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前大磨乡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前大磨

前大磨是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管辖的乡,车牌冀D,长途区号0310,人口约3.82万(截至2018年),面积3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9个行政村(社区)

前大磨乡概况

地名:前大磨乡
隶属:魏县
行政级别:
区号:0310
车牌:冀D
邮编:056800
区划代码:130434205000
身份证前6位:130434
面积:37平方公里
人口:3.82万人
人口密度:1030人/平方公里

前大磨乡,隶属河北省邯郸市魏县, 地处魏县西南,东与仕望集乡相连,南与北台头乡接壤,西与车往镇为邻,北与魏城镇交界。 辖区面积37.1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前大磨乡户籍人口为38236人。

民国时期,属大名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恢复魏县建制,属魏县。1953年,设立前大磨乡。1958年,改设前大磨公社。1984年,复设前大磨乡。1989年,白枣林乡并入。 截至2020年6月,前大磨乡辖29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前大磨村。

2018年,前大磨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5个。

前大磨乡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大名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恢复魏县建制,属魏县。

1953年,设立前大磨乡。

1958年,改设前大磨公社。

1984年,复设前大磨乡。

1989年,白枣林乡并入。

前大磨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乡政府驻前大磨村而得名前大磨乡。

大白龙潭战场

白龙潭战场遗址在今大磨乡与北皋镇之间;民国23年(1934年)大名县志地图中还存有白龙潭,后消失。

前大磨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前大磨乡地处魏县西南,东与仕望集乡相连,南与北台头乡接壤,西与车往镇为邻,北与魏城镇交界。 辖区面积37.11平方千米。

气候

前大磨乡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年平均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

前大磨乡经济

综述

2011年,前大磨乡财政收入130万元。

2018年,前大磨乡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5个。

农业

前大磨乡耕地面积4.4万亩,土地多为沙壤土、黏土和少部分沙土地。农业传统种植以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杂粮为主。

2011年,前大磨乡果品总产量达到280吨,棉花产量达到580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42.5吨,农业总产值达到8760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鸡为主。生猪饲养量1200头,年末存栏量1100头,羊饲养量4400只,年末存栏4000只,鸡饲养量16万羽。种植树木21.5万棵,果树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10%。农民人均纯收入2563元。

工业

前大磨乡以面粉加工、墙体材料、木器加工、服装加工为主。

2011年,前大磨乡工业总产值2.78亿元;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1345人。

商业

2011年末,前大磨乡有商业网点412个;社会商品销售额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集贸市场1个,长约1500米,有固定的摊位200个、门店140间,年成交额5000多万元。

金融

2011年,前大磨乡有农村信用社1家金融服务机构。

前大磨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前大磨乡位于魏县西南部,距县城8千米。面积37平方千米,耕地4.3万亩,人口2.83万人(2002年)。辖29个行政村,乡0驻前大磨村。乡域经济以种植,养殖,建材和劳务输出为主。

  1961年建张庄公社,1963年因洪水成灾,公社迁址于前大磨,1982年更名前大磨公社

  前大磨乡

  ,1984年改乡,1989年更名大磨乡(damoxiang)。1997年,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辖白枣林、郭枣林、连枣林、李枣林、赵枣林、任户村、连户村、魏户村、南户村、栗才曲、任才曲、后才曲、韩才曲、连才曲、前崔村、后崔村、后寺、罗善会、公议会、和顺会、恩善会、前大磨、后大磨、东薛村、破井、西王庄、张庄、前寺、李才曲29个行政村。

  -代码

  代码 :130434205201前大磨村 130434205202破井村 130434205203后崔村 130434205204李枣林村 130434205205连才曲村 130434205206韩才曲村 130434205207后才曲村 130434205208李才曲村 130434205209任才曲村 130434205210栗才曲村 130434205211白枣林村 130434205212郭枣林

  前大磨乡

  村 130434205213连枣林村 130434205214赵枣林村 130434205215乐善会村 130434205216恩善会村 130434205217任户村 130434205218后寺村 130434205219后大么村 130434205220连户村 130434205221南户村 130434205222和顺会村 130434205223东薛村 130434205224公议会村 130434205225西王庄村 130434205226魏户村 130434205227前崔村 130434205228张庄村 130434205229前寺村

  -计划生育

  魏县前大磨乡是一个农业乡,辖29个行政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进一步贯彻

  前大磨乡

  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让农民群众转变"越穷越生"的落后思想,走上"少生优生快致富"的道路,加强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规范计划生育服务举措,对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贫困户,从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帮助他们学习科技、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沼气、上种养加项目等;动员他们参加星级文明户、绿色庭院、学习型家庭等典型评选活动;同时把他们中间政治优、致富快的人员列入乡土人才、党员积极分子、村后备干部,着重从党的理论、政策、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培养,增强他们带领更多农民群众遵纪守法、科技致富 的能力。

