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庄乡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董王庄乡行政区划
董王庄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管辖的乡,车牌豫C,长途区号0379,人口约3.44万(截至2018年),面积9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0个行政村(社区)
董王庄乡概况
- 地名:董王庄乡
- 隶属:宜阳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379
- 车牌:豫C
- 邮编:471000
- 区划代码:410327212000
- 身份证前6位:410327
- 面积:91平方公里
- 人口:3.44万人
- 人口密度:376人/平方公里
董王庄乡,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地处宜阳县南部,东与白杨镇接壤,南与嵩县闫庄镇为邻,西靠上观乡,北接赵保镇, 行政区域面积91.3平方千米。
历史上分属嵩县、伊川、宜阳3县;1983年5月,改为董王庄乡。 截至2018年末,董王庄乡户籍人口为34361人。 截至2020年6月,董王庄乡辖20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董王庄村。
2011年,董王庄乡完成财政总收入51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9%。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 2018年,董王庄乡有工业企业19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董王庄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早年董姓先定居于此,取名董庄,后又迁入王姓渐多,改名为董王庄。
董王庄乡建置沿革
历史上分属嵩县、伊川、宜阳3县。
1949年至1955年,属宜阳县赵保区。
1956年1月,董王庄乡划为中心乡,辖大石岭、灵官店2个乡。
1958年5月,公社化后属赵保公社。
1962年5月,成立董王庄公社。
1983年5月,改为董王庄乡。
董王庄乡地理环境
董王庄乡地处宜阳县南部,东与白杨镇接壤,南与嵩县闫庄镇为邻,西靠上观乡,北接赵保镇, 行政区域面积91.3平方千米。
董王庄乡境内大部为丘陵山区,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黑山主峰海拔883.4米,立顶山海拔992米。
董王庄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5℃,1月气温多在-10℃—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4℃;7月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2℃。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
董王庄乡境内河道属洛河、伊河两大水系。凤阳河发源于董王庄乡金家坪,境内长7千米。后注入伊河;寺河源于董王庄乡灵关殿,境内长6千米,注入洛河;顺阳河发源于董王庄乡北沟,境内长7千米,流经白杨李封南至伊川县鸣皋镇归伊河;通阳河发源立顶山南麓,境内长10千米,流经白杨镇石垛到伊川县鸣皋镇窑头注入伊河。
董王庄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冰雹、蝗灾、霜灾、雷击等。干旱、洪涝平均十年八遇,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82年6月,河水暴涨,山洪急流,冲坏大量田地和房屋。风灾年年均有发生,每年多发生在5月20日—6月10日期间。雷电平均三五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4年7月,造成东官庄村惨重人畜伤亡。
董王庄乡境内矿藏资源有白垩土储量2亿吨,钾长石储量1.2亿吨,重晶石储量1.5亿吨,膨润土储量350万立方米,锌铅矿、铁矿等也有一定储量。集中分布在董王庄、武坟、灵关殿一带。耕地面积5.1万亩,水浇地1.6万亩,旱地3.5万亩。
董王庄乡经济
2011年,董王庄乡完成财政总收入51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5万元,增值税1.3万元,企业所得税2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3元。
2018年,董王庄乡有工业企业19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个。
2011年,董王庄乡完成农业总产值1.9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1%。
董王庄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万吨,人均465千克,其中小麦0.9万吨,玉米0.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蔬菜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0.2万吨。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7万亩,产量2.96万吨,主要品种有大葱、西红柿,其中大葱0.02万吨,西红柿475吨。
董王庄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9.9万头,年末存栏4.9万头;羊饲养量8.9万只,年末存栏4.8万只;家禽饲养量47.3万羽。
截至2011年末,董王庄乡累计造林2.7万亩,林木覆盖率20%。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7785亩,产量16072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2011年,大中型农业机械639台(辆)。
董王庄乡以膨润土开采、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导产业。
2011年,董王庄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9.4%。2011年,工业企业32家,职工87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2011年末,董王庄乡有商业网点206个,职工25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5亿元。
2011年末,董王庄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各项贷款余额2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5%。
董王庄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董王庄乡位于宜阳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接宜阳县白杨镇,西连上观乡,南与嵩县接壤,北与赵保乡相邻,有宜阳“南大门”之称。总面积74.5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9万人,属山区农业乡。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利用地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以花生种植、肉牛羊养殖和林业生产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花生150万公斤,为宜阳县优质花生基地,“无公害花生基地”正在申报。全乡肉牛存栏1.5万头,肉羊存栏1.3万只,现有中小型养殖场5家,属宜阳县肉牛、羊养殖基地。
全乡拥有荒山资源10万亩,通过生态项目建设,已发展经济林、生态林3万亩,尚有7万亩荒山资源待开发利用。乡域地矿资源丰富,经初步勘测,白垩土贮量达2亿吨,钾长石贮量1.2亿吨,重晶石贮量1.5亿吨以上,目前已进入初步开发阶段。
2003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00万元,财政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先后被评为宜阳县农业结构调整、烟叶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发展、科技工作、小城镇建设、信访稳定、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
在今后的发展中,乡党委、政府将在继续巩固花生种植、牛羊养殖和林业生产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围绕荒山、地矿、劳务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深加工做文章,以资源为依托,以政策为吸引,以诚信为保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各界有识志士精诚合作,共创董王庄乡的美好明天!".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董王庄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