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

文峪乡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文峪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文峪

文峪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管辖的乡,车牌豫M,长途区号0398,人口约3.02万(截至2018年),面积23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7个行政村(社区)

文峪乡概况

地名:文峪乡
隶属:卢氏县
行政级别:
区号:0398
车牌:豫M
邮编:472000
区划代码:411224200
身份证前6位:411224
面积:236平方公里
人口:3.02万人
人口密度:128人/平方公里

文峪乡,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卢氏县东南部,东接范里镇,南和栾川县接壤,西邻横涧乡,北与城关镇和东明镇隔洛河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235.79平方千米。

1949年前,为燕居镇;1984年1月,政社分设成立文峪乡;2004年3月,乡政府迁至南窑村。 截至2018年末,文峪乡户籍人口为30195人。 截至2020年6月,文峪乡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南窑村。

2017年,文峪乡完成财政收入122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 2018年,文峪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文峪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孔子曾到此讲学,后建有文庙,因而得名。

文物古迹

文峪乡境内有新石器人类遗址、古地名窑子沟、老君庙古迹群、呼延古院、牛家胡洞、延家村五庙、延家寨、国民党中央银行遗址、兴国寺等文物古迹。

文峪乡建置沿革

1949年前,为燕居镇。

1955年12月,撤区,和范里各设中心乡。

1958年8月,成立文峪公社。

1961年3月,将大石河区分设为大石河公社。

1965年4月,又合并为文峪公社。

1975年6月,重设大石河公社。

1980年6月,又合并为文峪公社。

1984年1月,政社分设成立文峪乡。

2004年3月,乡政府迁至南窑村。

文峪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文峪乡地处卢氏县东南部,东接范里镇,南和栾川县接壤,西邻横涧乡,北与城关镇和东明镇隔洛河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235.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文峪乡境内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地,东、西部为丘陵。全乡东西长26千米,南北宽22千米。

气候

文峪乡气候主要特点是北部气候较温暖,南部属深山高寒区,多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652.1毫米,无霜期年平均175天。

水文

文峪乡有发源于叫河镇的大石河向西北流至窄口,峡谷的一段名“水河”,出峡谷经文峪街入洛河一段名“文峪河”,平均流量0.6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文峪乡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伏旱、冰雹。最严重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7年7月30日,文峪乡遭受了百年不见的特大暴雨袭击,322省道水域河口至香子坪村皮皮岭段严重损毁全部中断,全乡32个村民委员会全部受灾,359户988间群众住房倒塌,464户1285间房屋损坏,1.68万亩耕地被冲毁,绝收面积12619亩,毁坏耕地9037亩;冲毁道路311千米;冲毁高低压线路66.5千米;冲毁通信线路426千米;冲毁水利工程21处,毁坏136处,冲毁卫生院1所,直接经济损失达1.55亿元。2010年7月24日文峪乡再次遭受了特大洪灾,这次洪灾造成倒塌房屋125间,损坏房屋450间,农作物受灾765亩,绝收760亩毁坏耕地1691.5亩,道路中断30处24.25千米,冲毁河坝730米,冲毁人蓄饮水管道7356米。

土地资源

文峪乡有耕地面积34384亩,林地面积26.7万亩。

文峪乡经济

综述

2011年,文峪乡完成财政总收入428.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7.3万元,地税收入411.3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187.1万元。

2017年,文峪乡完成财政收入122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

2018年,文峪乡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文峪乡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豆类等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677吨,人均270千克。经济作物以烟叶、核桃、天麻、黄芷、桔梗、猪苓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达到5015头;羊饲养量达到3816只。渔业以池塘养殖为主,建成了1000余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养殖中华鲟、俄罗斯鲟15000尾。

文峪乡风景名胜

红石谷·樱桃沟生态观光园

红石谷·樱桃沟生态观光园位于卢氏县文峪乡庙沟村境内,距离卢氏县县城10千米。园区总面积10平方千米。是以自然地质景观和生态农业景观为主的小型景点。园内有不同品种樱桃树10万余株,年产量80万公斤。

文峪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文峪因孔子曾到此讲学建文庙而得名,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东有卢敖炼丹遗址;为卢氏得名之由来;西有双庙水库,高峡平湖,长龙卧泊;南有苞犊寨之屏障,地势险要,风景秀美;中有水峪河大峡谷,壁垒万仞,仅见一线之天;北有柳林古渡,南寺钟声,为文峪之门户,全乡总面积237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7748户,29369 口人,耕地面积34384亩。拥有林地面积26.7万亩。境内分布着两大流域(泉水峪流域和水峪河流域),卢栾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河滩与河川共有,丘陵与深山并存,林木葱茏,沟壑纵横,蕴芷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文峪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资源优势,确定经济发展思路,围绕“烟、菜、牧、蚕、果、药、草、菌”八大产业,发挥河川优势,开发山区资源,巩固丘陵烟叶,挖掘荒滩潜力,基本形成了山区药菌牧、丘陵烟果草、河川瓜菜蚕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深山区建成以天麻、黄芪等中药材基地及畜牧养殖基地,牛饲养量达到8000头,羊饲养量达到9000只;在丘陵地区,已建成6000亩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3万亩的优质核桃基地;在河川地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节水浇灌工程为契机,开发高效农田1万亩,使之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了3000亩的瓜菜基地,3000亩桑蚕基地;利用河滩优势,开发荒滩资源,建成了310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新造地1000余亩。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全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逐年提高。.

  2020年9月,2020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名单出炉,文峪乡上榜。

  牛家胡洞

  牛家胡洞:牛家胡洞因举人牛金星曾在此居住而得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的军师、卢氏举人牛金星久慕呼延氏之名,跋山涉水从卢氏西南山老家五里川来到延家村,客居仇氏胡洞的仇家,向呼延后人学习治国……

  卢氏兴国寺

  兴国寺:兴国寺,又名定林寺、上林寺,俗称南寺。寺院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即公元951年前后,盛于金朝泰和年间,即公元1201年前后,有确切记载的年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历史上的兴国寺几度……

  国民党中央银行遗址

  国民党中央银行遗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银行曾搬迁于窑子沟村,省政府的许多机构也随之而来,他们办公、住宿于呼延大院,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那时的小乡村是何等的荣耀辉煌。银行撤走之时有部分机……

  延家寨

  延家寨:延家寨位于延家村东南、滑石岭北端的山顶,方圆三百余亩,寨子由外中内三层构成。外层据崖用土石建造,高两丈,底宽五丈,顶部宽一丈,可供守卫人员来回运动,其主要做为守护之用;中寨为种植生产……

  延家村五庙

  延家村五庙:延家村由于历史悠久,村内居住着呼延氏、郭氏、仇氏、乔氏四大家族,人口众多,故此庙宇文化也相对丰富。村中有上庙土地庙、中庙将军庙、下庙火神庙、前庙龙王庙、后庙夫子庙。其中中庙供奉着……

  老君庙古迹群

  老君庙古迹群:老子东去途经此处而得名。相传,老子当年翻崤山过洛河进入泉水峪,行至双庙峡口,看到奇特的地形,眼前豁然一亮。鸡公山、不老山两山直上云端,把黄色丘陵和崇山密林截然斩开,10余米宽的……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文峪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文峪乡地图

导航去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文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