  2007年前大磨乡已经投入资金4.3万元,帮扶96个计生贫困户上了项目,有60个计生贫困户评上了星级文明户,8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5人进入村级班子,成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雁。2007年来,前大磨乡有96个计生贫困户得到帮扶,这一做法使得计生政策在这里更加深入人心。

  -政治工作

  前大磨乡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对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引导农民工向本地企业和建筑等行业转移就业。同时,鼓励、扶持有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以“梨乡水城”创建为契机,在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中,为返乡农民工就地参与家乡建设提供就业条件。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经济建设

  概述

  河北省魏县前大磨乡新引进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红薯淀粉加工项目正在安装设备。这是党委、0为增加农民收入、谋划发展红薯生产加工专业乡的关键举措。在魏县通过各级0的科学规划和优质服务,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加工、种植、养殖业,现已发展专业乡8个,专业村148个,专业户3.8万个,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 一户一特色”、全县专业特色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

  前大磨乡位于县域中部,南临漳河,辖29个行政村,人口2.9万,耕地3.4万亩。2007年人均收入2610元,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穷乡。乡立足群众有种植红薯传统、红薯种植面积大、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谋划发展红薯产业。在建成红薯加工企业1家,红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红薯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乡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

  立足乡情谋思路

  前大磨乡不临邯大、魏峰、宁魏等主要交通干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无区位、交通优势。以什么为突破口撬动乡域经济发展?乡党委、0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思考,对乡情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前大磨乡有三分之一的村位于漳河沿岸,河滩地和沙性土壤面积达12000亩,在沿漳河一带的村,群众因地制宜,历史上有种植红薯的传统,特别是,随着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植小麦、玉米的成本越来越高,一些群众主动扩大了红薯种植面积,靠加工红薯淀粉、粉条等附加产品,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赵枣林村支书李清堂种植红薯100多亩,靠销售、加工红薯就能增加收入3万多元。乡党委、0根据这一乡情,敏锐地感到小小的红薯能成为促进乡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确定了大上红薯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红薯种植、红薯餐饮、红薯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路,以此实现富民强乡的目标。

  制定政策重扶持

  为调动群众种植红薯积极性,推动红薯特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统一优惠为薯农提供优质脱毒种苗。由乡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统一购进脱毒优质红薯种苗,通过经纪人和红薯种植大户向广大农户推广。农户种植红薯先付一半苗款试种,另一半苗款在红薯收获后向红薯加工企业出售红薯时扣除。二是统一优惠为薯农提供化肥。乡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以每吨低于市场价200元的价格,统一购进红薯专用化肥,以每袋低于市场价10元的价格向薯农提供。既保证化肥质量,又减轻了薯农负担。三是免费举办红薯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山东省梁山县红薯种植专家、技术人员举办红薯种植技术培训班,免费为广大薯农提供技术支持,并全程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四是定期组织经纪人和薯农到红薯种植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根据种植红薯面积和收购数量提取一定的活动经费,组织红薯经纪人和种植大户到山东省梁山县、河南省农科院等地参观学习红薯种植技术,通过现场参观和向专家、技术人员咨询等方式,不断提高种植红薯技术。五是签订收购合同。由红薯加工企业与广大薯农签订红薯收购合同,保证薯农红薯收获后以每斤不低于0.25元的价格收购,确保广大薯农利益。六是优先扶持种植大户和经纪人发展相关产业。采取包产、租让等形式搞好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农村闲散土地向红薯种植大户集中。发展壮大一批经纪人队伍,发挥经纪人联系面广、信息渠道畅通等优势,积极发展红薯专业运输业、红薯起垄机、收获机等相关产业。七是对种植大户和业绩突出的经纪人进行奖励。每年年底,视红薯种植大户和经纪人业绩,由乡党委、0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

  科学规划求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红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与县“绿之源”薯业协会联系,先后3次到国内研究甘薯类作物领先的河南省农科院甘薯研究所考察红薯研究的最新成果,5次到山东省梁山县考察红薯加工企业和市场行情。引进了“商薯19”和“豫薯13”两个新品种。制定了乡红薯产业发展规划, 2010年红薯加工企业达到5家以上;2009年红薯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2010年达到4000亩,2011年达到10000亩以上。逐步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大城市餐饮企业联系,开发红薯茎尖等新品种蔬菜,力争亩均红薯产值达到3000元,发展为红薯种植专业乡。投资2200万元、占地40亩的红薯淀粉加工粉条生产项目已建好厂房,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日消化红薯30万斤,年可消化2000-3000亩红薯,增加农民收入120万元。

  魏县前大磨乡为帮助农民发展红薯生产加工业致富,乡0从山东梁山引进以红薯加工为主的淀粉加工项目,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农户连市场经营模式,发展红薯种植3000亩,可助农增收100多万元。乡还谋划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发展红薯种植1万亩以上,增加农民收入500万元,实现标准化管理,形成红薯种植加工专业乡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前大磨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前大磨乡地图

导航去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前大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