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乡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屯堡乡行政区划
屯堡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管辖的乡,车牌鄂Q,长途区号0718,人口约4.52万(截至2019年),面积25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5个行政村(社区)
屯堡乡概况
- 地名:屯堡乡
- 隶属:恩施市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718
- 车牌:鄂Q
- 邮编:445000
- 区划代码:422801205
- 身份证前6位:422801
- 面积:252平方公里
- 人口:4.52万人
- 人口密度:179人/平方公里
屯堡乡,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地处恩施市西部,东与龙凤镇接壤,南和小渡船街道交界,西与利川毗邻,西北与沐抚、板桥镇交界, 区域总面积251.7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屯堡乡户籍人口为45169人。
1949年11月,建立电堡区公所;2001年3月,电堡乡和沐抚乡(除前山外)合并为电堡乡。 截至2021年10月,屯堡乡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屯堡社区。
截至2019年末,屯堡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屯堡乡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建立电堡区公所。
1952年8月,改为第十一区。
1957年1月,复称屯堡区公所。
1958年11月,改名为电堡公社。
1961年5月,又复称为电堡区公所。
1975年7月,撤区并社为屯堡公社。
1984年6月,又复名为电堡区公所。
1997年2月,撤区改为电堡乡。
2001年3月,电堡乡和沐抚乡(除前山外)合并为电堡乡。
屯堡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屯堡乡因清朝时此地为电兵屯田之所得名。
屯堡乡地理环境
屯堡乡地处恩施市西部,东与龙凤镇接壤,南和小渡船街道交界,西与利川毗邻,西北与沐抚、板桥镇交界, 区域总面积251.75平方千米。
屯堡乡地形差异较大,75%为山地。境内最高峰位于蒲家垭,海拔1200米;最低点位于鸭松溪,海拔400米。
屯堡乡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均日照时数1370小时,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
屯堡乡境内属长江水系。清江河自沐抚七渡河入境,由西而东入长江,境内河道长40千米。
屯堡乡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铁矿、钒钼矿、磷矿、高岭土等,已发现矿藏41处。已探明D级储量以上矿产7种。2011年,屯堡乡耕地面积8.1万亩,人均1.1亩。
屯堡乡经济
2011年,屯堡乡财政总收入29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万元,比上年增长2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2万元,增值税25万元,企业所得税17万元。
截至2019年末,屯堡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2011年,屯堡乡以种植水稻、玉米、茶叶为主。农业总产值2.9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6万吨。其中玉米0.9万吨,水稻0.7万吨。经济作物为茶叶,种植茶园3.4万亩,总产值0.8亿元。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8万头,年末存栏2万头;牛饲养量0.8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1.2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饲养量1.2万羽。
2011年,屯堡乡工业以茶叶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工业生产总值1.2亿元,拥有工业企业33家,职工36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2011年末,屯堡乡有商业网点289个,职工305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贸市场6个,成交总额年1.9亿元。出口总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50%。
2011年末,屯堡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屯堡乡邮政业务收入24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25万元。
屯堡乡风景名胜
铜盆水森林公园位于恩施市城西北34千米,素有“天然植物园、动物园”美称,也被誉为恩施“小庐山”。铜盆水森林公园冬暖夏凉,春迟秋早。境内有山峦,沟壑,溶洞、溶洼、伏流断涧,奇峰异石,森林。
屯堡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屯堡乡位于恩施市西部,距市府21公里,地处东径111°15′——110°27′,东与小渡船办事处交界,西与利川市毗邻,南与白果乡相连,北与板桥镇接壤,被誉为八百里清江上的一颗璀灿明珠,素有“水电之乡”、“小硒都”之美称。国土总面积350.69平方公里,辖区东西长60.7公里,南北长7.7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河网密布,海拔地形差异较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温度16℃,无霜期240天,相对湿度70—80%,年均日照时数1370小时,年降雨量1500毫米,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是世界上少有的富硒区之一,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屯堡因方言得名,当地人叫藤堡。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早年此地古木参天,藤蔓遍野,匍匐于地,一根根粗大如木的藤子伸过河,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藤桥,故有""藤桥""""藤匍""之称,后演变为""屯堡"";二是清朝时此地为屯兵屯田之所,故名屯堡。
屯堡街原坐落在清江西岸的知礼渡,一场火灾使街道房屋全毁。约在清朝道光年间,人们陆续迁住现址,逐渐形成新的街道和集市。解放前,为恩施县第四区驻地,1938年仅50多户,逢阴历一、四、七赶场。1949年12月屯堡正式解放,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从屯堡罗针田(小地名卡门)过境入川,解放后为十一区,1958年建立屯堡公社,下属九个管理区。1975年撤区并社将大树、联合、花枝、马者划为屯堡公社管辖;青堡、碾盘、龙马划归龙马公社;罗针划归罗针公社。1984年6月至1996年12月设0恩施市屯堡区委员会,下辖双龙、鸦丘坪、罗针田、马者、车坝、大树、滴水岩、杨家山、鸭松溪、屯堡镇等乡(镇)党委。1997年1月随行政体制变化撤区建乡,改设恩施市屯堡乡。2001年3月随行政体制改革,将原沐抚乡除前山村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划归屯堡,2002年村组合并时,全乡建立17个村、2个居委会,即屯堡居委会、杨家山村、车坝村、新街村、大树村、马者村、鸭松溪村、花枝山村、黄草坡村、罗针田村、坎家村、双龙村、鸦丘坪村、田凤坪村、沐抚居委会、木贡村、高台村、营上村、大庙村。下辖178个村民小组,19420户,总人口70859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屯堡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