之乡”,带领全镇人民致富奔小康。.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狮子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狮子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