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镇
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镇行政区划
黄竹是海南省定安县管辖的镇,车牌琼,长途区号0898,人口约1.04万(截至2019年),面积6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9个行政村(社区)
黄竹镇概况
- 地名:黄竹镇
- 隶属:定安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98
- 车牌:琼
- 邮编:570000
- 区划代码:469021103
- 身份证前6位:469021
- 面积:69平方公里
- 人口:1.04万人
- 人口密度:151人/平方公里
黄竹镇,隶属于海南省定安县,地处定安县东南部,东邻文昌市蓬莱镇,西与龙门镇、雷鸣镇相连,南毗琼海市,北与龙湖镇相依;地理坐标介于位于东经110°18′—110°32′,北纬19°26′—19°36′之间。 行政区域总面积68.6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黄竹镇户籍人口10436人。
黄竹镇黄竹墟其始建于明弘二年(1489年),由于这一地区盛产黄色的竹子,故取名为黄竹。1958年10月,与南海农场合并,成立“南海人民公社”,6个月后,场社分开,恢复“黄竹公社”名称。1981年,经上级批准,黄竹公社与南海农场合并。1987年5月,经广东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黄竹镇人民政府。2005年12月,黄竹镇整建制正式移交定安县人民政府管理。 截至2020年6月,黄竹镇下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2020年,黄竹镇地区生产总值达72133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641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677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9928万元。
黄竹镇历史沿革
黄竹镇黄竹墟其始建于明弘二年(1489年),由于这一地区盛产黄色的竹子,故取名为黄竹。
清代属黄竹图、居腰图等。
1950年5月,成立黄竹乡人民政府。
1958年10月,设立黄竹人民公社;同年12月,合并为南海人民公社。
1959年4月,国营南海农场从南海公社划出,南海公社改称黄竹公社。
1968年4月,改设黄竹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成立黄竹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5月,合并入国营南海农场。
1987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黄竹镇人民政府,由南海农场代管,黄竹镇实行场镇双重建制,行政上隶属定安县政府和国营南海农场双重领导。
2005年12月,整建制移交定安县人民政府管理。
黄竹镇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12年末,黄竹镇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黄竹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竹镇位于定安县东南部,东邻文昌市蓬莱镇,西与龙门镇、雷鸣镇相连,南毗琼海市,北与龙湖镇相依;地理坐标介于位于东经110°18′—110°32′,北纬19°26′—19°36′之间。 行政区域总面积68.67平方千米。
气候
黄竹镇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温度23.4℃。
水文
黄竹镇辖区内有17条河流。
黄竹镇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黄竹镇东部牛压岭上主要分布有石墨矿,东北靠文昌,东南邻琼海,曾于20世纪70年代开采至1993年,当开采到与琼海的交界处后,因两市县的界线存在争议而暂停开采。经地质人员取样化验,含固定碳低于30%。此外,黄竹镇还分布有磁铁矿与赤铁矿,石英矿,有开采价值。又有少量的水晶矿不易开采。
黄竹镇经济
2012年,黄竹镇财政收入完成98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800万元,其他收入180万元;镇级预算支出12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达3.73亿元,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量达14200万元,同比增长1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15元,同比增长14.7%。
2020年,黄竹镇地区生产总值达72133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641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677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9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86元,比2019年增长5.3%。
2012年,黄竹镇第一产业产值21300万元,同比增长10.9%。年末,黄竹镇有耕地面积18615亩,人均1.77亩,水田8435亩,旱地10180亩,主产水稻,2012年生产粮食5359吨,人均511千克;经济作物主要为橡胶、胡椒、槟榔、荔枝、茶叶等。有菠萝650亩,荔枝2287亩,龙眼166亩,橡胶14194亩,槟榔3185亩,胡椒2788亩。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2012年生猪出栏25800头,年末存栏19260头;牛出栏量892头,年末存栏2415头;羊出栏量3801只,年末存栏2563只;家禽年末存栏287000羽。
2018年,黄竹镇有耕地18615亩,水田6435亩,坡地10230亩。主要农作物橡胶13326亩,槟榔3311亩,胡椒2682亩,荔枝2154亩,菠萝3405亩,其它热带作物3998亩,热带长期经济作物是该镇主要农业经济产业。
