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

青龙街道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青龙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青龙

青龙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管辖的街道,车牌贵D,长途区号0856,人口约8.35万,面积9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8个社区(行政村)

青龙街道概况

地名:青龙街道
隶属:德江县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856
车牌:贵D
邮编:565200
区划代码:520626001
身份证前6位:520626
面积:92平方公里
人口:8.35万人
人口密度:904人/平方公里

青龙街道,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下辖街道,地处德江县境中部,是德江县政府与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东与东北接稳坪镇,东南邻共和土家族乡,南交堰塘土家族乡,西与西南依龙泉土家族乡,西北靠钱家土家族乡,北连荆角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总面积92.29平方千米。2011年总人口83483人。

1992年10月,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并为青龙镇。 2013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设置青龙街道。 截至2020年6月,青龙街道下辖7个居委会和1个村委会, 街道办事处驻桥头社区。

2011年,原青龙镇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工业总产值9.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4元;工业企业59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主要从事酿造、加工、电力、供水等行业。工业园区1个。

青龙街道历史沿革

明,属水德江长官司德江图和务川县在城图、齐地图及印江县在廓图、茅坝图共同管辖。

清,属安化县德江图第十甲(大堡场、大龙阡、潮水桥、黎家堡、瓦窑头),务川县齐地图第十甲(大堡、九条溪、南客寨、高洞、厦阡),印江县在城图第五甲(大堡)、毛坝图第八甲(大堡)第十甲(马脑山),乌罗司大堡里(解家屯)。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印江县属地大堡、马脑山和务川县属地大堡、九条溪、南客寨、高洞、厦阡和乌罗司大堡里(解家屯)等插花地划入境域。

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玉溪乡,辖今全境及原龙塘乡,下置闾、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改置玉溪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撤闾,建12个保。

1950年2月,县置第一区城关区,辖玉溪镇。

1953年1月,玉溪镇析置为城关镇和南客、大岩、官庄、河咀、龙塘5乡。

1956年3月,河咀乡并入城关镇,大岩乡并入官庄乡。

1959年1月,城关镇和南客、官庄乡各改生产管理区。

1961年9月,城关、南客、官庄3个生产管理区合并为城关公社。

1963年3月,城关公社析置为城关、南客、官庄3公社,共辖17大队、137生产小队。

1965年11月,城关公社改城关镇。

1969年6月,南客公社并入城关镇。

1981年10月31日,城关镇析出光辉、向阳、新寨、厦阡、五星(不含香树园、周家湾生产队)等大队置南客公社,城关镇辖红旗、反帝、反修、永红4大队。

1984年12月26日,城关镇改名姜司镇,并升为区级镇

1992年10月,姜司镇与南客、官庄乡合并为青龙镇。

2013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75号》批准同意撤销德江县青龙镇设置青龙街道。

青龙街道历史文化

名字由来

青龙街道因玉溪河穿城而过,犹如青龙盘踞而得名。

民族风情

青龙街道的土家春节、元宵节舞龙炸龙和“6月6”草龙祈雨泼水活动具有民族特色。春节元宵节舞龙炸龙历时较长,从进入正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日晚,一年一度的春节舞龙活动集傩文化、花灯、狮子灯等于一体近万人自发组织参与表演。6月6日草龙祈雨泼水活动是传承地方传统习俗又一文化特色,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扎草龙、舞草龙、举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保百姓平安幸福为目的的传统文化活动。

青龙街道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龙街道地处德江县境中部,是县政府与镇政府所在地,东与东北接稳坪镇,东南邻共和土家族乡,南交堰塘土家族乡,西与西南依龙泉土家族乡,西北靠钱家土家族乡,北连荆角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总面积92.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龙街道地处娄山山脉东部,地势平稳,地形为丘陵夹平坝。境内最高峰草鞋埠位于大丫口村,海拔1103米;最低点位于新寨社区河谷,海拔420米。

气候

青龙街道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年平均175天。

水文

青龙街道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玉溪河、黄鹤溪河、厦阡河、官庄河等。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玉溪河,从大龙阡,流经柏杨、中华、四坪社区,长26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末,原青龙镇农业耕地面积1.44万亩;草地面积6.81万亩,林地面积3.86万亩。

青龙街道经济

综述

2011年,原青龙镇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工业总产值9.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4元。

2011年,原青龙镇工业企业59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主要从事酿造、加工、电力、供水等行业。工业园区1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原青龙镇生产粮食4230吨。

青龙街道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2011年,原青龙镇茶园面积3495亩。

青龙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2011年,原青龙镇生猪饲养量2.83万头,山羊饲养量1.43万只,牛饲养量0.5万头。2011年,原青龙镇生产肉类1583吨;畜牧业总产值4744万元。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原青龙镇商业网点2435个,职工9215人。

