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襄镇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行政区划
胡襄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管辖的镇,车牌豫N,长途区号0370,人口约4.48万(截至2018年),面积5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0个行政村(社区)
胡襄镇概况
- 地名:胡襄镇
- 隶属:柘城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370
- 车牌:豫N
- 邮编:476000
- 区划代码:411424103000
- 身份证前6位:411424
- 面积:55平方公里
- 人口:4.48万人
- 人口密度:809人/平方公里
胡襄镇,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地处柘城县东北部,东与睢阳区高辛镇毗邻,东南与老王集乡接壤,南与大仵乡为邻,西与马集乡相连,北与睢阳区娄店乡相邻, 行政区域面积55.39平方千米。
明、清时期,属永宁、招贤2乡;1997年3月,撤乡建胡襄镇。 截至2018年末,胡襄镇户籍人口为44846人。 截至2020年6月,胡襄镇辖30个行政村。
2011年,胡襄镇完成财政总收入78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0.6元。 2018年,胡襄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胡襄镇辖区地名信息
胡襄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西周封舜后裔胡公于此,筑胡襄城,故名胡襄集。
文物古迹
胡襄镇境内有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1处。
胡襄镇建置沿革
明、清时期,属永宁、招贤2乡。
民国元年(1912年),设胡襄集北牌、南牌,属东北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胡襄乡、曹楼乡联保,属第二区。
1949年12月,设胡襄区。
1958年12月,成立胡襄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胡襄乡。
1997年3月,撤乡建胡襄镇。
胡襄镇地理环境
胡襄镇地处柘城县东北部,东与睢阳区高辛镇毗邻,东南与老王集乡接壤,南与大仵乡为邻,西与马集乡相连,北与睢阳区娄店乡相邻, 行政区域面积55.39平方千米。
胡襄镇境内河流有四级河洪河、太平沟2条,总长17.5千米。
胡襄镇境内已探明地下有优质工业用煤,储量为12.4亿吨。耕地面积5.5万亩。
胡襄镇经济
2011年,胡襄镇完成财政总收入78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50.6元。
2018年,胡襄镇有工业企业29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2011年,胡襄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8.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3万吨,人均637千克,其中小麦2万吨,玉米1.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蒜、三樱椒、棉花、烟叶、西瓜、胡芹等。2011年,大蒜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1.2万吨;三樱椒种植面积1.2万亩,干辣椒产量3600吨;西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500吨;烟叶种植面积800亩,干烟叶产量120吨;胡芹种植面积800亩,产量3000吨。
胡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和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8万头,出栏5.1万头;羊饲养量2.9万只,出栏1.6万只;家禽饲养量65.2万羽,上市家禽52.1万羽。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
胡襄镇以木材加工、纺织、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
2011年,胡襄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2011年末,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职工56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2011年末,胡襄镇有商业网点290个,职工83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亿元。有大蒜交易专业市场、三樱椒交易专业市场、建材交易大市场各1个,年成交额5600万元。
2011年末,胡襄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00万元。
胡襄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胡襄乡位于柘城县东北边境、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南与老王集、大仵乡接壤,西与马集为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5200轩。辖29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205个村民组,共8806户,38126人。乡人民政府驻胡襄集。
该乡地势平坦,土质多为两合土,有少量淤土及沙碱地。太平沟、洮河平等斜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三樱椒、烟叶等是驰名中外的胡芹产地。有西瓜、大蒜乡之称。.
2014年7月,胡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胡襄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河南省全国重点镇,胡襄排第1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