2020年,黄竹镇早造水稻种植面积 7074 亩、晚造水稻种植面积 5763亩,亩瓜菜种植面积1850亩,共出栏畜类产品约7400头、禽类产品约76万羽。黄竹镇共种植各类热带水果4万亩,其中:菠萝蜜14200亩、荔枝12500亩、红心蜜柚2800亩、莲雾4500亩、火龙果310亩,其他如菠萝、百香果、石榴等热带水果约5600亩,此外新增引进桑葚、杨桃、榴莲蜜1000余亩,其他种植物如槟榔约17409亩。
2012年,黄竹镇第二产业产值4000万元,同比增长12.8%。
黄竹镇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城郊工业。截至2012年,已建注塑厂,日产水果包装塑料框1500个;海德鲁化肥厂项目投入生产;高速路口白塘村附近混凝土公司建成投产,年产80万立方预拌混凝土;黄竹高速路口一带引进肉猪冷冻厂,正建厂房。
2018年,黄竹镇有工业企业1个。
2012年,黄竹镇第三产业产值12000万元,同比增长8%。
2018年,黄竹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黄竹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一、沿革、区划
黄竹,明弘治二年(1489年)建。清代属黄竹图、居腰图等。1950年5月,成立了黄竹乡人民政府。1958年10月1日设立黄竹人民公社;同年12月进一步合并为南海人民公社;1959年4月,国营南海农场从南海公社划出,南海公社改称黄竹公社。1968年4月改设黄竹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成立黄竹公社管理委员会。1982年5月经上级批准合并入国营南海农场。1987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黄竹镇人民政府,由南海农场代管。黄竹镇实行场镇双重建制,行政上隶属定安县政府和国营南海农场双重领导。2005年12月整建制移交定安县人民政府管理。2014年末辖黄竹、大坡、莲堆、南保、大统、周公、白塘、河头等8个行政村,75个村民组,49个自然村。
二、位置、面积、人口
位于东经110o18`—110o32`,北纬19o26`—19o36`。地处定安县东南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定安县城定城镇仅3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邻文昌市蓬莱镇,西与龙门、雷鸣镇相连,南毗琼海市,北与龙湖镇相依。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黄竹墟文明中路和幸福街交叉路口,电话区号0898,邮政编码:571224,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北抵海口,南达三亚,西通龙门、屯昌,东至文昌,交通十分便捷。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5千米,总面积49.2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6.58平方千米,占94.58%;水域2.67平方千米,占5.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3人。2014年末,辖区总人口10992人,出生137人(男70,女67),政策内127人,符合法定92.70人,性别比104.47,出生率12.47‰,三项指标都在县下达指标范围内。
三、资源与交通
黄竹镇东部牛压岭上主要分布有石墨矿,东北靠文昌,东南邻琼海,曾于70年代开采至1993年,当开采到与琼海的交界处后,因两市县的界线存在争议而暂停开采。经地质人员取样化验,含固定碳低于30%。此外,黄竹镇还分布有磁铁矿与赤铁矿,石英矿,有开采价值。又有少量的水晶矿不易开采。境内有东线高速g98、国道海榆东线g223、省道仙黄线206、省道黄屯线302等4条公路干线交汇,南距琼海高铁火车站31公里,北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68公里。
四、农业
2014年,我镇农业总产值达27710万元,同比增长12%;农业增加值15440万元,同比增长9.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00元,同比增长17%。
五、乡镇企业
黄竹镇位于东线高速路边,距离定城和琼海加积也都只有半小时内路程,运输十分方便,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城郊工业。目前已建成定安黄竹泽丰注塑厂,日产水果包装塑料框1500个;海德鲁化肥厂项目投入生产;高速路口白塘村附近深港混凝土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产80万立方预拌混凝土;黄竹高速路口一带引进肉猪冷冻厂,正建厂房。
六、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良性增长,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50830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710万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产值5138万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产值17982万元,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量达16225万元,同比增长3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00元,同比增长17%。七、文教体卫2014年末镇文化中心,广播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5处,各类文化专业户7户,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5万册,健身舞、琼剧业余爱好者团队105人,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黄竹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