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城乡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匡城乡行政区划
匡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管辖的乡,车牌豫N,长途区号0370,人口约6.09万(截至2018年),面积6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9个行政村(社区)
匡城乡概况
- 地名:匡城乡
- 隶属:睢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370
- 车牌:豫N
- 邮编:476000
- 区划代码:411422213000
- 身份证前6位:411422
- 面积:60平方公里
- 人口:6.09万人
- 人口密度:1019人/平方公里
匡城乡,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地处睢县西部,东与河集乡相连,西南与长岗镇为邻,西与开封市杞县付集镇搭界,西北与西陵寺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59.74平方千米。
明代时期,属锦翠乡匡墙里;1983年12月,改公社为匡城乡;2005年11月,撤销范洼乡,划入匡城乡。 截至2018年末,匡城乡户籍人口为60901人。 截至2020年6月,匡城乡辖39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匡城村。
2011年,匡城乡完成财政总收入70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 2018年,匡城乡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匡城乡辖区地名信息
匡城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匡城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匡城村得名。
文物古迹
承匡古城位于睢县县城西南15千米匡城村西北。据《路史》、《左传》、《战国策》记载,承匡为宋国王城灵都之地。相传东周时,秦康公假借刚即位的周匡王之名在承匡筑城。秦时,将承匡城置为县城,不久因城内低洼积水迁往襄陵(今睢县北湖),城遂废。承匡现存城墙为黄土夯筑而成,最高处10米,城东西宽2华里、南北长15华里,成正方形,面积20平方千米。城墙西南角有一高大土台,当地人称“冢子”,又叫补天台。台上有关帝庙,庙旁植五棵高大柏树,当地老百姓叫它“五柏一所庙”。冢子下有女娲洞,又称45里狼烟洞可通至杞县圉镇(古代圉国)。
匡城乡建置沿革
明代时期,属锦翠乡匡墙里。
清代时期,设匡墙社。
民国元年(1912年),属四区长岗。
1949年12月,属八区尚屯。
1958年9月,分属尚屯、西陵、长岗3公社。
1977年12月,建匡城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匡城乡。
2005年11月,撤销范洼乡,划入匡城乡。
匡城乡地理环境
匡城乡地处睢县西部,东与河集乡相连,西南与长岗镇为邻,西与开封市杞县付集镇搭界,西北与西陵寺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59.74平方千米。
匡城乡境内河流有四级河周塔河、祁河2条,总长13.8千米,五级河祁河西支、碱厂沟2条,总长9.5千米。
匡城乡有耕地面积5.7万亩。
匡城乡经济
2011年,匡城乡完成财政总收入70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
2018年,匡城乡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1年,匡城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3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3万吨,人均1033千克。经济作物以西瓜、蔬菜为主。2011年,西瓜种植面积600亩,产量2000吨;蔬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1200吨。
匡城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和家禽为主,家禽饲养场19个,养猪场16个。2011年,生猪饲养量3.3万头,出栏3万头;牛饲养量1万头,出栏8000头;家禽饲养量80万羽,上市家禽74万羽。
2011年,匡城乡工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工业增加值1.9亿元。工业企业5家,职工865人。市级的重点企业1家,年创利税500万元。
2011年末,匡城乡有商业网点156个,职工624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600万元。乡村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1亿元。
2011年末,匡城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00万元。
匡城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匡城乡位于豫东平原中部,睢县境西南部,西与杞县付集乡搭界,西北与西陵镇毗邻,东北与尚屯乡接壤,东南与范洼乡相连,西南与长岗镇互邦,全乡总面积30.3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6%,辖18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到2000年底,全乡共6142户,25059人。
匡城乡政府所在地匡城集距县城12.5公里,匡城乡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匡城乡经济振兴奠定了基础。
匡城自建乡以来,全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特别是95年以来,通过实施富民工程,全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至2000年底已形成了以粮棉套、瓜菜带一年多熟结构模式、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食用菌生产等为主的种植业,以肉牛、生猪和肉蛋喂养为主的养殖业;以机砖、预制板加工为主的建材业;以汽车、四轮、机动三轮为主的交通运输业;以建筑、打零工、收购废品、粮油加工、经商为主的第三产业五业并举,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承匡故城
承匡故城。又名承匡城、匡城,匡或作“筐”,位于县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承匡历史甚古。《左传》有“(鲁)文公十一年(公元前616年),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匡”的记载。《战国策》记有“犀首以……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匡城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