2011年,原青龙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4.36亿元。

2011年,原青龙镇地方财政收入144万元。

青龙街道风景名胜

钟鼎山

钟鼎山位于德江县委大院后山,形如金钟覆地,居于城中央,钟灵神秀,满山树木。

董家水井

董家水井,在德江县县城中有一口涓涓细流的水井,无论干旱多大,井里水总是满的,在水井旁边上面有一大石头,其形状象龟蛇。

大龙阡

大龙阡,距德江县县城5千米,位于青龙街道向阳社区东面之山脚。大龙阡是一个天然溶洞,洞内小洞繁多。传说古时候有一条巨龙潜仗于此,出没穿行间,留下了洞中大小阡陌,因此得名“大龙阡”。

大龙阡洞口开阔高大,自然形成上中下三部分。顶部有一洞独处绝壁,无路可通,险峻之极。中部右侧处,清代苏世望曾在此建立古庙,供奉着许多木雕菩萨。这些建筑物在“大跃进”时期被毁,但仍可见旧址残痕。下部有一泓清泉淌出。穿城而过的玉溪河即发源于此。中、下部在进入洞内20余米处,合为一体。

每年的古历六月十八日,是德江人朝拜大龙阡的传统节日。

德江万寿宫

位于青龙街道中华街,坐西向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0年)。后毁于兵乱,清康熙四十年(1702年)重建,后又毁于火灾,乾隆年间重建,清同治元年(1862年)整修。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原宫门额阳刻有“仙都紫府”四字,戏楼两层,面阔5间,通面阔22.3米,进深二间,通进深7.8米;两侧厢房各面阔5间,通面阔1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3.5米;正殿面阔5间,通面阔22.3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1.5米,四周为封火墙,中为石板砌院坝。1986年,拆建粮店,现为县粮食局办公楼。

安化县文庙(武衙署)

德江万寿宫,在青龙镇光明街,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现存大成门面阔三间,通面阔11.6米,通进深5米;大成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8米,通进深9.3米,金桂台长6米,宽4米,石料砌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9平方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有雕门窗58扇,饰以花鸟虫草、飞禽走兽等图案52幅。

吴家大土元墓

吴家大土元墓,位于青龙街道官坟堡西30米,1992年挖砖窑发现,封土与墓室均已破坏。该砖墓是贵州省迄今发现有确切记年的元代墓,铜鼓、铜锣同时出土属贵州省首次,该铜鼓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青龙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德江县青龙镇位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处,是黔东南高原上的一个大镇,是德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集农、工、商、贸为一体,城市功能配套较为齐全,全镇总面积92.29平方公里,辖20个村3个社区,143个村民组,有总户数14012p,总人口47330人,现有耕地面积2430公顷。已全面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二oo四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33亿元,农民人均严粮500公斤,财政收入达45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780元。近年来,青龙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执行“-”重要思想,按照“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党建创先为载体;以社会稳定为首位;以加强环境治理和诚信教育、创建文明城镇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伍、协凋发展镇域经济为目的”的工作思路。立足“拼”与“抢”,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了公路村村通,电视、通讯覆盖率达100%;全镇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的工商业户有3000多户,财政税收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人均纯收入达2780元,城区突发性案件较少,人民群众安全感系数达95.7%;全面工作在每年全县综合评比中都位居前列,2003年被铜仁地委评为“党建刨先先进乡镇”,2004年被县委、政府授予“文明乡镇”。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将紧紧抓住区位优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绿色产业、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税收达580万元,人均收入达4000元。.

  清代安化文庙

  清代安化文庙德江文庙又称“清代安化县文庙”,位于县城光明路中段东测,初建于明代嘉庆年间,为孔子先师庙。清光绪八年(1882年),安化县衙从思南迁至大堡(今德江县城)占庙为“武官衙署”。文庙坐……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青龙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青龙街道地图

导航去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青龙街道
也叫青龙的地方
青龙乡(重庆市丰都县青龙乡)
青龙村(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
青龙县(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
青龙镇(四川省达州市渠县)
青龙村(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
青龙村(重庆市石柱县龙沙镇)
青龙村(重庆市武隆区凤来镇)
青龙镇(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
青龙村(重庆市梁平区聚奎镇)
青龙镇(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
青龙村(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
青龙镇(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
青龙乡(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
青龙镇(重庆市奉节县青龙镇)
青龙街道(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青龙村(重庆市秀山县石耶镇)
青龙村(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
青龙村(重庆市潼南区上和镇)